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130篇
化学   610篇
晶体学   32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5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纳米CaCO3微晶的晶格畸变和反常红外特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TEM、SEM、X射线衍射(XRD)和Voigt函数单峰分析法讨论了纳米CaCO3微晶结构,解释了纳米CaCO3微晶的反常红外吸收特性,并认为微结构中的尺寸效应使得纳米CaCO3晶格中存在较大的畸变应力,从而引起了碳酸钙微晶的红外ν3吸收峰有约40 cm-1的蓝移和明显窄化。  相似文献   
72.
利用四氰基构筑单元和不同位阻的吡啶类配体,合成了3例氰基桥联的Fe2Ni链状化合物。化合物{[Fe(bpy)(CN)4]2[Ni(bp)2]·2H2O}n1)(bpy=2,2''-联吡啶;bp=4-苯基吡啶),{[Fe(bpy)(CN)4]2[Ni(papy)2]·H2O}n2)(papy=4-(苯基氮烯)吡啶)和{[Fe(bpy)(CN)4]2[Ni(azp)]·4H2O}n3)(azp=1,2-二(吡啶-4-基)二氮烯)均为双之字型的链状结构。磁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3均表现为链内的铁磁相互作用。化合物1表现出单链磁体行为,有效能垒为10.9 K。  相似文献   
73.
通过简便的两步直接固相反应,即在室温下的固相自组装反应制备Ni席夫碱配合物前驱体,然后通过高温固相热解碳化和硒化反应,原位制备了N,Se共掺杂碳限域的NiSe纳米晶复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热重分析(TGA)等表征技术分别对其物相、形貌结构、组分和含量等进行分析,并通过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测试其电化学储钠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中NiSe粒子的平均尺寸为100 nm,被均匀限域在N,Se共掺杂的碳基体中;得益于该结构的优势,复合物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100次后仍保持291 mAh·g~(-1)的可逆充电比容量,保持了首圈充电比容量的88%。同时,在5 A·g~(-1)的电流密度下,可逆充电比容量为197 mAh·g~(-1)。  相似文献   
74.
第一过渡系中的顺磁性离子Cr、Mn/Mn、Fe/Fe、Co、Ni和Cu及抗磁性离子Co和Zn均可与Dy在多齿螯合配体配位下形成单分子磁体配合物。在本文中,我们阐述或汇总了几乎所有的第一过渡系金属-镝单分子磁体。对于由顺磁性第一过渡金属离子和Dy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有2个有趣的现象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是一些Cr-Dy配合物具有较高的阻塞温度和较大的矫顽场,这可归功于配合物内Cr离子和Dy离子之间较强的磁耦合作用(|J|>10 cm-1)。二是报道的Fe2-Dy配合物的能垒可达到319 cm-1(459 K),这在第一过渡系金属-镝单分子磁体中也是比较高的。这可能与Fe2-Dy中Dy具有较高的轴向对称性(D5h)有关,且从头计算表明该配合物中Dy的第一激发态也具有较高的轴向对称性。除了部分Cr-Dy和Fe-Dy配合物外,其他顺磁性第一过渡金属-Dy的能垒较低,这可能由配合物内顺磁离子间弱的磁耦合造成的。为了消除磁耦合对磁弛豫行为影响,近年来人们关注于使用抗磁性第一过渡金属离子与Dy构建单分子磁体配合物。相比其他核数的Zn-Dy配合物,三核Zn2Dy配合物被报道的数目最多且研究得最为深入,这可能与较易调控Zn2Dy中Dy配位几何对称性有关。最后,我们提出了几点关于进一步提升第一过渡系金属-镝单分子磁体的磁性能的建议,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控制Dy配位几何的轴向对称性及Dy的基态mJ的电荷分布。对于第一过渡系金属-镝单分子磁体中的Dy离子,Dy基态mJ的电荷与配体的电荷之间的静电排斥应该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75.
[{Mn(TPA)I}{UO2(Mesaldien)}{Mn(TPA)I}]I formula (here TPA=tris(2-pyridylmethyl)amine and Mesaldien=N,N’-(2-aminomethyl)diethylenebis(salicylidene imine)) reported by Mazzanti and coworkers (Chatelain et al. Angew. Chem. Int. Ed. 2014 , 53, 13434) is so far the best Single Molecule Magnet (SMM) in the {3d–5f} class of molecules exhibiting barrier height of magnetization reversal as high as 81.0 K. In this work, we have employed a combination of ab initio CAS and DFT methods to fully characterize this compound and to extract the relevant spin Hamiltonian parameters. We show that the signs of the magnetic coupling and of the g-factors of the monomers are interconnected. The central magnetic unit [UVO2]+ is described by a Kramers Doublet (KD) with negative g-factors, due to a large orbital contribution. The magnetic coupling for the {Mn(II)-U(V)} pair is modeled by an anisotropic exchange Hamiltonian: all components are ferromagnetic in terms of spin moments, the parallel component JZ twice larger as the perpendicular one J. The spin density distribution suggests that spin polarization on the U(V) center favors the ferromagnetic coupling. Further, the JZ/J ratio,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barrier height, was found to correlate to the corresponding spin contribution of the g-factors of the U(V) center. This correlation esta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 offers a direct way to estimate this important ratio from the corresponding gS-values, which can be obtained using traditional ab initio packages and hence has a wider application to other {3d–5f} magnets. It is finally shown that the magnetization barrier height is tuned by the splitting of the [UVO2]+ 5 f orbitals.  相似文献   
76.
