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3篇
  免费   722篇
  国内免费   576篇
化学   3406篇
晶体学   39篇
力学   141篇
综合类   72篇
数学   2566篇
物理学   8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548篇
  2012年   389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437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中国将同时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与碳排放权交易,并以售电商为配额制的考核主体。本文建立两级供应链模型分析两者相互作用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碳排放权交易将导致火电价格上涨与可再生能源电力价格下降,有利于实现两者在同一价格水平竞争。然而,碳排放权交易亦将造成零售电价上涨,电力需求减少,且变化幅度与碳排放权价格和减排成本成正比。若配额比例与售电商差异性提高,在不影响环境成本内化于火电批发价格的同时,可降低售电商的转嫁成本。从而减小了可再生能源电力价格降幅与零售电价涨幅,并平抑碳排放权价格与减排成本上涨造成的电价与需求波动。  相似文献   
112.
郭捷  谷利月 《运筹与管理》2022,31(3):112-118
农业供应链金融为涉农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上市涉农上市企业2016~2018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探讨了农业供应链金融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涉农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对缓解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涉农企业普遍面临融资约束问题,而农业供应链金融显著缓解了涉农企业的融资约束,且对参与精准扶贫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更为显著。本文揭示了:农业供应链金融能有效缓解涉农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再次证明了农业供应链金融缓解涉农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拓展了供应链金融研究的领域,同时对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响应新时期涉农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要求,形成政府、企业等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多元化减贫治理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相应借鉴。  相似文献   
113.
研究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的闭环供应链回收、碳减排与专利授权决策问题。分别构建制造商回收再制造、零售商回收再制造支付固定专利费、零售商回收再制造支付单位专利费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分析低碳消费者比例、普通消费者对再制品的接受程度及碳权交易价格,对企业回收、碳减排及定价决策的影响,并比较了三种模式下企业及供应链的利润。研究表明:随着市场中低碳消费者比例及普通消费者对再制品接受程度的提高,总会使得回收率及碳减排率增加;碳权交易价格的提高,也会促使制造商提高碳减排率;对制造商来说,其利润在零售商回收再制造且支付固定专利费用下实现最优。从自身利润最优的角度出发,作为领导者的制造商将总是选择零售商回收再制造且支付固定专利费用模式。  相似文献   
114.
为解决供应链系统中信息时滞和不对称问题,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创新发展,本文运用控制理论构建由分销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控制模型,引入区块链技术影响下的信息校正因子,推导系统的传递函数,通过MATLAB仿真不同需求信号下的订单可变性和库存波动。仿真结果表明:(1)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库存系统的精准性和稳定性;(2)高库存可变性伴随着高订单可变性;(3)指数平滑系数和区块链技术影响下的信息校正因子有效抑制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4)信息延迟时间越长,区块链技术影响下的信息校正因子对控制系统的抑制作用越显著。本研究量化了区块链技术对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影响,提高了供应链系统的精准性和稳定性,丰富了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5.
近年来传统电商正加速从经销商转变为连接消费者与供应商的在线市场中间商, 电商平台与供应商形成三种渠道结构:经销商模式、混合模式和在线市场模式。本文通过构建Stackelberg博弈模型讨论产品质量与价格双重竞争情境下电商平台与供应商销售合作模式最新选择问题。研究表明,当价格竞争强度适中而佣金比例较大时,混合模式是电商平台最优选择,此时产品质量差异最大;当价格竞争强度较小而佣金比例较大时,在线市场模式则是最优选择;在其他条件下,经销商模式是其最优选择。本文结论对电商平台与供应商合作模式选择、产品质量与定价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6.
为了研究联合勤务保障体系在作战行动中的作用,并为体系作战建立网络化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种包含联合勤务网络的四层复杂作战网络,建立了相应的网络化模型。首先,对联合勤务保障体系进行了网络化的定义与描述,得到了认知域、信息域、物理域、联合勤务网络内每个节点的状态属性值;然后,建立了不同网络之间的涌现性模型,提出了作战链与勤务保障链的概念,通过定义涌现满足度曲线,得到了每个节点的网络涌现程度值;最后,针对同层网络和不同层网络分别提出了对应的网络体系同步能力提高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网络化模型与提高同步能力的方法合理有效,对于体系作战的量化研究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7.
以一个损失厌恶销售商与一个损失中性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背景,利用期望损失厌恶理论对销售商在期权契约下的最优采购策略进行了研究,并证明了期望损失厌恶理论能有效克服传统基于前景理论的研究中因参考点外生且固定假设带来的弊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供销双方在期权契约下实现协调共赢的条件,分析了销售商损失厌恶程度,期权契约价格等参数对供应链协调共赢机制的影响。结果显示:销售商的损失厌恶偏好并不会改变权利金分配整体供应链利润的作用,但会增强销售商分享收益的能力,改变供销双方利润或效用水平对权利金,产品销售价格和生产成本的敏感程度,且较高的损失厌恶偏好还会阻碍供销双方协调共赢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18.
本文在考虑政府奖惩机制下,研究零售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中成员的动态均衡策略,其中制造商负责回收再制造,回收率随时间动态变化。分别构建了三种模式下的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政府不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实施奖惩机制、政府只对制造商实施奖惩机制以及政府同时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实施奖惩机制。运用贝尔曼连续型动态规划理论,求解了三种模式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决策均衡结果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消费者剩余价值和成员利润的视角证明了政府实施奖惩机制的有效性。最后通过算例对成员均衡策略进行了稳态分析和非稳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奖惩机制能够正确引导闭环供应链成员做出最优决策,有利于减缓分散决策所带来的双重边际效应,提高消费者剩余价值。零售商分担回收责任会削减政府对制造商回收的激励作用,降低闭环供应链整体利润。相比之下,政府只对制造商实施奖惩机制是最优模式选择,可以同时提高经济和环保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19.
肖敏  张耀 《运筹与管理》2022,31(7):146-151
构建了一个由制造商、回收商和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Stackelberg博弈对产能约束下制造商的合作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制造商始终有与回收商或零售商合作的经济动机,且当产能较小时,更倾向于与零售商合作;反之,则更倾向与回收商进行合作。此外,相对于无合作模式,不同合作策略对于回收率、供应链整体利润、新产品与再制品总体环境影响程度以及消费者剩余的影响会随着制造商产能大小的变化发生改变,而不同合作策略对于总体环境影响程度的影响与制造商的再制造水平也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20.
We show rigorously that the ground state of a quantum chain with competing ferromagnetic nearest and antiferromagnetic next nearest interactions undergoes a transition from ferromagnetic to helical type, in the isotropic case, for a certain value of the relevant ratio of coupling constants. Boundaries of the phase diagram are also determined in the anisotropic case. The stability of a special quantum state (corresponding to a classical modulated phase of =/3) is analyzed by an extension of Holstein-Primakoff arguments, along a line of constant ratio of couplings, showing in particular a sequence of (instability) gaps. Finally, a natural adaptation of a variational wave function due to Huse and Elser is used to study several portions of the phase diagram, with very good agreement with previous theoret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