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化学   62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篇
物理学   7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通过光学显微镜比较了用密闭老化法和浸涂法制备的溶胶凝胶膜的表面状态,从实验上证实了用密闭老化法制备的溶胶凝胶膜不会破裂;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包埋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溶胶凝胶膜的内部结构.结果表明,酶固定于溶胶凝胶中后,与在溶液中一样,呈均匀分布且不易流失.此敏感膜可用于制备基于化学发光强度减弱的苯酚光化学传感器;用竞争反应的原理讨论了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2.
利用MCM-41形成过程中协同自组装的特点,在合成过程中引入Cu(NH3)42+,制备出过渡金属表面修饰的纯硅介孔分子筛Cu-MCM-41,采用XRD,ICP,ESR,N2吸附等手段确定Cu处于MCM-41的表面,取代了端羟基中氢的位置,与骨架桥氧和硅羟基中的氧配位.利用苯酚羟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Cu-MCM-41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u-MCM-41具有很高的苯酚羟化活性,与TS-1分子筛的催化效果相当,对萘酚的羟化活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143.
五元水滑石的微波晶化法合成及催化苯酚羟基化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微波晶化法合成了二元CuAl、三元CuAlNi、四元CuAlNiFe、五元CuAlNiFeCo水滑石类化合物,并将其用于催化苯酚羟基化制苯二酚,结果表明五元配合物的催化性能最好。Cu4NiCoFeAlCO3的XRD和IR表征表明其晶体结构为水滑石结构;用TEM观察了五元配合物的晶体形貌。五元水滑石催化苯酚羟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随其铜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双氧水的有效利用率随苯酚/双氧水摩尔比的升高而增大。以Cu4NiCoFeAlCO3为催化剂时,在苯酚/催化剂质量比为10、10mL水作溶剂、0.5g苯酚、苯酚/双氧水摩尔比为1:2条件下,苯酚转化率为62.96%,苯二酚的选择性达到97.63%。  相似文献   
144.
孔径均匀、可控的大孔吸附树脂的制备及筛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变传统的由非良溶剂致孔合成大孔吸附树脂的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孔径均匀且具有筛分作用的新型吸附树脂,通过改变起始共聚物的交联度,可以调控树脂的孔径.混合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分子尺寸不同的苯酚、芦丁、人参皂甙Re具有明显的筛分分离效果.在苯酚与芦丁的混合样品及苯酚与人参皂甙Re的混合样品中,小分子苯酚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44和73.09.  相似文献   
145.
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苯酚废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天成  朱慎林 《电化学》2005,11(1):101-104
电化学氧化法可有效处理挥发酚类废水,而阳极材料性能直接制约其电氧化效率.本文分别针对不锈钢、柔性石墨和SnO2 /Ti复合材料测定了其析氧过电位,并以不锈钢、柔性石墨为阳极材料,在 5~6V直流电压下,对合成苯酚废水进行了电化学氧化处理.结果表明:析氧过电位次序为SnO2 /Ti>柔性石墨 >不锈钢,处理后水的COD值接近或小于 100mg·L-1,且出水的苯酚浓度小于 0. 5mg·L-1.  相似文献   
146.
比值-导数法同时测定污水中的苯酚和苯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苯酚和苯胺在紫外区均有吸收的特点,建立了用比值-导数法同时测定苯酚和苯胺的紫外分光光度法。该法对波谱重叠严重的苯酚和苯胺类化合物能进行有效测定,省去了萃取、蒸馏、显色、酸化等预处理步骤,具有能消除背景干扰、提高灵敏度及提高速度的优点。在优化实验条件后进行苯酚和苯胺的测定,它们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24.24 mg·L-1和1.01~24.29 mg·L-1,其检测限分别为0.097和0.685 mg·L-1。对合成样进行分析时,苯酚和苯胺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60%和2.16%, 标准加入的回收率在95%~104%之间, 结果良好。对污染河水水样进行分析测定,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在91%~108%之间。  相似文献   
147.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工业废水中苯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研究了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苯酚的化学发光行为,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因素进行了试验,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苯酚的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3×10-5g.L-1,线性范围为1.0×10-4~1.0×10-1g.L,对浓度为4.0×10-4g.L的苯酚作试验,求得其相对标准偏差(n=11)值为1.6%。方法用于废水中苯酚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分光光度法测得值一致。  相似文献   
148.
测定了常规条件和超声场条件下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并研究了超声再生活性炭和均相催化剂氧化降解苯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场作用下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降低,平衡吸附量减少,被脱附下来的苯酚及时被Cu2 和Fe3 型催化剂氧化降解,吸附剂得到更彻底再生,避免了二次污染,而且再生后的活性炭均具有较高的二次吸附能力,对于处理低浓度含酚废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9.
对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进行酚羟基修饰得到修饰后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JN-2),将该树脂与大孔吸附树脂(Amberlite XAD-4)和超高交联树脂(NDA-150)在水溶液中对苯酚进行吸附-脱附性能比较,经过酚羟基修饰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JN-2)对苯酚的吸附性能有所提高,同时脱附性能明显改善,该树脂可望在含酚废水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0.
Phenol degrad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acidic aqueous solution on different crystal structures of PbO2 surfaces at room temperature. Phenol, benzoquinone and maleic acid concentrations were monitored during the electrolysis proces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β surfaces have higher performance than surfaces on phenol degradation. Then, the effect of crystallinities of pure β-PbO2 surfaces was investigated and found that higher crystallinity increas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phenol degrad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