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7篇
  免费   802篇
  国内免费   91篇
化学   2101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90篇
综合类   104篇
数学   145篇
物理学   14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从等离子体平板显示器(PDP)的发光原理出发,分析和研究了存贮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提出基于FPGA的电路设计方案,并给出数据整理电路和驱动信号产生电路的具体电路框图,最后给出部分仿真波形.  相似文献   
42.
43.
祖继锋  邹立勋 《应用光学》1992,13(6):1-3,11
介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波导(?)互连技术的最新进展,并预测其发展方向,以及如阿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4.
直线加速器驻波腔中的瞬态束流负载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能加速器中, 随着单个束团和束团串中电荷量的提高, 当粒子束穿过加速腔的时候, 感应出的瞬态束流负载电压也越来越高. 但是, 在通常分析束流负载的时候, 往往对稳态束流负载研究的比较多, 而对瞬态束流负载的研究要相对少一些. 本文首先对束流负载的瞬态特性和束团穿过加速腔时高频源所看到谐振腔谐振频率的变化方式进行了分析, 然后又对两种情况下谐振腔的最优失谐条件进行了讨论, 并给出了相应的解析公式. 在第1种情况下, 当粒子束穿过加速腔的时候, 谐振腔的自然谐振频率能够及时地得到调节, 从而使高频源的电流与谐振腔的腔压同相, 以提高高频源的效率; 在第2种情况下, 当粒子束穿过加速腔的时候, 谐振腔的自然谐振频率保持不变, 不能被调节. 最后, 还对BEPCⅡ现有预注入器的预聚束腔、BEPCⅡ未来预注入器的两个次谐波聚束腔中的瞬态束流负载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5.
HAGINAKA Jun 《色谱》2002,20(6):508-518
 The author has prepared novel liquid chromatography (LC) packing materials for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Those include LC packing materials for direct serum injection assays of drugs and their metabolites, LC packing materials for resolution of enantiomeric drugs, and uniformly sized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for drugs and their metabolites.  相似文献   
46.
尖晶石锂锰氧化物锂离子嵌脱过程的交流阻抗谱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吕东生  李伟善 《化学学报》2003,61(2):225-229
用粉末微电极研究了尖晶石锂锰氧化物在不同嵌锂状态下嵌脱锂过程的交流阻 抗图谱,提出了新的等效电路模型。描述锂离子在固体中扩散的Warburg阻抗与累 积或消耗的嵌入电容在Lix MnO4中的x≤0.5时串联,0.5<x≤1时并联。用提出 的等效电路模型分阶段拟合了实验所得的交流阻抗谱,拟合值与实验值相当吻合, 由拟合结果得到不同电位下锂离子在表面膜中的迁移电阻和电容,界面电荷传递电 阻,双层电容,锂离子在固体中扩散系数和累积或消耗的嵌入电容。  相似文献   
47.
LC-MS法分析鸡肝中的玉米赤霉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赤霉醇(Zeranol)是一种非甾体类激素,具有促进家畜蛋白质合成和增重的作用。由于其在动物组织中残留,目前在欧盟被禁用。2002年4月我国农业部第193号公告和2002年11月农业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227号公告中规定禁止使用玉米赤霉醇,但由于玉米赤霉醇作为畜禽增重剂效果好、经济回报高,仍有一些不法饲养业主受利益驱使而违法使用。为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必须建立一种适用、可行、规范的残留检测方法以适应当前加入WTO的形势需要。本实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测定鸡肝中玉米赤霉醇,旨在为政府监控禽类产品中的玉米赤霉醇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8.
Summary A new porous polyaromatic ester packing was synthetized for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ention and chain length of the members of homologous series of alkylbenzenes, N-alkylanilines, alkylarylethers, alkylbenzoates and alkylarylketones on this new stationary phase using different eluent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alkylarylketone scale the retention indices of the homologues and test compounds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for poly (styrene-divinylbenzene) polymers. For both types of packing the first members of each homologous series gave non-linear behaviour. The methylene group index increments are different for the studied homologous series; thus there is no simple additivity of the retention indic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orous polymeric columns is a function of the capacity factor of the solute and the organic component of the eluent.  相似文献   
49.
合成了9种具L-氨基酸衍生物结构的介晶化合物(I-Ⅲ,Ⅳab,Ⅴa,b,Ⅵa,b)、4种氨基酸衍生物(A1-4)和6种介晶化合物(M1-6).新化合物(Ⅰ-Ⅲ,Ⅳa,b,Ⅴa,b,Ⅵa,b,A4,M3-6)的化学结构通过IR、1HNMR和元素分析证实;并用偏光显微观察和DSC分析研究了其相变行为,结果表明有8种化合物(M3-6,Ⅵa,b,Ⅴb,Ⅵb)呈现液晶相变。测定了它们的比旋光度。通过X射线衍射研究了化合物Ⅵh120~130℃和Ⅵb170~180℃的近晶结构,Ⅵb显,Ⅵb呈。测定了化合物Ⅳb的电滞回线,证明其具铁电性。  相似文献   
50.
Polyethylene based composites are attractive materials for advanced circuit board applications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combination of properties: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loss factor, light weight, high flexural modulus and low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controlled in all spatial directions. This investigation describes a process to consolidate chopped fibers of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concurrently with its bonding to a copper foil. Bonding is affected by a thin sheet of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incorporating a crosslinking agent with a concentration gradient across the sheets thickness. In this single step process, the composite material is formed and bonded to the metal foil, achieving good adhesion without the use of extraneous glue.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