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632篇
  国内免费   1655篇
化学   1714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28篇
综合类   46篇
数学   155篇
物理学   1470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142.
以(NH4)3VS4为起始原料, 用低温固相法合成了标题簇合物, 并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属空间群P1, 单胞参数a=1.3139(10), b=2.5113(170, c=1.1800(8)nm,α=93.04(6), β=114.86(5), γ=96.71(7)°, Z=2, μ=21.4cm^-^1, R=0.084。在簇合物中, VS4^3^-保持较严格的四面体构型, 并螯合四个Cu(I)离子连同桥Br^-离子形成具有额外面的立方烷簇骼[VS4Cu4Br]。  相似文献   
143.
MoS^2^-~4与铜表面作用可以形成几种颜色的簇合物膜。FT-IR, XPS和AES结果表明, 膜中存在Cu-S-Mo键; 簇合物膜含Cu, Mo, S, O四种元素, 分别呈+1, +6,-2, -2价, 并含少量+4和+6价硫; 膜为多分子层的双层结构 . 反应时间越长, 膜越厚;加热后膜层仍含Cu, Mo, S, O 元素, Mo向内层渗透, S则在表面富集, Cu呈+1和+2价, S呈-2, +4, +6价, Mo和O价态不变;膜层是多组分的复杂体系; 其颜色是各化合物吸附、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4.
145.
姚勤  陈志华 《中国科学A辑》1997,40(11):968-974
证明当复射影空间CPn中维数不大于3的非奇异子簇的各维线性子空间截面的算术亏格满足一定条件时,它一定包含在一个高一维的极小次子簇上或是射影正规的.  相似文献   
146.
本文报告了12A GeV α粒子与乳胶作用次级粒子多得数分布以及簇射粒子与重电离粒子之间的关联,得出随着族射粒子数的增加,重电离粒子平均多重数也随着增加.  相似文献   
147.
金属团簇物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思深 《物理》1991,20(11):650-654
即使已经有了更基本的复杂理论,科学家也经常在简单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最富有前景的研究领域.建立这些模型是为了对实验观察结果进行必要的解释.如果这些模型是正确的,那么它不仅能满意地解释各种数据,还能成功地预言新的结果.这些“正确的”模型还应和已有的基本理论相吻合,或者可从基本理论导出.原子的玻尔模型是一典型的例子.最初汤姆孙提出了“葡萄干布丁式”的原子模型,即作为负电子的“葡萄干”浸没在正电荷的球形布丁内.卢瑟福的散射实验说明它应该被核式原子模型所取代,后来的光谱数据又导致了玻尔的壳层模型,它得到了量子力学的证…  相似文献   
148.
嵌埋在多孔硅中硅团簇的拉曼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9.
孙福革  PJ.  Sarr 《化学物理学报》1997,10(4):289-294
根据在喷嘴出口附近电子枪来电离产生离子种子,在射流中形成连续,高密度的团簇离子束的设计思想,建造了连续的团簇离子束源,探索并优化了影响团簇离子束质量的因素,如电子枪的位置,滤束器的结构,滤束器与喷嘴间的距离等,初步研究了进气配对比氮氩团簇离子形成的影响,以氩气作为载体,适量的氮气,有助于Ar-N^+2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0.
利用激光溅射的方法,在射频离子阱中产生并囚禁了Cn^+(n=3,4,5)进而利用了子阱的质量选择存储和离子存储时间长等特点,在其中开展了C^+n同O2的化学反应研究,得到了反应物的速率常数和反应产物分支比,根据热化学计算,分析了反应进行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