利用水相连续法实现了纳米纤维素晶体(NCC)的高碘酸钠氧化及阳离子化,然后将阳离子化纳米纤维素晶体(CDAC)悬浮液与壳聚糖(CTS)醋酸溶液混合,并采用流延法制得壳聚糖-纳米纤维素(CTS-CDAC)复合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Zeta电位及粒径分析表征了改性前后NCC的结构与性能,并研究了制得的CDAC悬浮液与CTS醋酸溶液混合时的相容性及CTS-CDAC复合膜中CDAC质量分数对复合膜力学性能、水溶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AC悬浮液与CTS醋酸溶液混合时相容性良好,CDAC在CTS基质中分散均匀,CTS-CDAC复合膜的力学性能较纯CTS膜明显提高。当复合膜中CDAC的质量分数为12%时,拉伸强度达到最高。另外,CTS-CDAC复合膜在水中的溶胀度较纯CTS膜明显降低,稳定性变好。  相似文献   
77.
由于纳米晶体镍具有电催化甲醇的活性,本文采用双脉冲法在玻碳表面上电沉积制备了纳米晶体镍,并分析了脉冲条件对其晶粒尺寸的影响。电沉积的溶液组成为300 g·L-1 NiSO4·6H2O,45 g·L-1 NiCl2·6H2O,40 g·L-1 H3BO3,5 g·L-1 C7H5NO3S,0.05 g·L-1 C12H25NaO4S,最优的脉冲工艺参数是脉冲平均电流密度为100 mA·cm-2、脉冲占空比为30%,脉冲频率为100 Hz, pH为1.5、温度为55 oC。利用XRD、TEM、循环伏安以及电化学阻抗分析了纳米晶体镍的晶粒尺寸、结构及性能。制备的电沉积层致密均匀,为典型的面心立方结构,晶体镍的平均粒径在18 nm左右,玻碳材料表面上通过电沉积得到的纳米晶体镍在碱性环境下对甲醇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8.
李伟  赵莹  刘守新 《催化学报》2012,(2):342-347
以纳米微晶纤维素(NCC)为模板剂,采用酸催化水解法制备了球形介孔TiO2(SP-TiO2).并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低温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SP-TiO2为直径100~200nm的规整球形颗粒,单个球形颗粒由粒径为10~20nm的TiO2小晶粒组成.其介孔孔径为8.2~13.5nm,且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CC长链结构之间羟基键合所形成的狭小空间构成的微反应器,可有效限制TiO2前驱体的生长和团聚,诱导其晶粒自组装成球形结构,并抑制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600oC焙烧的SP-TiO2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对苯酚降解率达89%.  相似文献   
79.
以苯甲酸、邻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3,5 二硝基苯甲酸等为配体制备了Y3+、Eu3+二元配合物,配合物中Y3+与Eu3+的摩尔比为9:1.利用这些配合物的爆炸式热分解特性通过固相热解反应制备了一系列Y2O3:Eu纳米晶.透射电镜观察,可以看出所得纳米晶呈球形,粒度介于40~60 nm,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实验所得纳米晶属立方晶系,粒径与电镜观察所得结果基本一致;Eu3+的引入并不影响Y2O3的晶相组成;配体类型对纳米晶的结构没有显著影响,不过相对于硝基取代苯甲酸配合物,苯甲酸配合物热解所得Y2O3∶Eu纳米晶团聚严重;退火温度显著影响纳米晶粒度,退火温度高,纳米晶粒度大,反之亦然.荧光光谱测定表明所有Y2O3∶Eu纳米晶具有相似的发光行为,其中以苯甲酸配合物分解所得Y2O3:Eu纳米晶发光性能最为优越.  相似文献   
80.
采用钛酸丁酯水解法制备出直径约为20 nm的纳米TiO2,并用钛酸丁酯对其进行改性。研究表明TiO2与硬脂酸事实上通过化学键键合,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文中还提出了三种制备TiO2复合纳米农药制剂的方案,并探讨了几种TiO2复合纳米农药制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催化降解率。结果表明,采用钛酸丁酯为原料直接在农药乳油中原位生成的TiO2复合纳米农药制剂与原农药性状保持基本一致,光催化降解率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