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6篇
  免费   707篇
  国内免费   802篇
化学   2582篇
晶体学   95篇
力学   530篇
综合类   141篇
数学   4622篇
物理学   224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706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488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389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23篇
  1976年   20篇
  197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21.
非线性RL电路的暂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五久 《大学物理》1997,16(9):26-28
对一个可解的非线性RL电路模型的暂态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非线性RL电路的一些普遍特性,加深了加RL电路中的有关概念的理解,对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2.
The membranous contact quotient (MCQ) is introduced as a measure of dynamic glottal competence. It is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the membranous contact glottis (the anterior-posterior length of contact between the two membranous vocal folds) and the membranous vocal fold length. An elliptical approximation to the vocal fold contour during phonation was used to predict MCQ values as a function of vocal process gap (adduction), maximum glottal width, and membranous glottal length. MCQ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vocal process gap and the maximum glottal width, but not on vocal fold length. Five excised larynges were used to obtain MCQ data for a wide range of vocal process gaps and maximum glottal widths. Predicted and measured MCQ values had a correlation of 0.93, with an average absolute difference of 9.6% (SD = 10.5%). The model is better at higher values of MCQ. The theory for MCQ is also expressed as a function of vocal process gap and subglottal pressure to suggest production control potential. The MCQ measure is obtainable with the use of stroboscopy and appears to be a potentially useful clinical measure.  相似文献   
223.
研究了经氢等离子体处理后多壁碳纳米管的场发射性能。测量了处理前后样品的电流电压特性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经氢等离子体处理后,发射性能明显改善,发射点密度由未经处理的104/cm2提高到106/cm2。发现了一种新的碳纳米管结构,称之为多结的碳纳米管,并讨论了样品发射性能提高的可能机理。这种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提高发射点密度和基于碳纳米管的平板显示器性能的方法,非常适用于低成本大面积场发射阴极的制作。  相似文献   
224.
酵母蛋白质网络的动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方廷  吕莹  龙涛  欧阳颀  汤超 《物理》2003,32(10):678-681
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网络决定了细胞中各种关键功能的执行.基于芽殖酵母(budding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和相关的实验文献,我们建立了调控细胞周期和生命周期(cell cycle and life cycle)的蛋白质网络,并利用离散模型研究了该网络的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细胞周期网络的动力学性质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约94%的蛋白质初态将演化到对应于生物学G1基态的稳定态,使其成为惟一的全局吸引点;同时,绝大多数的初态的演化路径都通过由G1激发态到G1基态的细胞周期演化路径,使细胞周期路径成为全局性的“吸引”路径。  相似文献   
225.
πNN过程对Gottfried求和规则破坏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齐  刘春秀 《中国物理 C》2003,27(2):138-141
指出在计算πNN过程对核子结构函数的贡献时,将反冲核子视为物理核子更为合理.对Gottfried求和规则破坏、对质子中海夸克分布u和d不对称u(x)–d(x)等方面的贡献给出了详细的计算,与已有实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π介子交换不是导致这一破坏以及影响核子结构函数的效应的惟一来源.  相似文献   
226.
罗振雄  李泽仁  郑贤旭  李作友  叶雁 《光子学报》2005,34(11):1710-1713
介绍了用同轴Fraunhofer全息测量强动载下材料表面微喷射粒子场的数据处理方法.在全息像重建过程中,将再现的三维粒子场由计算机控制分成许多小薄层采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根据图像中粒子边缘,决定在整幅图或局部采用边缘检测的方法提取大粒子,根据图像的灰度分布将图像分成很多小区域,在每个小区域采用不同的阈值分割图像.在处理结果的校正中根据粒子场的特点,去除过大、过小和重复统计粒子.采用该方法得到了粒子的空间分布图像及粒子大小的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227.
杜丕一  隋帅  翁文剑  韩高荣  汪建勋 《物理学报》2005,54(11):5411-5416
利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Mg掺杂Pb0.4Sr0.6MgxTi< sub>1-xO3-x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的物相和结构进行了分析,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薄膜的形貌和断面等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薄膜以立方钙钛矿为 晶相,薄膜中晶相以团聚状颗粒存在,晶相含量受热处理条件和Mg的掺杂量所控制.Mg掺杂 对Pb0.4Sr0.6MgxTi1-xO3-x 薄膜晶相含量的影响与钙钛矿中的氧空位缺陷相关.在一定的掺杂范围内,由掺杂引起晶相 的晶格畸变较小时,体系掺Mg平衡了晶体内本征氧空位引入的电荷不平衡,使晶相更为稳定 ,析晶能力提高,晶体形成量随掺杂浓度的提高而提高.当掺杂浓度达到一定量时, 随着Mg 掺杂浓度增加,一方面使形成晶体时杂质浓度增加造成参与形成晶相的组成含量下降,另一 方面使进入钙钛矿结构的Mg增加,氧空位大量增加使畸变程度提高,形成的晶相不稳定,析 晶能力下降,晶体含量随掺杂Mg浓度的增加而不增反降.在相同条件下制备的Pb0.4Sr0.6MgxTi1-xO3-x薄膜中Mg掺量约为 x=0.01时,得到的钙钛矿相含量最高,本征氧缺陷所带入的正电荷和Mg引入时带入的负电荷 间达到平衡.此外,Mg的掺入还影响到析晶与热处理过程之间的关系.在高Mg掺量范围,Mg含 量越高,形成的晶相越不稳定,热处理时间越长,使热处理过程中分解的晶相量越多,随Mg 掺量越高和热处理时间越长,薄膜中晶相含量越低.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PST薄膜 Mg掺杂 晶相形成  相似文献   
228.
229.
纳米级细度的YBa2Cu3O7-x超导粉末有可能在第二代超导带材的研制中得到应用.超细YBa2Cu3O7-x超导粉朱已经通过凝胶燃烧法制备成功.使用的起始物质是钇、钡、铜的硝酸盐以及作为燃烧剂的柠檬酸.产物颗粒的尺寸大小及其超导性能依赖于自燃过程的情况,而自燃过程又与凝胶中柠檬酸盐-硝酸盐的YBa2Cu3O7-x超导粉末.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最好的燃烧剂一氧化剂摩尔比为0.5.  相似文献   
230.
利用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乙酸锌的配合物作为前驱体,在300 ℃温度下煅烧,并制备了氧化锌纳米棒。生成的产物用XRD,TEM,SAED等测试方法进行了表征。为了研究氧化锌纳米棒的生长过程,我们通过控制制备前驱体所需原料的比例不变,改变在300 ℃温度下煅烧的时间,分别为0.5, 3, 12和24 h,来观察生成产物的形貌特征。实验发现在110 ℃温度下干燥的前驱体中已经有氧化锌微晶生成;在300 ℃温度下煅烧0.5 h后就出现了明显的由几个纳米大小的微晶所组成的氧化锌纳米棒;煅烧3 h后的产物是结构非常完整的径直单晶ZnO纳米棒;12和24 h煅烧前驱体生成的ZnO纳米棒长度有所增加,ZnO的量基本保持不变。实验发现氧化锌的生长是沿着c轴方向,但是在横向也有生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