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6篇
  免费   602篇
  国内免费   3489篇
化学   10289篇
晶体学   43篇
力学   32篇
综合类   86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44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626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524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397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249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93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铜离子交换改性的沸石催化剂上甲烷的非氧芳构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已有研究表明,MoO3/HZSM5是甲烷非氧芳构化的优良催化剂,在973K下甲烷转化率达6%~8%,苯选择性高于80%,这为非氧气氛下甲烷的芳构化反应展示了非常诱人的前景[1~12].但是,该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尚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已有使用Pt,...  相似文献   
112.
张全信  刘希尧  雷鸣  徐仑 《催化学报》2002,23(3):250-252
 用XRD,XPS,SEM和H2-TPR等手段研究了铜基负载型催化剂的结\r\n构和物性及其对混合碳四加氢脱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负载铜催\r\n化剂中加入一定量的Co可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炔活性,而Co含量较少时\r\n加入少量的Ce也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Cu和Co之间存在着相互\r\n协同作用,使得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偏析,CuO在催化剂表面呈非晶\r\n相分散状态,催化剂颗粒粒径变小,催化剂更容易被还原,从而改善了\r\n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3.
研究了聚(苯乙烯-丙烯酰胺)(PSAC)载体-氯化钕(NdCl3)络合物对异戊二烯(Ip)聚合的催化行为.PSAC·NdCl3络合物保留了小分子稀土催化剂对双烯烃聚合的催化规律和高度的定向效应.络合物的催化活性随着Nd/Ip和Al/Nd比的增加而增加,所得聚异戊二烯的特性粘数[η]却随之下降.聚异戊二烯的顺式-1,4结构含量达95%.此外,PSAC·NdCl3络合物的活性受PSAC和PSAC·NdCl3的组成与结构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络合物的活性随着PSAC中功能团含量的增加而下降.PSAC中单体链节交替分布的程度越低,络合物的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114.
The Cu-Mo/ZSM-5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Cu/Mo ratios were prepared by wet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u-Mo/ZSM-5 is a very effective catalyst for NOx catalytic reduction with ammonia, especially when Cu/Mo molar ratio is about 1.5. It not only exhibited the extremely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but also showed good stability for 02. The bulk phase structure of Cu-Mo/ZSM-5 catalysts was determined by XRD technique,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is a maximum dispersion for Cu species when Cu/Mo molar ratio is 1.5, and an interaction between Cu and Mo along with HZSM-5 may be present in Cu-Mo/ZSM-5, which may possibly result in a special structure favorable for th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over Cu-Mo/ZSM-5 catalyst.  相似文献   
115.
采用CO加氢反应、CO-TPD、CO/H_2-TPSR及C_2H_4/H_2-TPSR等手段,研究合成气制低碳烯烃反应K-Fe-MnO/MgO催化剂中MnO的助剂作用。结果表明MnO能大幅度提高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尤其是乙烯的选择性;MnO能抑制催化剂表面的乙烯加氢,因而有利于提高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及烯/烷的比值。  相似文献   
116.
Preparation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superfine Ni/BaTiO3 catalys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perfine Ni/BaTiO3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used successfully for CO2 reforming CH4 to syngas. The effects of preparation method and the temperatures of calcination, reduction and reaction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Ni/BaTiO3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17.
周敏  林国栋  张鸿斌 《催化学报》2007,28(3):210-216
以多壁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Pt催化剂Pt/CNTs并将其用于催化甲苯加氢脱芳(HDA)反应.结果表明,在1.0%Pt/CNTs催化剂上,在0.4MPa,373K,PhCH3/H2摩尔比=6/94和GHSV=120L/(h.g)的反应条件下,甲苯转化率可达100%,比反应速率为0.0523mmol/(s.m2),分别是γ-Al2O3和AC负载各自最佳Pt负载量催化剂1.4%Pt/γ-Al2O3和2.4%Pt/AC上相应值的1.17和1.18倍.甲苯加氢产物全部为甲基环己烷,其他可能的加氢产物均在气相色谱检测限以下.催化剂的表征研究揭示,用CNTs代替γ-Al2O3或AC作为载体并不会引起所负载Pt催化剂上甲苯HDA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发生明显变化.与γ-Al2O3或AC负载的相应催化剂相比,一方面,CNTs负载的Pt催化剂易于在较低温度下还原活化,并且其工作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Pt物种(Pt0)所占表面Pt摩尔分率有所提高;另一方面,CNTs负载的Pt催化剂对H2具有较高的吸附/活化和储存能力.这些促进效应对催化剂HDA活性的提高都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8.
裴文  沈忱  莫峻  许孝良 《有机化学》2007,27(5):653-655
利用Heck反应, 在离子液体、金属钯或镍、碱和膦配体反应体系中, 由卤代萘与烯丙醇反应, 制得了高收率和高选择性的2-取代萘烯丙醇化合物. 该方法原料便宜易得、操作简单、反应体系可循环使用. 并讨论了醋酸镍替代醋酸钯、不同膦配体、溶剂及碱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9.
褚衍来  李树本 《分子催化》1996,10(5):328-332
使用TPR和H2-TPD技术对镍铝系催化剂的还原和氢脱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其催化性能相关联。结果发现,镍铝系催化剂的氢脱附能力与其催化性能之间有一定联系,脱附氢能力越强,催化剂的甲烷部分氧化反应性能就越好,但催化性能与还原性能无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20.
用乙烯为原料在双功能催化剂体系的作用下通过二聚和共聚合反应,直接合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所用二聚反应催化剂为钛酸正丁酯(Ti(OBu)_4),共聚催化剂为TiCl_4/MgCl_2(ZM-1催化剂).研究了二聚反应动力学行为及影响双功能催化剂体系动力学过程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利用这两种催化剂组成双功能催化剂体系能够很方便地制得密度范围在0.90-0.93,Et/1000C在10-40的LLD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