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2篇
  免费   2300篇
  国内免费   1555篇
化学   5608篇
晶体学   388篇
力学   1634篇
综合类   201篇
数学   3293篇
物理学   665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77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393篇
  2017年   525篇
  2016年   599篇
  2015年   456篇
  2014年   690篇
  2013年   1435篇
  2012年   865篇
  2011年   867篇
  2010年   783篇
  2009年   858篇
  2008年   811篇
  2007年   936篇
  2006年   796篇
  2005年   724篇
  2004年   669篇
  2003年   620篇
  2002年   517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467篇
  1999年   445篇
  1998年   351篇
  1997年   273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04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0篇
  197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51.
温度和电流对白光LED发光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大功率白光LED发光效率进行了研究,得出温度和电流对LED发光效率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势阱中辐射复合几率降低,从而降低了发光效率;电流的升高,使更多的非平衡载流子穿过势垒,降低了发光效率。LED工作时,过高的工作温度或者过大的工作电流都会产生明显的光衰:如果LED工作温度超过芯片的承载温度,这将会使LED的发光效率快速降低,产生明显的光衰,并且对LED造成永久性破坏;如果LED的工作电流超过芯片的饱和电流,也会使LED发光效率快速降低,产生明显的光衰。并且LED所能承载的温度与饱和电流有一定关系,散热良好的装置可以使LED工作温度相对降低些,饱和电流也可以更大,LED也就可以在相对较大的电流下工作。  相似文献   
952.
丁芃  刘发民  杨新安  李建奇 《物理学报》2011,60(3):36803-036803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玻璃衬底上沉积了TiO2薄膜,并对其进行了Co离子注入,最后在真空中500 ℃退火50 min,得到系列薄膜样品. 利用剥离-分散方法制备了薄膜的透射电镜样品,并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散射谱(EDX)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样品做了近似原位观察,研究了薄膜样品中不同Co离子注入深度的成分分布和显微结构. 结果表明,薄膜呈锐钛矿结构,Co元素主要分布在薄膜表层,Co离子的注入使TiO2薄膜的晶粒被部分破坏,并形成CoO,而5 关键词: 2薄膜')" href="#">Co注入TiO2薄膜 电镜原位观察 室温铁磁性  相似文献   
953.
在神光Ⅱ装置上的内爆实验中,通过在充氘气(D2)的靶丸中掺入氩(Ar)元素,利用晶体谱仪配条纹相机测量得到了内爆停滞阶段Ar的K壳层发射光谱随时间的变化。在实验中,观测到Ar的Heα,Heβ以及Lyα线发射,持续时间大约200ps。用Heα线与Lyα线强度比值来推断靶丸芯区电子温度。利用碰撞辐射模型,从理论上计算出Heα线与Lyα线强度比值随电子温度、数密度的变化。通过将实验上观测到的Heα线与Lyα线强度比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获得了芯区电子温度随时间的演化。并计算比较了不同电子密度条件下推断出来的电子温度的差异,证明诊断电子温度的方法对电子数密度的变化不敏感。利用逃逸因子修正了自吸收效应,从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在目前的实验中Heα线和Lyα线是光学薄的。  相似文献   
954.
王珏  张法勇 《计算数学》2007,29(2):177-188
本文考虑了一类带有多项式非线性项的高维反应扩散方程.建立了一个全离散的有限差分格式,并证明了差分解的存在唯一性.分析了由差分格式生成的离散系统的动力性质,在对差分解先验估计的基础上得到了离散动力系统的整体吸引子的存在性.最后证明了差分格式的长时间稳定性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955.
梁宗旗  许传炬 《计算数学》2007,29(3):305-318
本文考察了一类非线性Kundu方程的周期初值问题,提出了一种弱守恒的差分格式,对其差分解作了先验估计,证明了格式的收敛性与稳定性,最后,通过数值计算检验了格式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956.
一类非线性发展方程的特征中心差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双冰  张志跃 《计算物理》2007,24(6):637-646
给出一类非线性发展方程的特征中心差分法,分别得到非规则网格上的位移u、速度ut及其对空间变量x的一阶导数项的差分解和误差估计.所讨论方法的计算量与基于线性插值的特征差分法相当,其近似解与基于二次插值的特征差分法的近似解具有相同阶的误差估计,u,ut对空间变量x的一阶导数近似均具有超收敛误差估计.数值试验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7.
 为研究强冲击状态下混入少量空气的甲烷气体的冲击状态参数,利用二级轻气炮加载技术,使加速到5 km/s的钨合金飞片撞击封装有常态下空气混入量依次为零(纯甲烷气体)、1%、5%、10%的甲烷-空气混合气体铝靶。采用六通道瞬态光学高温计记录冲击压缩气体的光辐射历程曲线,得到了相同初始条件下4种不同比例混合气体的冲击状态参数。结果表明,在强冲击压缩下,混合气体的冲击温度随着空气混入比例的增大而增高,冲击波后混合气体存在非平衡辐射过程。采用Saha电离平衡方程,对空气混入量为10%的混合气体的电离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常态下空气含量Cair≤10%的甲烷 空气混合气体具有电探针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958.
刘时雄  刘劲松  蔡欣  樊婷  张光勇 《中国物理 B》2008,17(10):3771-3778
In a biased dissipative photovoltaic-photorefractive system,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emperature effect on the evolution and the self-deflection of the dissipative holographic screening-photovoltaic (DHSP) soliton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evolution and the self-deflection of the bright and dark DHSP solitons are influenced by the system temperature. At a given temperature, for a stable DHSP soliton originally formed in the dissipative system, it attempts to evolve into another DHSP soliton when the temperature change is appropriately small, whereas it will become unstable or break down if the temperature departure is large enough. Moreover, the self-deflection degree of the solitary beam centre increases as temperature rises in some range, while it is decided by the system parameters and is slight under small-signal condition. The system temperature can be adjusted to change the formation and the self-deflection of the solitary beam in order to gain certain optical ends. In a word, the system temperature plays a role for the DHSP solitons in the dissipative system.  相似文献   
959.
李湘祁  张懿 《发光学报》2014,35(6):643-648
以MCM-41为硅源,在800~1 100℃下合成了Ba1.2Ca0.64SiO4:0.10Eu,0.06Mn荧光粉,研究了煅烧温度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Eu2+的蓝绿光发射带的强度与宽度随煅烧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1 000℃时强度达到最大。最大发射峰位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红移,由800℃和900℃时的450 nm移至1 000℃和1 100℃时的480 nm。Mn2+的红光发射起源于Eu2+发射光的激发,其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Mn2+发生能量传递作用的Eu2+主要位于10配位的M(1)格位。  相似文献   
960.
本文采用发射光谱法诊断了大气压下Ar气、SiCl4及H2气混合气体(Ar/SiCl4/H2)射频放电等离子体射流特性.利用Si原子谱线强度计算了电子激发温度并以此估算了Si原子数密度,研究了射频功率及气体流量对电子激发温度和Si原子数密度以及SiCl4解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