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330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化学   83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19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7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The enlargement of the emitting aperture is usually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of increasing vertical- 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 (VCSEL) optical output power. However, in a VCSEL with a larger aperture, the inhomogeneity in the injected current often causes inhomogeneous or even no emiss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and to increase VCSEL output power, as well as to improve its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we develop a new type of injected VCSEL with a larger aperture and a reticular electrode, where the conventional circular injection electrode of the P side is turned into a reticular one, and the heat sink is on the N side. The tests of the new VCSEL show an improvement in homogeneity in not only the injected current but also the emission intensity. The optical output power is also considerably increased, and the device optoelectronic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相似文献   
63.
64.
65.
66.
我们研制了CEBQ程序和ENVLOP程序,模拟稳态相对论电子束在二极管区的产生和加速,以及电子束在阳极通道内的传输过程。CEBQ程序模拟二极管区电子轨道,当阳极电压为1.5MV时,阴极总发射电流为17.9kA,进入阳极通道内的传输电流为4.3kA,阳极入口处D=4cm的束发射度为24.9cm.mrad。ENVLOP程序使用线性近似下的包络方程,描述电子束包络在螺旋管引导磁场作用下的变化,讨论了外加引导磁场对包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合适引导磁场作用下,束包络起伏较小,进入阳极通道的束流(4.3kA)能全部通过。  相似文献   
67.
张铁军 《光学学报》1990,10(3):28-233
本文用拉姆(Lamb)的半经典理论分析了在小信号情况下均匀加宽注入锁定环形激光器的单模运转问题.  相似文献   
68.
介绍了HLS(合肥光源)储存环注入系统建造与调试情况. 重点讨论了各种公差、公差判断及抑制措施, 经过改进与及仔细调整, 得到了平均累积速率2—6mA/s的日常运行水平, 最高累积流强400mA, 该系统已经稳定使用近两年, 在光源的运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9.
70.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42(8):2090-2096
针对超声速气膜冷却中常有激波入射破坏冷却效果的现象,本文在冷却流质量流量一定的条件下研究了5种不同入口高度组合的冷却流分段注入结构,并与冷却流单个注入的情况对比,分析了激波入射情况下冷却流分段注入对超声速气膜冷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激波入射时,对于分段注入只有部分冷却流经历了激波的局部强化掺混作用,因此分段注入与单个注入相比可以提升气膜冷却效果。通过平均气膜冷却效率、最低气膜冷却效率、气膜覆盖率等冷却性能参数的比较,在本文研究的5种冷却流分段注入结构中,结构2的气膜冷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