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1篇
  免费   1437篇
  国内免费   450篇
化学   2947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95篇
综合类   32篇
数学   71篇
物理学   474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358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390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648篇
  2013年   521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We propose objectives consisting of two mirrors with central holes for passage of a light beam. The optical layout ensures multiple reflection of rays from both mirrors. We consider several approaches to calculating the design parameters for which three and four aberrations do not occur. The objectives can be used in optical devices operating in the UV and IR regions of the spectrum.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Zhurnal Prikladnoi Spektroskopii, Vol. 74, No. 2, pp. 267–270, March–April, 2007.  相似文献   
42.
Disorder and porosity are parameters that strongly influence the physical behavior of materials, including their mechanical, electrical, magnet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Vortices in superconductors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sight into the effects of disorder because their size is comparable to characteristic sizes of nanofabricated structures. Here we present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a novel form of vortex matter that consists of inter-connected nanodroplets of vortex liquid caged in the pores of a solid vortex structure, like a liquid permeated into a nanoporous solid skeleton. Our nanoporous skeleton is formed by vortices pinned by correlated disorder created by high-energy heavy ion irradiation. By sweeping the applied magnetic field, the number of vortices in the nanodroplets is varied continuously from a few to several hundred. Upon cooling, the caged nanodroplets freeze into ordered nanocrystals through either a first-order or a continuous transition, whereas at high temperatures a uniform liquid phase is formed upon delocalization-induced melting of the solid skeleton. This new vortex nanoliquid displays unique properties and symmetries that are distinct from both solid and liquid phases.  相似文献   
43.
核磁共振成像一维空间编码教学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洁天  让庆澜 《物理实验》2006,26(10):3-8,13
利用梯度磁场实现检测信号的空间编码,是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关键技术.本文采用ccc系列样品将二维问题简化为一维,使用超小型教学用核磁共振成像仪进行了一维空间编码实验研究,并对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进行了计算模拟和分析.  相似文献   
44.
本文给出作者设计的0.86μm激光二维成像系统的原理框图、成像雷达距离方程和部分物体对0.86μm激光的反射对比度的测试数据,并展示了各类物体激光成像的照片.  相似文献   
45.
部分相干光束通过硬边光阑的推广光束传输M2因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楚晓亮  张彬 《光学学报》2002,22(9):051-1054
给出部分相干光通过硬边光阑后的强度二阶矩的计算公式,由此可得到部分相干光通过硬边光阑后的推广光束传输M^2因子。以部分相干高斯-谢尔模型光束为例,推导出相应的M^2因子,并作了数值计算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6.
利用离子速度影象技术研究了正一溴丁烷(n-C4H9Br)在231~267 nm波段的光解,得出了如下结论:正一溴丁烷(n-C4H9Br)在231~267 nm波段的吸收源于基态到三个最低激发态的跃迁,这三个激发态标识为1A″、2A′和3A′;发生在这三个排斥态的势能面(PES)上的光解最终导致C4H9 Br(2P3/2)或C4H9 Br*(2P1/2)的产生;2A′和3A′态之间存在避免交叉(Avoided crossing)会影响最终的光解产物;从基态1A′到激发态1A″的跃迁矩垂直于对称面,也就垂直于C-Br键;从基态1A′到激发态3A′的跃迁矩平行于对称面,同时平行于C-Br键;从基态1A′到激发态2A′的跃迁矩在对称面内,且与C-Br键成53.1°夹角.我们也讨论了正一溴丁烷(n-C4H9Br)在234 nm和267 nm附近光解时的避免交叉几率(Avoided crossingprobability),以及它对单通道相对产额(Relative fraction of the individual pathways)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概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基本术语及其定义。为了描述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的特性,通常采用如光源类型、光谱波段、阵列规模、空间分辨率、填充因子、时间常数、帧频、闪烁、温度范围、串扰、均匀性、发射率、辐射对比度、动态范围、温度分辨率、调制传递函数、几何畸变及最大温度和最大辐射强度等概念。介绍了描述红外动态图像生成系统性能的基本概念的定义。转换器的指标定义对于转换器的设计和性能指标的测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阳”加速器钼丝X-pinch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阳”加速器上进行了直径分别为10, 15, 20 μm, 交叉角为32°,45°,60°的钼(Mo)丝X-pinch实验。“阳”加速器产生的电流峰值约520 kA,上升时间80 ns。实验中通过X射线功率谱仪和纳秒分幅相机等仪器对Mo丝X-pinch辐射特性进行了诊断。实验表明:Mo丝X-pinch过程中会出现多次X射线爆发,箍缩过程中产生的热点辐射出能量超过3 keV的X射线,探测到的最小热点直径小于30 μm。  相似文献   
49.
建立光学投影层析三维成像系统,该系统包括光学成像、图像采集、断层重建及三维显示,重建算法为滤波反投影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得到的重建图像与样品的形状吻合,重建结果边缘清晰,伪迹较小.  相似文献   
50.
何玉明 《光学学报》1994,14(11):187-1191
分析了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条纹图的形成理论,并获得了条纹亮度与摄象机数值孔径等参数的精确关系式,从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均得出在采用小的摄象机数值孔径和3mW He-Ne激光器的情况下,仍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条纹图,理论工作及其结论对于进行数字剪切散斑干涉实验的最佳参数选择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