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582篇
  国内免费   710篇
化学   324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114篇
综合类   66篇
数学   153篇
物理学   148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刘勇波  菅永军 《物理学报》2016,65(8):84704-084704
柔性纳米通道是在刚性纳米通道壁面处添加一层带某种电荷的聚电解质层或固定电荷层的纳米通道. 本文在低Zeta势近似下, 通过解析求解电势满足的线性化Poisson-Boltzmann方程和速度满足的Cauchy动量方程, 给出了圆柱形柔性纳米通道中电解质溶液的流向势和电动能量转换效率的解析解. 在表面Zeta势取值相同, 且管径相同(聚电解质层厚度远小于管径前提下)的情形下, 将圆柱形柔性纳米通道和刚性纳米通道中电解质溶液的流向势和电动转换效率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柔性纳米通道中的流向势和转换效率明显高于刚性通道中的流向势和转换效率. 在本文选取的参数范围内, 柔性纳米通道中的电动转换效率比刚性纳米通道中的转换效率提高1.5-3倍.  相似文献   
962.
Nernst方程是可逆电池热力学的基础,是电化学中最重要公式的之一。然而,目前物理化学教材中关于Nernst方程的内容较为简单,仅强调其适用于可逆状态,而未对使用条件作深入讨论,学生在使用时易产生错误。本文从Nernst方程的提出与发展、推导方法、使用条件、应用及其背后的科学遗产等方面展开讨论。本论文可为相关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63.
利用同步辐射光源和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 在超声冷却条件下对二乙基锌(ZnC4H10)进行真空紫外(VUV, 能量范围为8-22 eV)光电离光解离研究. 实验获得ZnC4H10的光电离质谱图; 通过测量各碎片离子的光电离效率(PIE)曲线, 获得ZnC4H10的电离势(IP=8.20±0.05 eV)及其碎片离子(ZnC2H5+、ZnH+、Zn+、C2H5+、C2H3+等)的出现势. 根据实验结果, 并结合相关文献所给的热力学数据, 推导出这些主要碎片离子的生成焓, 并分析它们可能的解离通道和主要离子的分支比. 结果表明, 其主要解离通道是母体离子发生Zn—C 键的断裂形成ZnC2H5+和C2H5+离子, ZnC2H5+离子再进一步解离形成Zn+离子, 并且含锌碎片离子的丰度占75%以上.  相似文献   
964.
The bifurcation phenomenon of the operator equation λ(f1'(x)+f2'(x))=g1'(x)+g2'(x)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Suppose f2'≡0, f1 and g1 are a-homogeneous, and some other suitable conditions hold, Fučík et al. obtained that each normalized LS-eigenvalue of λf1'(x)=g1'(x) is a bifurcation point of the operator equation abov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homogeneous case of f1+f2. We establish the same results as theirs when f1, f2, g1 and g2 satisfy some suitable conditions. A Lyusternik-Shnirel'man theorem is obtained as a preliminary result. An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our abstract theorems, the bifurcation phenomenon from arbitrary LS-eigenvalues is studied for a nonlocal elliptic problem. © 2022,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ll right reserved.  相似文献   
965.
Sha等在静态池实验中观察到了转动能量转移中的碰撞量子干涉,并且计算了决定跃迁散射截面的积分干涉角(J.Chem.Phys.,1995,102:2772).由于积分干涉角是微分干涉角的平均效应,为了得到更精确的信息,进行了分子束实验.作者文运用含时微扰的一级波恩近似理论,提出了衡量干涉程度的1П态双原子分子中关于Λ量子干涉的微分干涉角.利用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计算了其干涉角.得到分子束实验中微分干涉角随实验参数,包括实验温度、碰撞伴、作用距离和转动量子数变化的关系.并且讨论了影响干涉角的各种参数.此理论模型对理解和进行分子束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66.
迄今为止,化学振荡的研究主要限于描述物质浓度的振荡,有关热力学量的振荡报导极少.这可能是由于振荡机理(或模型)中的热力学量无法确定的缘故.我们采用将标准化学亲合势作为可调参数的方法,并依据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中热力学量与物质的浓度关系,使得热力学量振荡的研究变为现实.本文用计算机数值计算,得出了开放系Brusseltor各元反应的反应速率、化学亲合势及体系熵产生随时间的变化行为,展示了它们的振荡特征。  相似文献   
967.
多极矩展开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由静态电磁场多极矩展开得到的电多极子和磁多极子是基础而重要的物理模型.多极矩展开表示方法、多极子模型与多极子以及电磁场相互作用是多极矩分析教学的核心内容.本文从上述三个方面展开探讨:给出静态电场和静态磁场的内部和外部多极展开;讨论多极矩展开的不同表示的关系;强调多极子是基于远源处电磁势对源进行的等效点源替代;最后,从受力与力矩方面考察电多极子和磁多极子与外电磁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68.
该文主要讨论带调和势项的非线性Schrödinger方程的 L2 集中现象; 同时也对破裂点的分布进行了估计, 并且给出了整体适定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969.
用B3LYP/Lan1 2dz方法优化了La2 Cn(n =- 1 ,0 ,+1 )分子的结构 ,计算了La2 C的电子亲和势和离化能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0.
Based on molecular mechanics and the embedded-atom potential, the torsional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metallic copper nanosprings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torsion coefficient of the nanospring is obtained by fitting the curve of potential energy versus torsion angle according to a parabolic law. It is found that the geometry of nanospring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torsion coeffici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wire radius and the helix radius, the torsion coefficient of the nanospring increases. However, i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helix pitch and turns.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classic spring theory is invalid to torsional nanosprings. The calculated torsion coefficient is higher than the predication from the classic spring theory and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rresponding solid rod. In addition, the continuum mechanics is shown to be inapplicable to describe the torsional behavior of nanosprings. These findings might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usability and functionality of nanosprings in nanode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