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47篇 |
免费 | 742篇 |
国内免费 | 26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11篇 |
晶体学 | 13篇 |
力学 | 510篇 |
综合类 | 161篇 |
数学 | 589篇 |
物理学 | 39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171篇 |
2021年 | 164篇 |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102篇 |
2018年 | 118篇 |
2017年 | 200篇 |
2016年 | 225篇 |
2015年 | 222篇 |
2014年 | 363篇 |
2013年 | 342篇 |
2012年 | 245篇 |
2011年 | 287篇 |
2010年 | 232篇 |
2009年 | 279篇 |
2008年 | 306篇 |
2007年 | 314篇 |
2006年 | 268篇 |
2005年 | 237篇 |
2004年 | 191篇 |
2003年 | 193篇 |
2002年 | 174篇 |
2001年 | 102篇 |
2000年 | 102篇 |
1999年 | 94篇 |
1998年 | 81篇 |
1997年 | 92篇 |
1996年 | 88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全息散斑条纹的提取及图像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的全息散斑条纹的提取方法.理论和实验表明:对全息散斑底片逐点再现时,两伴生亮斑条纹是全息散斑底片一级衍射光的杨氏干涉条纹,与中央的杨氏条纹是一致的,有较高的条纹对比度且没有背景光晕的影响.利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伴生散斑条纹进行处理,定量测试了受静载物体的面内位移. 相似文献
32.
地球同步轨道二维扫描像移补偿技术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立二维扫描观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椭球体地球模型的二维扫描像移补偿方案,给出了任意空间观测到的目标位置的快速迭代算法,并以真实轨道和仿真姿态数据验证了像移补偿模型的实际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对于长周期(大于一个东西方向扫描行周期)轨道和姿态偏差,可以通过调整仪器坐标系内的扫描轨迹来实现像移补偿;同时,在现有轨道测量和控制条件下,轨道因素引起的瞬时方位角和俯仰角补偿量在0.01°~0.1°量级,且随轨道位置不同而变化。FY-2C卫星在轨偏航轴姿态失配修正实例证实了上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
34.
将脉宽120fs、重复率76MHz激光引入激光扫描显微镜的激发光路,利用其扫描系统对荧光标记样品激发扫描,将激发出的荧光从荧光探测光路引入备用的外部探测口;在探测口接一快速光电倍增管,将光电倍增管的信号送给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器,获得时间相关的荧光强度图;最后通过计算机处理获得荧光寿命图。应用此系统对青色荧光蛋白(CFP)、黄色荧光蛋白(YFP)荧光寿命进行了测量,并应用CFP、YFP实现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测量。通过实验看出利用已有的激光扫描显微镜,配合较先进的寿命测量方法,可以很好地实现显微荧光寿命图的测量。 相似文献
35.
36.
提出了一种新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取目标轮廓。应用一种图像差分技术得到运动目标的初始轮廓线。使用了动态轮廓线使其收敛到目标轮廓。提出了一种新的目标轮廓特征级融合方法,求解两类模式图像的收敛动态轮廓线控制点向量差的范数平方极小化。这种方法不需要图像配准降低了融合的计算复杂度,有效提高了可见光图像中目标轮廓提取的精度。对比检测实验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设计了一种基于Newmark方法的动态轮廓线快速迭代算法,将该方法和方法作了比较,对比实验表明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降低了22%。 相似文献
37.
38.
39.
自由曲面光学产品设计、制造与检测的工艺流程,通常采取试凑法逐次逼近。由于加工 检测 再加工,循环往复,既费时,成本又高,产生了瓶颈问题。为了解决此弊端,本文运用虚拟制造技术,提出光学虚拟制造的基本构想,即虚拟制造系统结构模型,给出光学系统虚拟原型的构成和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虚拟检测系统的构成,讨论光学成像质量的仿真检测以及敏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虚拟制造与检测技术,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优化工艺并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0.
在干涉仪图像数据处理过程中,目前采用的多行平均图像处理算法会引入较大随机误差,且当CCD相机与狭缝之间存在小转角时,会引入较大系统误差。本文主要探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算法处理空间干涉仪图像的可行性与优势。利用MATLAB模拟空间干涉仪图像,并加入随机噪声和图像旋转,利用PCA方法和多行平均算法处理数据,比较两种算法的得到的结果误差大小。并设计CCD相机小转角实验和干涉图像弱信号实验,评估PCA算法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纠正CCD相机小转角和重建弱信号图像中的效果。理论和实验均证明,PCA算法较目前多行平均算法,能更有效地降低噪声,分析弱信号图像及纠正CCD相机小转角,消除其带来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