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化学   263篇
晶体学   59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36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114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曾祥忠 《应用光学》2006,27(6):602-606
图像采集是机器视觉系统的基础,因为获取相应质量的图像,是对图像进行处理与分析的前提.该文是<机器视觉机器应用>系列讲座中第二部分,重点讨论了采像4个环节的内容、核心、以及对采集到的图像质量的影响.并分别讨论了光源、光学系统(镜头)、CCD摄像机、图像采集卡以及特殊或最新的图像采集技术与产品.  相似文献   
12.
李昕  唐泽波  陈宏芳  李澄  邵明 《中国物理 C》2006,30(10):1001-1005
为了对BESⅢ端盖飞行时间探测器(ETOF)的测试结果给出合理的解释, 采用Monte Carlo模拟软件包Geant4, 对该探测器测量高能带电粒子的性能进行模拟研究. 详细探讨了当粒子击中ETOF模块不同位置时, 其闪烁体荧光传输特性与探测器模块输出信号之间的关联, 以及PMT输出信号甄别阈值的选取对闪烁探测器本征时间分辨的影响, 并寻找可能的改善时间分辨的方法. 为进一步提高ETOF的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掺Perylene的PVK薄膜荧光谱及发光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高荧光效率的有机染料芘(perylene)掺杂聚乙烯咔唑(PVK),其荧光光谱与芘的发射光谱基本一致,而且亮度比纯芘发光提高十多倍,说明发光主要来自芘分子,并在PVK和perylene之间存在十分有效的能量传递或电荷转移过程,荧光谱强度随掺杂浓度的变化关系说明存在一个最佳的掺杂浓度比.分析PVK和perylene之间可能发生的能量转移过程,认为从PVK到perylene这种能量转移与实验不符;分析PVK和perylene薄膜的光致发光过程,认为从(PVK+)→(perylene+)和从(PVK-)→(p  相似文献   
14.
电子束装置运行稳定性的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验证电子束装置的稳定性,分别对电流波形、电压波形进行了多次测量,对二极管放电时注入腔中电子均匀性进行了探测,最后改变二极管真空度测量了泵浦氩的荧光 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从湖北蟹甲草根茎中分得一个新的生物碱,选择性远程DEPT~(13)C NMR新技术用于识别NMR信号归属和连接被季碳及杂原子分割的质子自旋系统,确定其结构为新阔叶千里光碱的氮氧化物,如(1)所示。  相似文献   
16.
17.
用时间分辨荧光技术研究二氢苊、荧蒽与β-环糊精的络合过程以及乙醇分子对络合过程的影响, 观察到它们在环糊精水溶液中有长寿命组份存在. 证明这些分子与环糊精分子发生了络合作用, 并根据荧光衰减曲线的指前因子计算出了它们的络合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18.
敬钊毒素-I(JZTX-I)是一种能够抑制心肌钠通道失活的新型蜘蛛神经毒素,该文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与色氨酸荧光测定技术研究了JZTX-I的磷脂膜结合活性。脂质体共沉淀实验表明,JZTX-I具有不依赖于带负电荷磷脂组成的生物膜结合活性。当加入由酸性或中性磷脂构成的脂质体后,JZTX-I能够分别产生6.4和4.7nm的蓝移以及7.4和8.0nm的红移激发漂移,显示JZTX-I能够插入磷脂膜,同时该分子疏水表面的色氨酸残基处于一个运动受限的界面区域。荧光淬灭实验进一步证实,与脂质体结合能够减少该毒素分子表面色氨酸残基的溶剂暴露。该研究结果为阐明JZTX-I的离子通道门控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甾醇边链的化学修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广甸  温宏艳 《有机化学》1992,12(3):233-240
本文对近年来甾醇边链结构改造的新方法和新动向--Barton 的Gif系统氧化反应及Breslow的远程功能化反应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