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24篇 |
免费 | 150篇 |
国内免费 | 68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739篇 |
晶体学 | 104篇 |
力学 | 23篇 |
综合类 | 8篇 |
数学 | 4篇 |
物理学 | 5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71篇 |
2020年 | 86篇 |
2019年 | 86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94篇 |
2016年 | 115篇 |
2015年 | 128篇 |
2014年 | 183篇 |
2013年 | 297篇 |
2012年 | 234篇 |
2011年 | 213篇 |
2010年 | 203篇 |
2009年 | 226篇 |
2008年 | 232篇 |
2007年 | 231篇 |
2006年 | 225篇 |
2005年 | 221篇 |
2004年 | 213篇 |
2003年 | 168篇 |
2002年 | 134篇 |
2001年 | 100篇 |
2000年 | 98篇 |
1999年 | 109篇 |
1998年 | 78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69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6篇 |
1977年 | 2篇 |
1974年 | 3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微乳液-水热结合法制备了NaYF4:Yb3+,Er3+,Tm3+纳米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与表征。产物的X射线衍射峰与标准卡片PDF#77-2042完全一致,属于立方相NaYF4;SEM图片显示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形貌和粒径都比较均一,为120nm左右的棉花状小球,由纳米微粒聚集而成;在980nm光的激发下,纳米粒子能够同时发出蓝光(438和486nm)、绿光(523和539nm)和红光(650nm);通过调节Tm3+:Er3+的比例(0,0.5,0.8,1,2,3,5,7),由色度坐标图(CIE)可以看出当Tm3+和Er3+的比例从0增加到2时,样品的整体发光光色是向绿光方向移动;当Tm3+和Er3+的比例为1:1时,得到伪白光;Tm3+和Er3+的比例从2到7时,样品整体的发光向红光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42.
用光谱法研究头孢噻肟钠(CS)和牛血清蛋白(BSA)在模拟生命体生理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特征.结果表明CS主要以静态猝灭方式使BSA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利用同步荧光法研究了CS和BSA作用后牛血清蛋白的构象发生了变化;求得不同温度下二者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探讨了微量金属离子对实验体系结合常数的影响,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CS和BSA之间主要依靠静电力结合.根据Froe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测定了CS与BSA相互结合时的作用距离2.56nm,表明BSA与CS之间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 相似文献
43.
44.
采用紧密结合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对Na4、Na8、Na20的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这些钠原子团簇的键长涨落和径向密度分布的分析,发现在200K到250K的温度范围内有从类固相到类液相的改变 相似文献
45.
钠原子高里德伯态跃迁的模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我们提出的k系数方法[物理学报,42(1993),727],使用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下的简单解析波函数,我们系统研究了钠原子高里德伯态(n~40)间跃迁的振子强度与辐射寿命,所得振子强度及辐射寿命与可得到的其他作者的结果作了比较,表明了结合k系数校正的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方法对于研究Na原子的高里德伯态性质的有效性,并在各种节点校正下,得到了对应于各跃迁类的节点校正规则 相似文献
46.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浆代用品中钾和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火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浆代用品中钾,钠,使用镧和氯化铯,消除了电离干扰和共存元素干扰,本法简便,快速,本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7.
T. Ferrus R. George C.H.W. Barnes N. Lumpkin D.J. Paul M. Pepper 《Physica B: Condensed Matter》2007,400(1-2):218-223
Sodium impurities are diffused electrically to the oxide-semiconductor interface of a silicon MOSFET to create an impurity band. At low temperature and at low electron density, the band is split into an upper and a lower sectio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ulomb interactions. We used magneto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Hubbard bands and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the states in each band. 相似文献
48.
49.
利用红外光谱确定碱法分解粉煤灰的碳酸钠用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红外光谱研究了粉煤灰在用碳酸钠碱熔法分解前后的物相变化,发现: 碱熔前,粉煤灰的红外光谱主要显示莫来石和二氧化硅的特征吸收;碱熔后,粉煤灰(后统称熟料)的红外光谱主要表现为霞石的特征吸收。研究还对比了不同配比条件下,莫来石反应的完全程度。发现不同配比的粉煤灰熟料的红外光谱存在很大差异。在一定的碳酸钠用量范围内(粉煤灰∶碳酸钠>1.2∶1时),其对应熟料的红外光谱主要为霞石的吸收峰,并表现有莫来石吸收残留,说明此配比条件下,莫来石尚未分解完全;当粉煤灰∶碳酸钠=1.2∶1时,莫来石吸收消失,说明此配比条件下,莫来石可以分解完全,此时熟料的红外光谱中也未出现其他杂峰,证明此时熟料为霞石单一物相;当粉煤灰∶碳酸钠<1.2∶1时,熟料的红外光谱中出现了碳酸盐的特征吸收,说明碳酸钠过量,同时,硅酸根的特征吸收峰也发生分裂,说明硅酸根的振动吸收峰增加,推测可能是碳酸钠过量后,霞石与碳酸钠发生反应,使霞石吸收过量的Na2O,导致霞石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由此可以判定碱熔法分解粉煤灰的最佳配比为粉煤灰∶碳酸钠=1.2∶1。X射线分析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50.
红外光谱已经成为浮选药剂作用机理研究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矿物本身具有较强的红外吸收,传统溴化钾压片透射光谱很难检测到矿物表面吸附药剂的微弱红外信号。采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反射模式,测定了不同浓度油酸钠在胶磷矿表面的吸附形式,并观察了吸附形貌。结果表明,与透射红外光谱相比,反射红外光谱对表面有更高的灵敏度,能更好地揭示实际浮选药剂浓度下的吸附机理。碱性条件下当油酸钠浓度较低时,油酸离子与表面晶格钙离子发生化学吸附,吸收峰在1 552 cm-1,同时也存在油酸钙沉淀的物理吸附,吸收峰在1 570和1 535 cm-1;当油酸钠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胶束使得胶磷矿表面亲水,导致油酸钠溶液残留在表面,吸收峰在1 560 cm-1,掩盖了其他吸收峰;表面经水洗涤后药剂吸收峰强度大幅减弱,是由于残留的油酸钠和物理吸附的油酸钙被洗掉。另外,随着油酸钠浓度增大,药剂二维形貌由点状吸附聚集为片状吸附,覆盖面积增大,但并不是完全覆盖,这与矿物表面异质性有关。以上研究结果有利于理解磷矿石提磷或铁矿石脱磷浮选体系中捕收剂与胶磷矿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