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2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302篇
化学   1173篇
晶体学   33篇
力学   169篇
综合类   112篇
数学   315篇
物理学   153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The metabolites produced by the larvae of Bactrocera dorsalis (Diptera: Tephritidae) exposed to different doses of irradiation were analyzed using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a metabonomic analysis method of irradiated insects based on GC-MS was established. The analysis revealed 67 peaks, of which 23 peaks were identified. The metabolites produced by larva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irradiation doses were compared by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eight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were selected. Irradiation seriously influenced the fatty acid metabolic pathway in larvae. Using the R platform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 of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changes to metabolite production under four irradiation doses given to B. dorsalis larvae were described.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of B. dorsalis larvae carried chemical signatures that indicated irradiation dose, and this method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tection of irradiated insects.  相似文献   
22.
简要介绍了微波烧结的特点,对 Al2 O3 陶瓷的微波烧结过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同常规烧结进行了对比实验,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些结论,为陶瓷微波烧结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3.
为助力科技型创新企业准确且快速地从外部捕获创新技术机会, 提出一种企业技术机会发现和辅助决策方法. 首先, 挖掘领域内的技术热点、技术重点和有潜力的技术作为领域技术创新机会. 然后, 通过关联规则分析领域技术机会和企业已有技术之间的相关性, 进一步结合技术掌握度和新颖度, 识别更适合企业的技术创新机会. 最后, 创新性地采用Sen-BERT语言模型和K-means聚类方法构建技术功效矩阵, 辅助企业从功能需求的角度进行技术创新决策. 以电动汽车领域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
基于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技术(SLM), 以GP1不锈钢为母材, 制备4种相对密度的八角桁架点阵结构试样, 开展了准静态单轴压缩和直接撞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 并结合显式有限元计算模拟, 研究了相对密度和加载速率对八角桁架点阵结构试样在力学响应、变形模式和吸能特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 (1)相对密度是影响八角桁架点阵结构材料力学响应的关键参数, 屈服载荷随着相对密度基本呈线性增长, 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 (2)在准静态压缩下, 随着相对密度增大, 八角桁架点阵结构的变形模式由弯扭屈曲模式逐渐向稳定屈服模式转变; 而在冲击压缩下, 八角桁架点阵结构的变形模式随着冲击速度由对称稳定变形模式向非对称逐渐压垮模式转变; (3)八角桁架点阵结构总吸能随着相对密度线性增大, 而比吸能随着相对密度呈现双线性变化, 在相对密度30%处出现拐折, 当相对密度高于30%后, 比吸能增大缓慢; (4)与准静态加载相比, 冲击加载下八角桁架点阵结构的总吸能和比吸能都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5.
超导量子干涉仪、 超导光子探测器等深空探测器需要液氦温区制冷技术提供极低温温度, 固体界面接触热阻的存在会增大耦合界面温度差, 进而增加制冷机系统冷损. 为定量探究4~20 K 深低温区固体接触热阻, 采用GM 作为冷源, 设计了一台可同时调节压力和低温温度的固体界面接触热阻测试实验台. 利用感压纸进行接触界面压力校核, 并对温度重复性进行验证. 实验测试了不同导热介质填充情况下, 温度和压力变化时固体接触热阻的变化规律. 基于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半经验公式拟合, 获得4 ~20 K 温区不同压力加载条件下的接触热阻的定量参考.  相似文献   
26.
冯建利  张效民 《应用声学》2015,23(5):1747-1750
以往毫米波被动探测中以平面金属目标代替立体金属目标(如装甲目标),而平面金属目标的探测信号又和地面积水的探测信号非常相似,所以导致这三种目标难以分辨。针对这一问题,从毫米波被动探测平面金属、积水、装甲目标探测信号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建立目标模型、推导天线温度计算模型,仿真得到了这三种目标的探测信号,查找信号差异并分析总结了造成差异的根源。仿真结果证实了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地面装甲目标识别算法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27.
林良真  肖立业 《物理》2006,35(6):491-496
近年来高温超导材料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它在电力领域的应用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一些示范样机,诸如高温超导输电电缆、变压器、故障电流限制器、电机和储能装置已经研制成功并投入示范性试验.超导技术是21世纪具有战略经济意义的高新技术,文章将介绍高温超导电力应用研究的新进展及其未来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8.
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柑橘植株叶片含氮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氮素是果树生长发育的一种大量必需元素,及时准确地监控果树的氮营养状况,对果树的合理施肥、增产、优化果实品质以及减缓过量施氮引起的水资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多变量统计学方法,建立了柑橘植株叶片的含氮量预测模型。研究步骤为:高光谱扫描、提取平均光谱曲线、预处理原始光谱数据、采用连续投影法提取特征波段和建立含氮量预测模型。从SG平滑、SNV、MSC、1-Der等11种预处理方法中筛选出的较优预处理方法是SG平滑、Detrending和SG平滑-Detrending。对应这三种最优预处理方法,先采用连续投影法挑选出各自的特征波长,然后将各特征波段下的光谱反射率作为偏最小二乘、多元线性回归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各自建立三个预测模型。从以上获得的9个预测模型中,得出两个最优模型SG平滑-Detrending-SPA-BPNN(Rp:0.851 3,RMSEP:0.188 1)和Detrending-SPA-BPNN(Rp:0.8609,RMSEP:0.159 5)。结果表明,利用高光谱数据测定柑橘叶片含氮量具有可行性。这为实时、准确地监控柑橘植株生长过程中叶片含氮量的变化以及合理科学的氮肥施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9.
Bringing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the space frontier offers exciting prospects for both fundamental physics and applications such as long-range secure communication and space-borne quantum probes for inertial sensing with enhanced accuracy and sensitivity. But despite important terrestrial pathfinding precursors on common microgravity platforms and promising proposals to exploit th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space quantum missions, large-scale quantum test beds in space are yet to be realised due to the high costs and lead times of traditional ‘Big Space’ satellite development. But the ‘small space’ revolution, spearheaded by the rise of nanosatellites such as CubeSats, is an opportunity to greatly accelerate the progress of quantum space missions by providing easy and affordable access to space and encouraging agile development. We review space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beSats and their rapidly developing capabilities and how they can be used to advance quantum satellite systems.  相似文献   
30.
祁林 《高分子学报》2021,53(7):151-160
技术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力量能对艺术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但在艺术理论建构过程中这一点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技术从“能量”和“信息”两个维度对艺术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因此“为能量使用立法”和“阐释信息”则成为从技术维度建构艺术理论的路径。当下中国正经历一场以移动互联、5G等新引发的技术激变,艺术世界也面临一场崭新变革。艺术理论从技术维度的导向突破实现理论创新,不仅对艺术学自身建设有意义,对整个人文学科的创新发展也都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