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40篇
  免费   5445篇
  国内免费   2644篇
化学   9501篇
晶体学   98篇
力学   4183篇
综合类   770篇
数学   11766篇
物理学   16011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362篇
  2022年   919篇
  2021年   958篇
  2020年   1052篇
  2019年   842篇
  2018年   835篇
  2017年   1304篇
  2016年   1479篇
  2015年   1267篇
  2014年   1929篇
  2013年   2269篇
  2012年   1953篇
  2011年   2153篇
  2010年   1821篇
  2009年   2103篇
  2008年   2272篇
  2007年   2384篇
  2006年   2020篇
  2005年   1789篇
  2004年   1703篇
  2003年   1451篇
  2002年   1318篇
  2001年   1125篇
  2000年   1006篇
  1999年   881篇
  1998年   799篇
  1997年   686篇
  1996年   582篇
  1995年   563篇
  1994年   377篇
  1993年   347篇
  1992年   262篇
  1991年   273篇
  1990年   191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153篇
  1987年   114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110篇
  1984年   79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43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15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将具有“高温混溶、室温分相”功能的聚乙二醇4000(PEG4000)与甲苯-正庚烷组成的两相体系用于纳米钯催化的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反应中.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肉桂醛转化率和氢化肉桂醛选择性分别为99%和98%.钯纳米催化剂经简单分相即可与产物分离,且循环使用8次,其活性和选择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52.
用经验模型评估环境样品测量不确定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水样、土壤和沉积物标准样品定值数据,建立了评估环境样品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经验模型。讨论了判断模型质量的指标。用建立的经验模型估算了实际标样和能力验证数据不确定度,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利用本模型计算的相对标准偏差允许限用于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可行性。经验模型能帮助客户判断送检样品检测结果在临界值时能否满足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953.
两相催化体系中辛烯的氢甲酰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察了反应温度、膦/铑化、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CO/H2压力比等因素对水溶性铑-膦配合物RhCI(CO)(TPPTS)2催化剂催化1-辛烯、2-辛烯氢甲酰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并选择出了优化的反应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结果是影响RhCI(CO)(TPPTS)2催化2-辛烯转化率和选择性的重要原因,并对在两相体系2-辛烯氢甲酰化反应中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DAC)明显优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4.
注射用生物可降解胰岛素纳米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共聚物;药剂释放体系;注射用生物可降解胰岛素纳米微球的制备  相似文献   
955.
用量子化学 AMI方法优化了 1 -苯基二苯并膦二磺化产物 ( PDBPDS)和三磺化三苯基膦 ( TPPTS)的几何构型 .比较两种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和电子结构发现 ,在氢甲酰化铑膦催化反应体系中 ,PDBPDS的配体性能优于 TPPTS.首次研究了以 PDBPDS为配体的铑膦催化剂对丙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膦铑物质的量比和搅拌速度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2 .0 MPa,1 0 0℃ ,膦铑物质的量比为 35 ,搅拌速度为 5 0 0 r/min及 V( H2 ) /V( CO) =1 /1的条件下 ,催化活性可达到 2 80 0 g(丁醛 ) /[g(铑 )·h],正异构产物物质的量比为 1 2 .3,在相同条件下与传统的三磺化三苯基膦 ( TPPTS)为配体的铑膦催化剂相比 ,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提高了 2倍 .反应结束后 ,有机相和水相分离简单 ,有机相铑浓度仅为3.6× 1 0 - 8mol/L,有效地解决了铑流失问题 ,表明 PDBPDS是极具开发前景的新型水溶性配体  相似文献   
956.
层状富锂材料具有超过250 mAh∙g−1的高可逆比容量,被认为是下一代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最具商业化前景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层状富锂材料在实际应用之前仍需解决诸多挑战,如高电压氧释放、层状到岩盐相的结构变化、过渡金属离子迁移等结构劣化,并由此带来了较低的初始库伦效率、电压/容量的衰减以及循环寿命的不足。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层状富锂材料改性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综述全面介绍了层状富锂材料的结构、组分以及电化学性能,在此基础上对材料改性策略进行了系统阐述,详细介绍了体相掺杂、表面包覆、缺陷设计、离子交换和微结构调控等一系列改性策略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最终提出了高容量和长循环层状富锂材料和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57.
A set of new rasagiline derivatives is presented. They were designed to be antioxidant compounds with the potential to be used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They are expected to be multifunctional molecules that can help reduce oxidative stress, which is thought to contribute to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The CADMA-Chem computational protocol was used to produce rasagiline derivatives and to evaluate their likeliness as oral drugs and antioxidants. Three of them were identified as the most promising ones. They are proposed to be better free radical scavengers than rasagiline. In addition, they are expected to keep the parent's molecule neuroprotective capability. Hopefully, the results presented here would promote further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on these compounds.  相似文献   
958.
多孔硅纳米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可调控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药物治疗、传感、能源储存与转化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尤其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领域,多孔硅由于其丰富的孔道结构能有效释放充放电过程中硅体积变化带来的巨大应力以及大大地缩短锂离子传输距离,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兴趣。但是,开发简便快速的方法来合成结构可调变的多孔硅纳米材料仍是当前研究的挑战。近年来,一些用来合成多孔硅纳米材料的方法已有报道。我们基于本课题组最近的研究进展和近年来相关文献,比较详细综述了近年来多孔硅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重点关注其在高能锂电池领域的应用。最后,对多孔硅纳米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959.
采用胶体纳米粒子为模型进行研究。假设活性阳离子均匀分布在导电碳与粘结剂中,电解液离子的渗入可以原位形成活性胶体团簇。通过原位电化学方法合成了不同组成的铁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不同的阳离子电解液中,铁胶体离子电极的电容不同,其中在KOH、NaOH、LiOH电解液中分别为1 113、927、755 F·g-1。通过胶体的介尺度结构构筑,实现离子到材料性能的跨尺度可控调节。通过对胶体模型的拓展,提供了原位组成调节到材料性能跨尺度调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60.
张颖  杨凤珠  姚建林 《化学教育》2020,41(24):88-91
化学专业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课程建设以博士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借鉴一流高校的先进理念,梳理原来本硕博三级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课程内容重叠、缺乏衔接、知识广度不足等问题,结合化学专业特点和本校学科优势,兼顾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及实践训练环节,优化教学资源,力求建成横向学科交叉、纵向层次递进的本硕博一体化系列课程,为贯通式人才培养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