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33篇
力学   262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61篇
物理学   23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Based on the three-phase model, the propagation behavior of a matrix crack in an intelligent coating system is investigated by an energy criterion. The effect of the elastic mismatch parameters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interface layer on the ratio of the energy release rate for infinitesimal deflected and penetrated crack is evaluated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io of the energy release rates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elastic mismatch α1between the substrate and the driving layer.It also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elastic mismatch α2between the driving layer and the sensing layer for a thinner driving layer when a primary crack reaches an interface between the substrate and the driving layer. Moreover,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thickness of the driving layer, the dependence on α2gradually decreases.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n aluminum alloys monitored with intelligent coating shows that the established model can better explain the behavior of matrix crack penetration and can be used in optimization design of intelligent coating.  相似文献   
82.
黄俨  张巍  王胤  黄翊东  彭江得 《物理学报》2009,58(3):1731-1737
通过石英圆柱模型,理论研究了小芯径光子晶体光纤中混合声波模式的色散、模式耦合以及声光相互作用,理论计算出了布里渊散射增益系数谱的双峰结构及其随抽运光波长和温度的演化规律. 理论分析表明光子晶体光纤中布里渊散射增益系数谱的双峰结构源于小芯径光子晶体光纤中混合声波模式之间的模式耦合. 通过温度改变导致的材料参数变化对声波模式色散特性的影响,特别是声波模式耦合点的移动,解释了双峰结构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规律. 并且,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讨论了石英圆柱模型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 关键词: 布里渊散射 声光相互作用 模式耦合 光子晶体光纤  相似文献   
83.
刘秀梅  贺杰  陆建  倪晓武 《物理学报》2009,58(6):4020-4025
表面张力是影响空泡脉动及空蚀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五种不同表面张力液体中空泡脉动(膨胀和收缩)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将实验结果与基于空泡生长和溃灭理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中,用激光作为测试光源,采用光偏转测试系统研究了不同表面张力液体中空泡泡壁运动规律及泡壁速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表面张力对空泡膨胀过程起抑制作用,故液体表面张力愈大,空泡能达到的最大直径越小;表面张力对空泡的收缩过程则起加速作用,液体表面张力愈大,收缩越迅速,空泡泡壁运动速度越大,其所产生的瞬时溃灭压强越大,空化效果越好. 关键词: 表面张力 空泡 光偏转  相似文献   
84.
计入膜力塑性耗散效应的矩形板塑性动力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能量的观点在小挠度理论中引入表征膜力塑性耗散效应的修正因子,基于刚性板块的总体平衡给出矩形板大挠度塑性动力响应的完全运动方程组,分析了理想刚塑性简支和固支矩形板在矩形脉冲和冲击载荷下包括移行塑性铰相的完全大挠度响应过程。解决了当矩形板的挠度达到厚度量级时弯矩、膜力的联合作用问题,理论预报的结果在板的挠度为10倍板厚的量级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改进了只考虑弯矩作用的小挠度理论结果和模态近似估计。  相似文献   
85.
针对测频器件的缺陷,提出了利用声光器件对电磁波进行实时测频的设计方案。根据现代光学理论设计了声光频谱分析系统,研制出软硬件设备。通过试验和仿真,达到了对电磁频谱进行实时检测分析的目的。与其他测频器件相比,所设计的系统体积小、耗能少、稳定性好,传递速度快,且易于计算机控制。采用声光器件制成的Bragg声光接收机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同时快速检测出多束射频电磁波,在电子战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本文讨论了附加装置尺寸对悬臂梁纯弯曲时挠度及应变的影响。采用调节电桥电路平衡的方法,可以只读出所施的力使梁产生的挠度及应变。  相似文献   
87.
有限积分法是Brown和Trahair在求解微分方程时采用的数值解法, 其核心环节是已知函数z= z(x)的导函数z′ =z′(x)的某些值的情况下数值分析z的方法. 由曲率φ计算挠度, 实质意义上是由z″计算z的数学问题. 基于有限积分法给出的zz″之间及z′与z″之间的数值关系, 通过矩阵运算推导得到了挠曲矩阵,通过引入转换式φ= -z″得到了曲率挠度关系式, 讨论了几种常见边界条件下的曲率挠度关系, 提出了曲率复杂分布情况下结构挠度计算的有限积分方法.  相似文献   
88.
以薄壁箱梁的弯曲计算理论为基础,从分析翼缘板的面内剪切变形和弯曲剪力流的分布规律入手,从理论上证明二次抛物线是箱形梁剪力滞效应分析中的合理翘曲位移函数。选取剪力滞效应引起的附加挠度作为广义位移,用基于最小势能原理的能量变分法建立箱形梁剪力滞效应分析的控制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对箱梁横截面上新出现的广义内力给出严密定义,并建立了剪力滞翘曲应力的简便计算公式,它与初等梁弯曲应力公式具有相同的形式。对一个简支箱梁模型的计算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从而证实了本文的分析方法和建立的公式是正确的。不同于弯矩的分布,剪力滞广义力矩具有快速衰减的分布特征。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简支箱梁算例,剪力滞效应使其跨中挠度增大达12%,工程实践中必须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89.
90.
A high-performance silicone rubber (SR) composite (denoted as SCT) filled with 5 phr functionalized carbon nanotubes (CNTs) and 40 phr fumed silica (SiO2) was prepared by mechanical blending. The CNTs were functionalized by tetrakis (phenylmethyl)-thioperoxydi (carbothioamide) (TBzTD); it contains four benzene rings that can interact with the CNTs via π–π interactions. Raman spectroscopy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e existence of the π-π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CNTs and the TBzT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onfirmed the uniform dispersion of the CNTs in SR matrix and strong interfaci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R and the CNTs. The effects of these non-covalently functionalized CNT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ilica filled SR composites were fully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ar strength of the SCT composite with TBzTD functionalized CNT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249%,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mposite containing only SiO2. An obvious crack deflection occurred in the SCT during the tearing process, resulting in the enhanced tear streng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