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全文 | 587篇 |
免费 | 254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化学 | 135篇 |
晶体学 | 2篇 |
力学 | 371篇 |
综合类 | 5篇 |
数学 | 21篇 |
物理学 | 353篇 |
2025年 | 17篇 |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57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柱面爆磁准等熵加载技术可实现低密度材料的超高压力加载。为获取压缩后样品的光学特性,新提出了一种利用金属真空管道作为光传输通道的真空导光探针结构,以避免加载压力对光测路径的影响。为评估爆磁准等熵加载实验中真空导光探针光学诊断通道的闭合性质,对高密度金属真空管道在柱面内爆准等熵加载下的压缩特性和通光特性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测试。采用单级爆磁加载装置CJ-100开展了水的爆磁准等熵压缩实验,通过对比分析钽管内壁速度测量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发现对于外径3 mm、内径2 mm的真空钽管,当压力约为485 GPa时,钽管内径被压缩至1.28 mm,钽管空腔内的光信号传输以及钽管内光纤和光纤探头的传输通道一直保持畅通,钽管内径被压缩至1.28 mm之后,光信号仍然存在约50 ns。这说明采用由钽等高密度金属材料制成的真空导光管道开展柱面内爆加载下样品的光学特性测量是可行的,为爆磁准等熵加载实验中样品高压光学特性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回顾了近年来在高聚物黏结炸药(PBX)原子和分子尺度数值模拟方面取得的进展,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以下6个方面:炸药分子力场、热力学参数计算、耗散/输运性能、相图/相变动力学、动力学响应行为和热点形成机制。针对当前研究现状,介绍了各领域的代表性工作和主要研究成果。目前对PBX炸药的结构和静力学性能已有较充分的认识,但对炸药的动力学响应行为和细观起爆机制尚缺少系统的科学认识,存在一系列挑战性问题,如结构缺陷在爆轰反应后期的形态和表征,以及初始缺陷对爆轰波波形畸变的影响机制。需要将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以解决爆轰物理领域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炸药燃烧的高温高压气体产物可以进入基体裂纹中引发炸药表面热传导燃烧,形成所谓的对流燃烧。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不断上升的气体压力反过来又使炸药基体产生更多的裂纹,为对流燃烧提供更多的通道和燃烧表面积,快速生成大量产物气体导致高烈度反应现象的产生。本文中设计了一种新型强约束球形装药中心点火实验,针对一种HMX为基的PBX炸药,对高烈度反应条件下燃烧裂纹传播和反应增长过程进行了观测,实验中采用测得的反应压力和壳体速度历程对反应烈度进行了量化表征。在带窗口结构中,早期炸药中的燃烧裂纹不可见;中期燃烧裂纹扩展到药球表面时,先形成4条沿经线方向近似对称的主裂纹,随后环向贯通并扩展到整个药球表面;最后的剧烈反应造成强烈发光。上述反应演化经历低压增长阶段约为100 μs,之后伴随着壳体变形膨胀产生剧烈的反应,此时产物压力在约10 μs时间内超过1 GPa,并形成约20%相对于裸炸药爆轰的超压输出。在全钢结构中,20 mm厚的壳体膨胀速度最大可达到500 m/s,此时壳体完全破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