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76篇 |
免费 | 793篇 |
国内免费 | 56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5155篇 |
晶体学 | 13篇 |
力学 | 4篇 |
综合类 | 24篇 |
物理学 | 13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69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266篇 |
2019年 | 171篇 |
2018年 | 169篇 |
2017年 | 141篇 |
2016年 | 256篇 |
2015年 | 309篇 |
2014年 | 326篇 |
2013年 | 442篇 |
2012年 | 342篇 |
2011年 | 315篇 |
2010年 | 251篇 |
2009年 | 224篇 |
2008年 | 239篇 |
2007年 | 226篇 |
2006年 | 211篇 |
2005年 | 206篇 |
2004年 | 179篇 |
2003年 | 246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85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采用电弧熔炼制备出前驱体Mn-Cu合金,在稀盐酸溶液中自由腐蚀去合金化,制备出具有双连续结构的纳米多孔铜。研究了前驱体合金的成分对纳米多孔铜微观结构及Mn的选择性腐蚀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Mn-Cu合金的Cu原子分数为43%时,其去合金化受到抑制,存在明显的未完全去合金化的岛状结构;前驱体Mn-Cu合金的Cu原子分数为32%~23%时,可完全去合金化,形成平均孔径尺寸为20~100 nm,平均系带尺寸为30~80 nm,具有双连续结构的纳米多孔铜;前驱体Mn-Cu合金的Cu原子分数低至20%时,去合金化后存在大量裂纹,形成纳米颗粒聚集体。纳米多孔铜中存在少量的残余Mn,残余Mn的原子分数随着前驱体合金Mn原子分数的增高而降低。实验表明腐蚀液浓度对纳米多孔铜形貌也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32.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4,6 or 5,6 disubstituted 3-aminopyridazines was easily carried out starting from easily available 4-bromo-pyridazine-3,6-dione, and using combination of both amination and Pd(0)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相似文献
33.
合成了钯(Ⅱ)、铂(Ⅴ)与N一氧化毗陡-2一甲醛厉的二种新配合物,研究了它们的组成与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34.
具有共振二胺结构的螯合树脂,在pH1—2时能对铂、钯离子进行定量吸附,而且在Fe,Cu,Ni,Zn,Cd离子共存下有很好的选择性,该树脂吸附Pt,Pd的容量分别为374.3毫克/克、233.4毫克/克.从树脂含氮量分析及螯合容量算得螯合比均为2:1 相似文献
35.
SBA-15负载Pd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Heck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热反应制备了表面离子液体功能化的SBA-15介孔材料,在丙酮溶液中与氯化钯反应,然后使用水合肼在乙醇中还原.测试了这种催化剂在Mizoroki-Heck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与直接负载在SBA-15上的钯催化剂相比,这种表面修饰的介孔SBA-15负载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可回收性和反应稳定性.氮气吸脱附实验和小角XRD衍射实验表明,在合成中,材料的介孔性能并没有被破坏.透视电镜也表征了该材料的表面形貌.最后,Mizoroki-Heck反应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且循环五次后,其催化活性降低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40.
The complex [Pd(κ2‐P,O‐{2‐(2‐MeOC6H4)2P}C6H4SO3)Me(dmso)] ( 1 ) is investigated for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E) with norbornene (N) and functionalized N derivatives affording P(E‐co‐N) in excellent yields. Copolymer molar masse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PE and increase with N concentration. In addition, the complex [Ti(κ2‐N,O‐{2,6‐F2C6H3N = C(Me)C(H) = C(CF3)O})2Cl2] ( 2 ) is evaluated as catalyst for living E‐co‐N copolymerization upon activation with dried methylaluminoxane between 25 and 90 °C. Copolymerization at different [N]/[E] feed ratios affords stereoirregular alternating high molar mass P(E‐co‐N) with narrow molar mass distribution. P(E‐co‐N) living copolymerization is demonstrated by kinetics at 50 °C. Block copolymers are synthesized and fully characte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