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篇
  免费   619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化学   123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125篇
综合类   30篇
数学   111篇
物理学   16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1篇
  1970年   2篇
  196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孙会芳  董志伟  张芳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1):013004-1-013004-6
应用准第一性原理的PIC程序对系统电磁脉冲(SGEMP)一维边界层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无限大介质板发射单一能量为2 keV、发射率为3.3×1020 m-2·s-1的光电子,发射角分布为余弦角分布,且平板上留下等量正电荷时的SGEMP效应,得出稳态后电子所能到达的最大距离约在5.8~7.5 cm之间振荡;发射表面z=0处的电荷密度在(6.0~9.0)×10-6 C/m3之间振荡;表面电场值在50~55 kV/m之间振荡;边界层达到准稳态的时间约为14.0 ns。将稳态模拟结果和理论估算结果进行对比,模拟结果较理论结果更加准确、形象地反映出SGEMP一维边界层的形成过程及稳态结构。  相似文献   
132.
开关振荡器是宽带高功率电磁脉冲的重要产生方式之一,以开关激励同轴振荡器为例,采用理论计算和电磁仿真为主要手段,从传输线特性阻抗与开关振荡器储能、传输线特性阻抗与天线阻抗关系及传输线特性阻抗和开关导通阻抗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传输线阻抗越小,振荡器储能越高;天线阻抗与传输线阻抗比值越大,输出信号品质因数越大,频谱上能量越集中,带宽越小,能量效率随比值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传输线特性阻抗很小时,开关阻抗对输出振荡信号影响增大,此时随特性阻抗减小,输出信号中心频率降低,品质因数减小,频谱上能量分散,带宽较宽。  相似文献   
133.
胡晓  邱扬  田锦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3):033201-1-033201-6
针对车载系统中使用广泛的短波/超短波单极天线,利用CST仿真分析了高空核电磁脉冲对单极天线的耦合响应特性。计算了天线端接的50 Ω负载对电磁脉冲的时频域感应电压信号,研究了电压信号随不同的脉冲入射角、不同车顶面积以及天线不同位置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馈电点响应电压峰值随着入射脉冲电场矢量与水平夹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车顶对入射脉冲的有效反射面积增大而增大。仿真结果对车辆天线布局方案的定制及天线系统电磁脉冲防护器件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4.
In order to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geomagnetic transfer functions in the area of the volcano Mt. Iwate (IWT), we applied the interstation transfer function (ISTF) method to the three-component geomagnetic field data observed at Mt. Iwate station (IWT), using the Kakioka Magnetic Observatory, JMA (KAK) as remote reference station. Instead of the conven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in which temporary transient noises badly degrade the accuracy of long term properties,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has been used.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 was as high as that of robust estimations of transfer functions obtained by the Fourier transform method. This would provide us with possibilities for routinely monitoring the transfer functions, without sophisticated statistical procedures, to detect changes in the undergrou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35.
含腔电大尺寸导体目标电磁散射的一体化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聂在平  王浩刚 《物理学报》2003,52(12):3035-3042
应用等效原理,通过引入口面上等效磁流将含腔导电目标电磁散射简化为腔内、外两个等效 问题. 腔内问题分段求解并应用级联法获得口面等效导纳矩阵;腔内外的耦合关系应用近似 边界元方法描述并由此获得口面等效磁流;最后,这一具有混合源的腔体内外一体化散射问 题则应用所提出的广义混合场积分方程方法建立电磁模型,并用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实现高 效数值求解. 实例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含腔目标 电磁散射 混合场积分方程 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136.
从Friedberg-李政道的非拓扑孤立子模型出发得到一个新的夸克禁闭势.利用这个新的禁闭势,预言了核子的静态性质,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7.
利用束流能量为116MeV的59Co(35Cl,2p2n)90Mo反应布居90Mo的高自旋态.用10台反康普顿HPGe探测器组成的探测阵列进行γγ符合测量.通过多普勒展宽峰的形状分析测定90Mo高自旋态的寿命.在正宇称衰变系观察到增强的M1跃迁,推断I=13以上是扁椭形变.负宇称高自旋态具有大的B(E2)值,并随自旋增大而起伏变化.正、负宇称态之间的跃迁显示增大的E1跃迁,似有八极关联的可能.但是,90Mo并不处在理论预言的存在八极形变的核区内.  相似文献   
138.
在地面实验中磁约束等离子体推进器磁体系统是靠四个NbTi低温超导磁体提供磁场,现在设计依靠G-M制冷机传导制冷的由Bi2223超导带材绕制成的四个高温超导磁体替代以前的四个低温超导磁体.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电磁计算,得出高温超导磁体的参数。  相似文献   
139.
针对斜入射脉冲X射线与金属的几种可能相互作用机制,设计了实验布局,测量了斜入射X射线在金属靶上产生的脉冲电流,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结果显示,当X射线入射强度低于105 W/cm2时,以光电效应为主,高于此值时,以热电效应为主导。这表明,X射线加载强度较弱时,电子表现出个体行为,而增大X射线入射强度,电子表现出弱关联集体行为。由此可以预测,超强X射线辐照下,金属表面将出现宏观尺度的电荷密度调制,在退激发过程中,这种调制状态可能以较高的效率辐射定向的微波电磁脉冲。  相似文献   
140.
基于原始波形测量的脉冲电场探测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脉冲电场微分测量和原始波形测量的基本原理,设计研制了一系列不同灵敏度的脉冲电场原始波形测量系统,分析了脉冲电场探测器的理论修正模型。该测量系统主要包括天线模块、积分器模块、放大和驱动模块以及光电传输模块,利用同轴型TEM小室对测量系统进行了时域标定。结果表明:测量系统的前沿响应时间小于1.0 ns,系统输出脉冲平顶在10.0μs内下降不超过5%,测量系统输出幅度与电场强度在20 dB的动态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该系列探测器可以用来测量最小10 V/m、最大100 kV/m的电场强度,满足高空电磁脉冲标准环境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