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162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15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Four positionally isomeric 2-(2-quinolinyl)-1H-indene-1,3(2H)-dionedisulfonic acids (SA) and one triSA, components of the color additive Quinoline Yellow (QY, Color Index No. 47005), were isolated from the dye mixture by affinity-ligand pH-zone-refining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CCC) through complementary use of ion-exchange and ion-pair reagents as the ligand. The added ligands facilitated the partitioning of the very polar polysulfonated components into the organic stationary phase of the two-phase solvent systems that consisted of isoamyl alcohol–methyl tert-butyl ether–acetonitrile–water (3:5:1:7), (3:4:1:7) or (3:1:1:5). Thus, separation of a 5-g portion of QY using sulfuric acid as the retainer and dodecylamine as the ligand (an ion-exchange reagent, 20% in the stationary phase), resulted in 1.21 g of 6′,5-diSA and 1.69 g of 6′,8′,5-triSA, both of over 99% purity. A minor component, 8′,4-diSA, not previously reported was also obtained (4.8 mg of over 94% purity) through a similar separation of a different batch of QY using hydrochloric acid as the retainer and 10% dodecylamine as the ligand in the stationary phase. Two components that co-eluted (0.55 g) in the 5 g separation were separated when trifluoroacetic acid was used as the retainer and tetrabutylammonium hydroxide (an ion-pair reagent) as the ligand. The separation resulted in 20.7 mg of 6′,4-diSA, not previously reported, and 111.8 mg of 8′,5-diSA, both of over 98% purity. The isolated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d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with correlated spectroscopy assignments.  相似文献   
282.
    
Abstract

Two new synergists, PY74ACA-1 and PY74ACA-2, were prepared for pigment dispersion in water-base ink. Synergists interact with pigments and dispersants to increase the dispersion degree of the pigment particles and it stabilizes the pigment particles in the pigment dispersion state. 6-bromohexanoic acid was attached to pigment-74 as hydrophilic functional group. The original pigments showed very low solubility in water and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DMSO, DMF and methanol. Two synergists were found to have higher solubility than pigment, and especially PY74ACA-2 shows better solubility than PY74ACA-1.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6-bromohexanoic acid prevents pigment aggregation well, and increases the solubility in water as the increased polarity. Two synergists being applied to pigment inks are expected to improve the dispersion properties and storage stability of pigment inks.  相似文献   
283.
高粱子粒淀粉表面色素的树脂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纯化高粱淀粉过程中所得到的淀粉共生天然色素进行了树脂分离纯化研究.得到了树脂分离高粱淀粉共生色素的吸附动力学结果,3种大孔吸附树脂HPD-600、AB-8、H103对高粱红的吸附为慢速平衡型.通过对树脂分离所得色素成份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分析得出,高粱籽粒淀粉共生色素与高粱壳中的高粱红主要成份是同样的物质,鉴定出所分离的主要成份之一为5,7,4′-三羟基黄酮.  相似文献   
284.
采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R-ICP-MS) 和地积累指数法(Igeo) 对黄河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自治区连续三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r,Pb,Cd,Cu,Zn 和 Ni)的空间分布和季节性波动(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 以及污染状况进行系统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段三个季节中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都高于甘肃和宁夏段,同时,除Cd外,丰水期所有点的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都高于枯水期和平水期,而枯水期和平水期的重金属含量相近。Igeo结果显示丰、枯水期的Cd,Cu和Cr元素的Igeo值在内蒙古段最高,而在甘肃段最低;所有重金属的Igeo值在丰水期高于枯水期,除Cd外,都在平水期降低,而ICdgeo在平水期各采样点明显上升;丰水期的甘肃段、枯水期的甘肃和宁夏段以及平水期的所有采样点中的Pb,Zn和Ni的Igeo值都小于0,表明这些元素在这些点几乎无污染。就研究区域而言,内蒙古段的重金属含量以及生态风险最高,Cr,Cd和Cu是最具有潜在风险的三个元素;就研究季节而言,丰水期的重金属含量和潜在风险高于枯水期和平水期,可能是跟丰水期沉积物的pH和总有机碳(TOC)含量较高有关。相关性分析(CCA)用来探究重金属与pH/TOC间的关系以及重金属的潜在来源。CCA的结果表明Pb,Cu,Zn和Ni互相相关,并且这四种元素容易受到周围环境pH和TOC的影响,除此之外,Cr,Cd以及TOC 三者相关,且这两种元素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严重。该研究工作可为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在不同季节的环境行为提供有效的信息,同时,研究重金属、pH和TOC之间的相关性可有效揭示重金属的潜在来源。  相似文献   
285.
魏新玉  王世民  魏东辉 《化学通报》2016,79(10):947-951
利用环金属配体2-(2’,4’-二氟苯基)-4-甲基吡啶(dfpmpy)和辅助配体5-(三氟甲基)-2-吡啶甲酸(tfmpic)合成了一个铱配合物[Ir(dfpmpy)2(tfmpic)],并测定了该配合物的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在乙腈溶液中,配合物发射黄色磷光,其最大波长位于554 nm,理论计算表明其磷光来自于金属和环金属配体到辅助配体的电荷转移跃迁(3MLCT 或 3LLCT)。  相似文献   
286.
