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19篇 |
免费 | 384篇 |
国内免费 | 83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169篇 |
晶体学 | 345篇 |
力学 | 14篇 |
综合类 | 17篇 |
数学 | 15篇 |
物理学 | 3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72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68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123篇 |
2015年 | 113篇 |
2014年 | 131篇 |
2013年 | 262篇 |
2012年 | 193篇 |
2011年 | 183篇 |
2010年 | 152篇 |
2009年 | 157篇 |
2008年 | 174篇 |
2007年 | 191篇 |
2006年 | 184篇 |
2005年 | 156篇 |
2004年 | 120篇 |
2003年 | 105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Er3+掺杂的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80 ℃和200 ℃时,晶体属于六方晶型和四角晶型混合相态;当反应温度为220 ℃时,该晶体属于纯六方晶型结构。SEM和TEM观察发现,晶粒为六角形,样品颗粒分散性好,平均粒径约为100 nm。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当激发波长为500 nm时,样品发射出紫外光。从Er3+能级图谱可以得出,Er3+基态电子4I15/2首先跃迁到2H11/2与4S3/2能级上,随即经过能量转移上转换过程(ETU)分别发射出310 nm和340 nm的紫外光。结合Er3+发光机理可以推出上转换峰310 nm和340 nm均属于双光子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以NaYF4为基质掺杂Er3+产生的紫外上转换光在生物成像、光催化发应及生物标记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24.
研究了TiN/SiC纳米多层膜中立方SiC(B1cubic SiC)的形成及其对TiN/SiC多层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iN/SiC多层膜中,非晶态的SiC层在厚度小于0.6nm时形成立方结构并与TiN形成共格外延生长的超晶格柱状晶,使多层膜产生硬度和弹性模量显著升高的超硬效应,最高硬度超过60GPa.SiC随着层厚的增加转变为非晶相,从而阻止了多层膜的共格外延生长,使薄膜呈现TiN纳米晶和SiC非晶组成的层状结构特征,同时多层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下降.TiN/SiC纳米多层膜产生的超硬效应与立方
关键词:
立方碳化硅
TiN/SiC纳米多层膜
外延生长
超硬效应 相似文献
25.
Jianyu Wang Huabin Sun Yun Sheng Fan Gao Yao Yin Yun Li Lijia Pan Youdou Zheng Yi Shi Takashi Sekiguchi 《固体物理学:研究快报》2015,9(8):466-469
Surface‐diffusion‐induced spontaneous Ga incorporation process is demonstrated in ZnO nanowires grown on GaN substrate. Crucially, contrasting distributions of Ga atoms in axial and radial directions are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Ga atoms uniformly distribute along the ~10 μm long ZnO nanowire and show a rapidly gradient distribution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which is attributed substantially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rface and volume diffusion. The understanding on the incorporation process can potentially modulate doping and properties in semiconductor nanomaterials.
26.
基于纳米尺寸下复合铁电材料和反铁磁性材料是一个探索多铁性材料有效的方法. 利用激光脉冲沉积制备出LaFeO3-YMnO3人工超晶格和掺入不同层LaFeO3, BiFeO3的Bi4Ti3O12的外延薄膜. 通过系统的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术、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下的能量损失谱表征证明这些样品具有原子尺寸上清晰的界面和完整的层状结构. 磁性测试证明这些材料具有亚铁磁性. 特别是在0.5和1.5LaFeO3-Bi4Ti3O12中的亚铁磁性甚至能保持到室温. 就铁电性而言, 铁电性测试显示出LaFeO3-YMnO3和插入BiFeO3的Bi4Ti3O12样品中存在较大的漏电流, 而在0.5LaFeO3-Bi4Ti3O12样品中存在铁电性. 因此在0.5LaFeO3-Bi4Ti3O12中能够实现亚铁磁和铁电共存. 其次发现当掺入多层的钙钛矿(3层SrTiO3或2.5层LaFeO3)后, Bi4Ti3O12 的层状结构将出现结构失稳现象. 这些工作对于利用纳米复合开发新颖多铁性提供一些实例. 相似文献
27.
利用水热法在直流磁控溅射制备的掺铝氧化锌 (AZO) 种子层上制备了不同形貌和光学性能的掺银ZnO纳米棒, 并采用XRD、扫描电镜、透射谱、光发射谱和EDS谱详细研究了Ag离子与Zn离子的摩尔百分比 (RAg/Zn) 及AZO种子层对掺银ZnO纳米棒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随着RAg/Zn的增加, 掺银ZnO 纳米棒的微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变化与银掺杂诱导的纳米棒的端面尺寸变化有关. 平均端面尺寸的变化归结于种子层颗粒大小和颗粒数密度不同导致掺入的Ag离子的相对比例不同. 溅射15 min的AZO种子层上生长的ZnO纳米棒由于缺陷增多导致在可见光区的发光峰明显强于溅射10 min 的AZO种子层上、相同RAg/Zn 条件下生长的ZnO纳米棒. Ag掺杂产生的点缺陷增多导致可见光区PL波包较宽. 纯ZnO纳米棒的微结构与种子层厚度导致的结晶度和颗粒大小有关.
关键词:
ZnO纳米棒
水热法
Ag掺杂
直流磁控溅射 相似文献
28.
N. Usami J. Arai E. S. Kim K. Ota T. Hattori Y. Shiraki 《Physica E: Low-dimensional Systems and Nanostructures》1998,2(1-4)
Two approaches to control the position and the size of semiconductor islands are proposed. The first method is to perform overgrowth on a cleaved edge of strained multiple quantum wells which acts as a substrate with a periodically modulated lattice constant, thus inducing a periodic strain to the overgrown layer. The second method is to selectively grow islands in specific windows defined by 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 Both the methods are applied to the Ge/Si system and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he Ge island formation is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29.
沸石基纳米材料的水热分散法制备及其发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水热分散法,通过进行分步化学反应,在沸石分子筛的孔道中简便有效地制备了沸石基纳米发光材料.样品的发光表现出纳米粒子的量子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30.
分别以EDTA-2Na和柠檬酸钠为辅助剂,采用温和的水热法合成了六方相Na YF4∶Eu3+荧光材料。利用XRD、SEM、荧光分光光度计和FT-IR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荧光进行了表征。在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24 h的水热条件下,得到的样品均为纯六方相的Na YF4。以EDTA-2Na为络合剂合成的Na YF4∶Eu3+为20μm的微米级球形体,而以柠檬酸三钠为辅助剂合成的Na YF4∶Eu3+为长度约为1.8μm的六棱柱微晶棒。样品的尺寸分布均匀、分散性好。辅助剂在微晶体的形貌控制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在395 nm光的激发下,Na YF4∶Eu3+发射出蓝白色光,微米级球形体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微晶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