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5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284篇
化学   1108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36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92篇
物理学   4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 studies were conducted on an in-house database of cytochrome P450 enzyme 1A2 inhibitors using the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MFA), comparative molecular similarity analysis (CoMSIA) and hologram QSAR (HQSAR) approaches. The database consisted of 36 active molecules featuring varied core structures. The model based on the naphthalene substructure alignment incorporating 19 molecules yielded the best model with a CoMFA cross validation value q2 of 0.667 and a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2 of 0.976; a CoMSIA q2 value of 0.616 and r2 value of 0.985; and a HQSAR q2 value of 0.652 and r2 value of 0.917. A second model incorporating 34 molecules aligned using the benzene substructure yielded an acceptable CoMFA model with q2 value of 0.5 and r2 value of 0.991. Depending on the core structure of the molecule under consideration, new CYP1A2 inhibitors will be designed 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these models.  相似文献   
102.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新的金属-有机超分子配合物[Ni(eoba)(phen)(H2O)2]·0.58H2O(1)和[Co(eoba)(phen)]2·H2O(2)(H2boba=4,4''-(乙烷-1,2-二氧基)-二苯甲酸,phen=菲咯啉),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配合物12是同构的,每个配合物都是六配位的,菲咯啉分子上的2个氮原子、4,4''-(乙烷-1,2-二氧基)-二苯甲酸配体上的2个氧原子和2个配位水分子与金属配位。此外,还用高斯03程序PBE0/LANL2DZ方法对配合物1进行了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配位原子与Ni原子之间存在着共价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在文[1—3]和MNDO分子轨道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一些等电子分子片X(BH_(?)、BF_3、CH_3~+、CF_3~+)的前线杂化轨道,讨论它们同配体L(H~-、CO、CN~-、NC~-、NH_3)的轨道相互作用,从而研究X+L→XL反应的进程和产物XL分子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104.
汪洋 《化学学报》2005,63(11):1023-1027
根据一氧化氮(NO)气体在二氧化钛(TiO2)表面吸附和脱附的实验结果, 揭示了气体脱附量的变化规律. 利用MOPAC 和GAUSSIAN分子轨道理论计算了在TiO2(110)表面上吸附NO分子的原子簇模型, 电荷分布以及原子簇的能级, 推断了NO在TiO2(110)表面吸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5.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芳香有机物的吸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3种吸附树脂AmberliteXAD-4、AM-1和JX101对芳香化合物苯胺、苯酚和苯甲酸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特征,利用前线轨道理论进行了合理解释。结果表明,吸附剂表面进行适当的修饰,可以改变吸附剂的LUMO或HOMO,使吸附质分子与吸附剂表面的功能基产生化学作用,从而产生额外的化学吸附量,为优化设计吸附剂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6.
3,6-二氨基-1,2,4,5-四嗪二聚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DFT-B3LYP/6-31G(d)水平下,求得3,6-二氨基-1,2,4,5-四嗪二聚体势能面上3种优化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经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求得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为-38.88kJ/mol。电荷分布与转移分析表明,二子体系间的电荷转移很少,但接触点上氮原子和氢原子电荷变化比较大。由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揭示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对优化构型进行振动分析,并基于统计热力学求得200.0~800.0 K温度范围从单体形成二聚体的热力学性质变化,发现二聚主要由强氢键所贡献,二聚过程在较低温度或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107.
取代基对N—H…O=C氢键三聚体中氢键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MP2方法研究了氢键三聚体中N-H…O=C氢键强度,探讨了氢键受体分子中不同取代基对N-H…O=C氢键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取代基对氢键三聚体中N-H…O=C氢键强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取代基为供电子基团,氢键键长r(H…O)缩短,氢键强度增强;取代基为吸电子基团,氢键键长r(H…O)伸长,氢键强度减弱.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N-H…O=C氢键强度越强,氢键中氢原子的正电荷越多,氧原子的负电荷越多,质子供体和受体分子间的电荷转移越多.供电子基团使N-H…O=C氢键中氧原子的孤对电子n(O)对N-H的反键轨道σ~*(N-H)的二阶相互作用稳定化能增加,吸电子基团使这种二阶相互作用稳定化能减小.取代基对与其相近的N-H…O=C氢键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8.
采用HF方法和DFT/B3LYP方法对一种新型的含芴三苯胺,即9-苯基芴-4-三苯胺有机化合物进行了基态结构全优化,CIS方法获得分子最低激发态结构,并采用TD-DFT方法计算分子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计算结果表明,该分子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几何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分子中心三苯胺中苯环和N原子之间的二面角上,吸收及发射光谱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吸收光谱为324.52nm,发射光谱为379.01nm,荧光寿命较长,为60.6637ns,是优良的典型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09.
在DFT-B3LYP/6-311++G**水平下求得CH3SH…HOO复合物势能面上的稳定构型. 计算结果表明, 在HOO以其O8—H7作为质子供体与CH3SH分子中的S5原子为质子受体形成的氢键复合物1和2中, O8—H7明显被“拉长”, 且其伸缩振动频率发生显著的红移, 红移值分别为330.1和320.4 cm-1; 在CH3SH分子以其S5—H6作为质子供体与HOO的端基O9原子为质子受体形成的氢键复合物3和4中, 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但S5—H6伸缩振动频率红移不大. 经MP2/6-311++G**水平计算的4种复合物含BSSE校正的相互作用能分别为-20.81, -20.10, -4.46和-4.52 kJ/mol. 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分析表明, 在CH3SH…HOO复合物1和2中, 引起H7—O8键长增加的因素包括两种电荷转移, 即孤对电子n1(S5)→σ*(H7—O8)和孤对电子n2(S5)→σ*(H7—O8), 其中后者为主要作用. 在复合物3和4中也有相似的电荷转移情况, 但轨道间的相互作用要弱一些. AIM理论分析结果表明, 4个复合物中的S5…H7间和O9…H6间都存在键鞍点, 且其Laplacian量▽2ρ(r)都是很小的正值, 说明这种相互作用介于共价键和离子键之间, 偏静电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10.
熊忠华  罗德礼  陈琦  郑秀梅 《化学学报》2006,64(22):2235-2240
在有关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U原子和CO分子的各种可能反应通道, 然后采用第一性原理对反应通道上的各物种的几何构型、谐振频率以及总能量进行了计算和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初级和次级反应的稳定产物分别为CUO和(η2-C2)UO2. 提出了最可能反应通道为U原子以C端或侧位进攻CO分子引起反应, 并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了该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