田间烟叶色素含量的光谱无损快速测量,对烟草营养生长期的营养诊断与长势监测、成熟期的烟叶品质评判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该研究的目的是利用烟叶田间光谱估测烟叶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研究采集了营养生长期和成熟期烟叶田间反射光谱,测量了样品烟叶的色素含量,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和光谱指数法,对营养生长期和成熟期烟叶样品用分期建模和混合建模两种方法建立色素含量估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分期建模和混合建模对于烟叶色素含量的估测效果差异不显著。对于叶绿素含量,SVM和光谱指数法均有较好的估测效果;对于类胡萝卜素含量,SVM方法比光谱指数法具有更高的估测精度。采用SVM方法对烟叶样品的叶绿素含量分期建模得到的估测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62 9和0.015 5,对叶绿素含量混合建模得到的估测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98 5和0.012 3;采用SVM方法对烟叶样品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期建模得到的估测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73 0和0.002 4,对类胡萝卜素含量混合建模得到的估测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52 7和0.002 4。该研究的创新点是通过支持向量机和光谱指数法采用分期建模以及混合建模的方式建立了烟叶样品色素含量的估测模型,为烟草田间生产的质量控制、烟叶的采收品质保证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87.
为连续、系统地研究不同年份丰水期黄河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三级四步提取法(BCR)和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R-ICP-MS)对2012年丰水期黄河甘宁蒙段包头浮桥(S2)、石嘴山陶乐镇(S6)和乌金峡(S9)等10个采样点水体表层沉积物中Cd,Pb,Cr,Ni,Cu,V,Co,Zn和Mn九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含量测定和形态分析,并对重金属元素的污染作出评价。结果表明:各重金属元素在每个采样点分布趋势相同,平均含量顺序依次为:Mn>V>Zn>Cr>Cu>Ni>Pb>Co>Cd;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表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低,对环境影响较小;地积累指数法 (Igeo) 的评价结果显示Cd元素的Igeo值最高,对环境污染程度较高,其余元素对环境影响较小,其中Mn元素影响最小;富集因子法(EF)评价结果表明,Cd和Cu元素在某些采样点表现为显著富集,尤其是Cd在S5点处EF值高达4.69,表明该点处Cd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明显,其余元素均为非富集元素,这与Igeo评价结果吻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表明,黄河甘宁蒙段S1,S2和S5点的RI值在150~300之间,为中等危害范畴,其余各采样点RI值均小于150,为轻微危害。研究结果为相关部门提供可信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也为建立该河段泥沙-污染物输移数学模型和系统研究持久性有毒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环境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88.
故宫奉先殿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家庙,地位仅次于太庙。奉先殿始建于明成祖时期,现存建筑主要建于康熙时期,其上保留了为数不多的清初彩画,是研究清初彩画的珍贵实物。利用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对取自奉先殿的彩画颜料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奉先殿彩画中部分红色和蓝色颜料层存在分层现象,表层颜色鲜艳明亮,中层和下层颜色偏浅,每层所用颜料配方不同。红色颜料有朱砂、铅丹和铁红,绿色颜料均为氯铜矿,蓝色颜料均为石青,用铅白打底。浅色颜料由主显色矿物颜料加入以铅白为主的白色颜料混合调制而成。其中浅红色由铅丹与铅白调和而成,浅绿色由氯铜矿与铅白调和而成。浅蓝色颜料中未发现铅白,但含有大量Al元素和Si元素,推测含有高岭土。浅蓝色颜料有可能是由石青与高岭土调制而成。奉先殿彩画中未发现清晚彩画常用的合成群青、巴黎绿等颜料,反映出奉先殿彩画的绘制年代很有可能就是档案记载的康熙年间,之后未有大修。高岭土作为白色颜料调配浅色颜料在彩画制作中比较少见,奉先殿彩画中高岭土的发现丰富了清代早期彩画颜料制作的资料,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89.
本文采用硝酸/氢氟酸/盐酸混合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云母钛珠光颜料中的Pb、Cd、Co、Cr、Cu、Ni 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各元素校正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1~0.9996之间,检出限在0.0018~0.0510 mg/L之间。平行测定7次,各元素的RSD均不大于1.21%。各元素在添加水平为0.5μg/mL时的回收率为88.9~107.6%之间。该方法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测量效果,对云母钛珠光颜料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90.
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进行黄酒品种的判别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对黄酒品种的快速判别,采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对不同品种的黄酒获取光谱曲线,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并将其提取的主成分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值,建立了黄酒品种鉴别模型。该模型将前6个主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加速了神经网络的学习速度,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随机选取每个品种的15个黄酒样本,共45个样本组成预测集,剩余的145个黄酒样本组成训练集建立训练模型,并用预测集样本对其进行验证。将品种鉴别的偏差标准定为±0.1,结果表明,只有1个未知样本超出偏差范围,该方法的品种鉴别正确率为97.78%,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说明文章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分类和鉴别作用,为黄酒品种的快速鉴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