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4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174篇
化学   480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187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521篇
物理学   18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论文对高温超导磁体指数损耗(HTS index loss)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由20个双饼组成的高温超导磁体在20k的温度下磁体的指数损耗,对每个双饼以及每匝线圈的指数损耗进行了计算,对整个磁体的指数损耗随电流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在磁体的两端加上铁轭改变磁场的分布后,可以看出,铁轭可以有效地减少磁体上的指数损耗.  相似文献   
92.
How to choose an optimal threshold is a key problemin the 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 (GPD) model.This paper attains the exactthreshold by testing for GPD,and shows that GPD model allows the actuary to easily estimate high quantiles and the probable maximum loss from the medical insurance claims data.  相似文献   
93.
成丽华  宋军  王建 《光子学报》2006,35(11):1667-1671
对基于掺杂铌酸锂材料的体光栅波分复用器主要结构和光栅记录参量提出了一种优化设计方法.采用严格耦合波理论,对两种偏振不同入射角和不同记录晶体厚度下的器件关键性能参量,如插入损耗和偏振相关损耗等进行了优化.数值结果证明采用优化设计的晶体厚度和光栅记录时的入射角,在获得相当低的偏振相关损耗的同时,也能够获得较低的插入损耗,实现了综合性能优化的波分复用器设计.实验结果证明用优化设计的参量能有效降低波分复用器件的插入损耗和偏振相关损耗.  相似文献   
94.
采用基于单轴各向异性完美匹配层吸收边界的频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一种椭圆芯高双折射微结构光纤的特性.通过计算,分析了空气孔尺寸和孔距对模式双折射、泄漏损耗以及模式截止波长的影响;综合研究了双折射微结构光纤的几种特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和制约关系;并首次采用有效面积的方法研究高双折射微结构光纤的模式截止特性,分析单模传输条件;从而为高双折射微结构光纤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杜园园  姜维春  陈晓  雒涛 《人工晶体学报》2021,50(10):1892-1899
碲锰镉(CdMnTe)作为性能优异的室温核辐射探测器材料,可用于环境监测和工业无损检测领域。本文中采用Te溶剂Bridgman法生长In掺杂Cd0.9Mn0.1Te晶体,制备成10 mm×10 mm×2 mm大小的室温单平面探测器,研究了该探测器对241Am@59.5 keV γ射线源的能谱响应。通过表征红外透过率、电阻率以及探测器能谱响应等参数,综合评定了探测器用CdMnTe晶体的质量、电学和探测器性能。结果表明,晶片的红外透过率均在55%以上,最好可达到60%。采用湿法钝化,100 V偏压下的漏电流由钝化前的9.48 nA降为钝化后的7.90 nA,钝化后的电阻率为2.832×1010 Ω·cm。在-400 V反向偏压下,CdMnTe探测器对241Am@59.5 keV γ射线源的能量分辨率在钝化前后分别为13.53%和12.51%,钝化后的电子迁移率寿命积为1.049×10-3 cm2/V。研究了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随电压的变化特性,当偏压≤400 V时,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主要由载流子的收集效率决定,而当偏压>400 V时,能量分辨率由漏电流决定。本文研究结果表明,Te溶剂Bridgman法生长的CdMnTe晶体质量较好,电阻率和电子迁移率寿命积满足探测器制备需求。  相似文献   
96.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ffect of vertical load, tire inflation pressure and soil moisture content on power loss in tire under controlled soil bin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Also a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ire-soil intera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a suitable model for predicting power loss in tire was created. Increasing the vertical load on the tire had a noteworthy impact on increasing the tire contact volume with the soil, reducing the percentage of slip, and increasing the rolling resistance; although, reducing the load on the tire had the opposite effect. At a constant inflation pressure, by increasing the vertical load on the tire, the amount of power loss due to the rolling resistance and the total power loss in the tire increased. Increase in soil moisture content increased the power loss caused by slip. Increasing the inflation pressure at a constant vertical load, also increasing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l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power loss caused by rolling resistance, and increase total power loss. The obtained error for estimating power loss of rolling resistance and total power loss was satisfactory and confirmed the acceptability of the model for power loss estimation.  相似文献   
97.
骨具有力电性质,这一性质可促进骨组织生长。骨既是生理器官又是介电材料,在交变电场作用下,其表现行为可能有生理作用。为此,本文测量了骨悬臂梁试样在交变电场下的表面温升与顶端挠度。发现在电压70V,频率为10~70kHz的交流电场下,最大表面温升达到2~4℃,最大挠度变化为9.0~78.7μm;在频率10kHz,电压为70~175V的交流电场下,最大表面温升达到4~6℃,最大挠度变化为13.0~114.3μm。同时测量了两种经典介电材料有机玻璃和聚乙烯在交变电场下的温升与顶端挠度,最大温升低于0.5℃,但是挠度与骨试样相当,所以相对高温升是骨特有的性质。将交流电压有效值替换成相同幅值的直流电压时,最大温升也低于0.5℃,基本没有挠度变化,所以相对的高温升反映了骨的交流性质。分析后认为,骨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的温升由胶原的介电损耗引起。实验数据显示,骨在交变电场下,表面温度变化与加载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且在实验加载的10~70kHz频段内,骨的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98.
利用史料记录建立了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的数据库,构建生命损失型地震等级序列、10 a尺度上生命损失型地震的频次序列和县次序列,再现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及导致人口死亡的时空差异原因。结果表明:(1)从明初到明末,生命损失型地震等级强度有逐渐扩大的趋势。(2)明代前期处于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较少的稳定时期;明代中后期处于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较多的波动时期。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频次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特征。(3)生命损失型地震在明代大部分区域皆有分布。灾害重心随时间变化发生移动,由西南到中部再到华北、华东。(4)明代地震频繁的原因除地球本身因素外,太阳活动通过影响气候变化,进而间接影响地壳活动。气候寒冷与干旱和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明代后期生命损失型地震导致死亡人数大量增加,与明代经济发展,人口密度逐渐增长有关;不同地区生命损失型地震导致的死亡人数不同,且死亡人数与地震频发地区是否处于板块之间的活动构造带和人口分布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以水作为理想流体,考虑到水头损失和孔口缩流效应,对小孔流速实验涉及的容器排水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从理论上推导得出了圆柱形容器排水时间的解析解,分析了排水时间和自由液面速度、流量系数之间的规律,提出了排水时间的等效性.实验上,加工了底部开有不同小孔的大型圆柱形容器,测量了容器排水时间随液面高度的变化关系,借助实验结果计算了流量系数值,验证了容器排水时间的等效性关系,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0.
《Current Applied Physics》2020,20(5):638-642
A series of bio-silica incorporated barium-ferrite-composites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x)Bio-SiO2:(80-x)γ-Fe2O3:(20)BaO, where x = 0, 1, 2, and 3 wt% were prepared using the modified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bio-silica (extricated from sintered rice husk) contents on the surface morphologies, structures, and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omposites were assessed. The relative complex permittivity and permeability were resolved using the Nicholson-Ross-Weir strategy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8–13 GHz. Meanwhile, the reflection loss was estimated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reflection line theory to assess the MW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Incorporation of the bio-silica in the barium ferrite composites generated a new hexagonal phase (Ba3Fe32O51) and a tetragonal phase (BaFeSi4O10) which led to a decrease in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and significant shift in the MW frequency absorption peak pos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