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7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78篇
化学   389篇
晶体学   34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259篇
物理学   9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采用超声粉碎和悬浮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为主单体,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颜料黄74为着色剂,合成了彩色聚合物微球。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的观察和分析表明:利用超声粉碎法可使聚合物微球的粒径从几百微米降低到几微米;热熔融后,聚合物微球内包覆了细小的颜料颗粒。  相似文献   
112.
113.
为了减小编码光系统中的颜色耦合与颜色失衡的干扰,提高形状与颜色重建的准确度,建立了彩色编码光系统,并对其所采用的编解码方法、颜色重建的两个相关环节及颜色校正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了系统的彩色梯形相移强度比编解码法,分析了编解码过程中存在的RGB基色相互耦合现象,设计了应用Caspi模型硬件标定的颜色耦合校正方案;然后,给出了系统的逐点颜色重建法,分析了颜色重建过程中由表面曲率导致的颜色失衡现象,设计了利用表面几何信息校正颜色失衡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校正后单一绿色图像中的红色分量值约为校正前的1/10;单色表面色差约为0.1,趋近于人眼颜色分辨率,远低于校正前的0.4;重建的单色复杂被测表面颜色均匀、视觉效果良好,符合实际情况。提出的方法符合编码光系统抗干扰能力强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形状与颜色重建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4.
采用微乳液-水热结合法制备了NaYF4:Yb3+,Er3+,Tm3+纳米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与表征。产物的X射线衍射峰与标准卡片PDF#77-2042完全一致,属于立方相NaYF4;SEM图片显示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形貌和粒径都比较均一,为120nm左右的棉花状小球,由纳米微粒聚集而成;在980nm光的激发下,纳米粒子能够同时发出蓝光(438和486nm)、绿光(523和539nm)和红光(650nm);通过调节Tm3+:Er3+的比例(0,0.5,0.8,1,2,3,5,7),由色度坐标图(CIE)可以看出当Tm3+和Er3+的比例从0增加到2时,样品的整体发光光色是向绿光方向移动;当Tm3+和Er3+的比例为1:1时,得到伪白光;Tm3+和Er3+的比例从2到7时,样品整体的发光向红光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15.
王培培  杨超杰  李洁  唐鹏  林峰  朱星 《物理学报》2013,62(16):167302-167302
金属薄膜上制备的表面等离激元颜色滤波器具有很强的颜色可调性. 在200 nm厚的金膜上, 通过聚焦离子束刻蚀, 制备一系列周期逐渐变化的圆形、方形、矩形亚波长尺寸小孔方阵列表面等离激元颜色滤波器, 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方向, 观察其超透射滤波现象. 研究发现: 对于矩形小孔阵列, 其透射光颜色随入射光偏振方向的变化而改变; 而对于圆形、方形的小孔阵列, 其透射光颜色对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并不敏感. 分析表明, 对于金膜上刻蚀的小孔结构, 虽然结构的周期性导致的表面等离激元极化子会对透射光的颜色变化产生一定影响, 但是随小孔形状变化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才是影响透射光颜色的决定性因素. 如果入射光没有在小孔中激发出局域表面等离激元, 则表面等离激元极化子对透射光的影响也会消失. 根据不同形状小孔周期结构透射光颜色随入射光的偏振变化特点, 制备出了包含两种小孔形状的复合周期结构. 随着入射光偏振方向的改变, 该结构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图案.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极化子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 颜色滤波器 亚波长小孔阵列  相似文献   
116.
117.
计算机自动配色预测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海松  叶关荣 《光学学报》1996,16(11):657-1661
基于配色基础理论Kubelka-Munk定律的常数形式,建立了计算机自动配色的三刺激值匹配算法,通过纺织印染自动配色预测实验表明该算法可获得色差ΔE小于0.10CIELAB的满意配方。  相似文献   
118.
张超  郑小平 《中国物理 C》2002,26(7):721-727
首先介绍了非Abel输运理论基础,然后在经典非Abel输运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并评述了平均场动力学.作为应用,研究了有限化学势下冷密夸克物质系统的色动力学并计算出了色导率.最后比较了有限温度和有限化学势下的结果,讨论了其在天体物理领域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19.
基于彩色图象 RGB分析的自动对焦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参照人眼的特点,作者将传统的双焦评价函数分别作用于目标图象的R、G、B分量得到三个数值,然后由这三个值计算出一个新的评价值.对一般对焦目标,这种新方法能增强传统对焦评价函数结果.本文中作者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0.
本文研究了BaFCl∶EU(2+)在不同波长的紫外线辐照和不同的测定温度下的光激励发光性质.通过改变激励方式及激励光的扫描方向,给出了BaFCl∶Eu(2+)光激励发光过程中,两种F色心的浓度比值和光激励截面比值与紫外线辐照波长和测定温度的关系.同时我们还研究了在激励读出过程中,对应两种F色心的光激励发光强度与激励温度的关系,并且给出了相应于F(Cl-)心的热激活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