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6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2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erosols affect the radiative energy budget on both the regional and global scales. The wavelength-dependent 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 is a fundamental determinant of the amount by which extra-terrestrial incoming sunlight and outgoing terrestrial radiation are being attenuated in the atmosphere. The present study addresses the influence of local waste burning on aerosol characteristics, black carbon (BC) aerosol mass concentration and spectral solar irradiance using ground-based measurements over the tropical urban environment of Hyderabad, India. AOD has been observed to be maximum during burning days compared to normal days. Aerosol size spectra suggest bimodal distributions during pre-and post-burning periods and trimodal distributions during burning periods. Angstrom wavelength exponent estimated from spectral variation of AOD suggested dominance of accumulation mode particle loading during burning days compared to normal days. Diurnal variation of BC on normal days showed a broad nocturnal peak during ∼20:00 to ∼24:00 h with a maximum value of BC aerosol concentration of ∼14,000 ng m−3 whereas on local waste burning days enormous increases in BC concentrations have been observed with a peak at ∼60,000 ng m−3. Relative attenuation of global solar irradiance during burning days has been found to be of the order of 30% in the visible and 28% in the near-infrared regions.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72.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聚焦光斑能流密度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间接测量原理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聚焦光斑能流密度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使用量热计或能流密度探测器,使测量过程得以简化。利用同一部相机,在完全相同的相机参数设置下,拍摄太阳和聚焦光斑的图像,根据当前的太阳直射辐射值,标定相机的像素灰度值与聚焦光斑能流密度值的比例因子,进而得出聚焦光斑的能流密度分布。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测量原理,搭建了实验平台,并测量了一面小定日镜聚焦光斑的能流密度分布,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的峰值能流的相对误差小于5%,而系统的重复性误差约为1%。  相似文献   
73.
UV-B辐射增强对褶皱臂尾轮虫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单个体培养和生命表技术,研究了不同UV—B辐射剂量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实验种群的存活时间、产卵饿、生殖率和内禀增长率等关键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可使轮虫的存活时间显著缩短(p〈0.05),对照组轮虫存活时间最长,在本文验条件下达390h;最大剂量1.20kJ/m^2处理组最短,为300h.低剂量的0.24、0.48和0.72kJ/m^2 UV—B辐射促进了褶皱臂尾轮虫的繁殖,而高剂量的0.96和1.20kJ/m^2 UV—B辐射抑制了褶皱臂尾轮虫的繁殖.褶皱臂尾轮虫的生命期单随UV—B辐射剂量的增大呈一致性缩短,可以作为大气UV—B辅射强弱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74.
太阳辐照绝对辐射计与国际比对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测量太阳辐照度和地球辐射,研制了太阳辐照绝对辐射计(SIAR-1),对电校准腔型绝对辐射计进行了重要改进,提高了绝对精度。参加了世界气象组织在瑞士设立的世界辐射中心组织的第九届国际日射计比对,AIAR-1高于民办辐射基准0.08%。太阳辐照度监测器(STIM)同SIAR-1进行了比对,结果太阳辐照度监测器三台绝对辐射计之间平均值偏差为0.11%。SIAR-1辐射计与太阳辐照度监测器2号辐射计在0.09%以内符合。结论:太阳辐照度监测器绝对精度为0.16%。  相似文献   
75.
微型红外辐射探测芯片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中翥 《光学学报》2011,(11):171-177
针对太阳辐照度测量仪器高性能及微型化的要求,研究了一种绝对辐射计的关键器件——微机电系统(MEMS)微型红外辐射探测芯片.该芯片以在红外宽光谱范围内具备高吸收率的镍磷黑膜层吸收辐射,以高机械性能、高热导率且绝缘的金刚石材料作为基片,利用集成的薄膜电阻丝进行电加热等效.制备的镍磷黑红外吸收膜层的表面具有较多无规则微孔,其...  相似文献   
76.
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增强紫外线-B(UV-B)辐射对植物光系统Ⅱ(PSⅡ)中膜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增强的UV-B辐射条件下,PSⅡ中蛋白的α-螺旋、β-折叠强度增加,而β-转角的强度下降了近一倍,并且这些结构与周围的耦合减弱.此外,UV-B辐射使酪氨酸残基苯酚环的结构发生改变,并使其微极性降低.UV-...  相似文献   
77.
为提高对空间目标的探测与识别能力,从电磁散射理论出发,利用基尔霍夫近似法及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求出目标面元的辐射亮度,结合空间目标几何外形分析目标的散射特性,从而建立空间目标在天基空间观测系统入瞳处的观测辐照度模型.通过典型实例,仿真分析了某空间目标相对于某天基观测系统的最佳观测部位和弧段.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  相似文献   
78.
完成了一种光谱匹配、辐照不均匀度和辐照不稳定度均能达到A级标准的AAA级太阳模拟器的设计与研制。介绍了太阳模拟器的光源选择和滤光片的设计,给出了太阳模拟器的光机结构,测量了太阳模拟器的各项技术指标。结果表明,太阳模拟器的光谱匹配在波长400~1 100 nm处满足ASTM E927-10中AM1.5G A级要求。在有效辐照面55 mm×55 mm内,其平均辐照度达到1 000 W/m2,辐照不均匀度达到1.35%,辐照不稳定度达到1.27%。测量数据显示设计的太阳模拟器满足ASTM E927-10的AAA级标准。  相似文献   
79.
日食现象会对地球太阳辐射、大气气象以及人类活动等造成相应的影响。2020年6月21日(夏至)在西藏发生了一次日食现象,西藏阿里日环食最大食分达到了0.995,拉萨地区日偏食食分也高达0.953。两地日食均发生在当地正午前后。本研究利用罕见的日食出现机会,对西藏阿里和拉萨日食过程中的太阳光谱、太阳总辐射和太阳紫外线变化特征进行了同步观测研究。观测表明阿里日环食在当地正午(北京时间14:41分)前后持续了约3小时27分钟;拉萨日食出现时间比阿里滞后约26 min,持续时间比阿里短3分28秒。实地观测表明在日食期间,阿里光谱观测中最强单色(476.6 nm)光峰值从初亏(13:01分)时刻的1 669.234 mW·m-2·nm-1陡然衰减到食甚(14:44分)时刻的61.936 mW·m-2·nm-1,损失约96.0%;相应时刻太阳总辐射强度从1 221.217 W·m-2衰减到56.086 W·m-2,也损失约95.4%。拉萨日食期间最强单色(476.6 nm)光峰值从初亏(13:27分)时刻的1 563.876 mW·m-2·nm-1亏损到食甚(15:13分)时刻的26.391 mW·m-2·nm-1,亏损约98.3%;相应时刻太阳总辐射强度从1 605.663 W·m-2衰减到28.169 W·m-2,也亏损约98.2%。观测研究发现拉萨太阳紫外线B剂量率从初亏的60.8 W·m-2减弱到食甚的0.9 W·m-2值,减弱了98.5%。该次日食对西藏地面各种太阳辐射强度造成95%以上能量损失。  相似文献   
80.
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热光栏光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小伟  章海鹰 《应用光学》2012,33(5):958-963
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CGST)采用共轴格里高利光学系统,主镜直径8 m,焦比为1。热光栏是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CGST)的一个核心结构,安装在主焦点位置,热光栏反射掉大部分热量(约为29 kW),但是本身也会吸收一小部分热量。对热光栏结构进行设计,运用TracePro软件模拟分析太阳中心观测,太阳边缘观测,内冕观测和超出范围观测4种情况下太阳的辐照度分布,并计算得出了热光栏各部分的辐射分布,为设计后续的冷却系统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