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8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803篇
化学   1696篇
晶体学   40篇
力学   416篇
综合类   47篇
数学   32篇
物理学   146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Z91镁合金表面稀土转化膜的制备及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采用在镁合金表面形成无毒、无污染的稀土铈转化膜的方法解决AZ91镁合金表面的腐蚀问题。确定了最佳成膜工艺参数,讨论了处理液的浓度、成膜温度和成膜时间等因素对转化膜耐蚀性的影响。利用湿热实验、阳极极化曲线的测定等实验方法评价了转化膜对镁合金表面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在潮湿温热条件下稀土铈转化膜试样仍能保持膜层的完整性并具有较高的覆盖度,腐蚀现象不明显。腐蚀电势升高,出现钝化现象,腐蚀电流密度下降,稀土铈转化膜可以提高AZ91镁合金的耐蚀性能。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膜的微观形貌,稀土铈转化膜是由基膜和附着的细小颗粒组成,最佳工艺形成的铈转化膜无破碎现象,对AZ91镁合金表面的腐蚀过程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改进了合成5-氨基-5,6,7,8-四氢-2(1H)喹啉酮(5)的方法。以环己二酮为原料,通过亚胺化,Michael反应-环化反应,成肟反应和碱性条件下镍铝合金催化还原共四步反应合成了5,总收率19.6%,其结构经1HNMR,I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993.
镁铜合金储氢材料的制备及对高氯酸铵热分解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磊力  李凤生  支春雷  宋洪昌  杨毅 《化学学报》2008,66(12):1424-1428
采用置换-扩散法制备了镁铜合金储氢材料(Mg2Cu-H), 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Mg2Cu经过氢化得到的镁铜合金储氢材料不是单一晶相, 而是MgCu2和MgH2的混合物. 用热分析法(DSC)研究了镁铜合金储氢材料对固体火箭推进剂常用氧化剂——高氯酸铵(AP)热分解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镁铜合金储氢材料可以显著促进AP的热分解过程, 加快热分解速率, 降低高温热分解温度, 使DSC表观分解热明显增大. Mg2Cu-H对AP热分解过程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Mg2Cu. 随着加入量增加, 镁铜合金储氢材料对AP热分解的催化促进作用增强. 探讨了镁铜合金储氢材料促进AP热分解过程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94.
使用浸渍负载-还原法及化学镀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的CoB催化剂,研究了这些催化剂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反应的性能。在温度为20℃,反应液为1%NaBH4+5%NaOH的条件下,浸渍负载-还原法制备的CoB/C催化剂的产氢活性为2 022mL.min-1.g-1(Co),而化学镀法制备的CoB/C催化剂的产氢活性可达2 503 mL.min-1.g-1(Co),相同条件下非负载的CoB催化剂的产氢活性仅为1 351 mL.min-1.g-1(Co)。化学镀法制备的CoB/C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其活性仍能保持初始活性的70%,而浸渍负载的CoB/C催化剂及非负载的CoB催化剂的活性分别降至初始活性的30%和10%,化学镀法制备的CoB/C催化剂显示出更好的催化性能。此外该催化剂在空气中放置30 d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下降,这为其存储和使用带来了便利。进一步的物理化学表征表明,非负载的CoB极易团聚,形成的二次粒子粒径在400~800 nm,而活性炭负载的CoB催化剂团聚现象则大大减弱,CoB的分散性明显好于非负载催化剂。载体的存在可进一步阻止CoB活性组分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发生团聚而避免活性下降。化学镀法制备的催化剂中,载体与CoB之间有更强的相互作用而使得后者结合紧密,分散良好,不易流失,催化剂整体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5.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铂元素。通过实验探讨了镍基高温合金中基体元素镍,主量元素如铬、钴、铝、钼、镍、钽等对铂元素测量的干扰情况,确定了适合的分析谱线。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6.55%(n=6),加标回收率为94%~105%。该法可用于镍基高温合金中铂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6.
铝合金稀土转化膜成膜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均涛  吴建华  陈光章 《电化学》2003,9(3):350-356
应用正交实验设计 ,开发并研究了LY1 2铝合金 4价铈盐转化膜的成膜工艺及其膜层的耐蚀性能 .实验表明 :经稀土转化处理的铝合金其点蚀电位升高 ,自然腐蚀电位有所降低 ,从而降低了点蚀敏感性 ;试样极化阻力提高 70倍以上 ,耐蚀性能大大提高 ,与铬酸盐相当 ;另外 ,还结合电化学测试和表面分析 ,初步探讨了铝合金稀土转化膜的耐蚀机理  相似文献   
997.
利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Fe0.5-xCoxCu0.5(x=0,0.1,0.2,0.3,0.4,0.5)系列合金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和DSC方法对不同组分的样品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将XRD的分析结果与DSC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从γ相转变温度的角度对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球磨60h后可以得到以Cu为基的fcc的均相结构,合金粉末的晶粒尺寸、均方根内应力和均缺陷密度与组分的关系不大,晶格常数与组分的关系很大,Co0.5Cu0.5样品的晶格常数比纯Cu的小.合金样品的组分和微观结构对γ相的转变温度和放热焓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8.
空心微珠表面化学镀Ni-Co-P合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无机非金属粉煤灰空心微珠为芯材, 利用化学镀工艺对其表面进行金属化改性, 可以得到表面完整包覆的导电粉体, 该粉体具有中空, 质轻, 粒度细, 高强度, 耐高温, 导电性能好等多种优异性能, 可部分代替金属和铁氧体微粉作为电磁波吸收剂. 采用SnCl2和PdCl2进行敏化-活化处理后, 在空心微珠表面化学包覆Ni-Co-P合金层, 利用XRD、EDS、SEM和镶嵌金相等方法对样品进行形貌观察和分析表征, 结果表明, 使用PdCl2作活化剂可以得到优质均匀的Ni-Co-P合金镀层, 镀层光亮, 均匀, 包覆完整. 化学镀后镀层呈非晶态, 450 ℃氢气气氛下热处理后出现结晶相Ni3P和六方晶系的α-Co单质.  相似文献   
999.
螺旋纳米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氢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了纳米铜-镍合金作为催化剂,通过乙炔的催化热解制备了对称生长的螺旋纳米碳纤维.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红外(IR)对其进行表征,发现在单个纳米铜-镍合金粒子上对称生长出两根螺旋纳米碳纤维,它们的旋向相反,但是具有相同的螺旋直径、螺旋长度和碳纤维直径,而且纳米铜-镍合金粒子也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此外,这两根对称生长的螺旋纳米碳纤维之间的夹角也不同,分别为60°,90°,110°和160°.IR结果表明,螺旋纳米碳纤维分子结构中既含有不饱和的CC双键,又含有饱和的-CH2-和-CH3-基团.然而,利用氢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的纳米铜和纳米镍作为催化剂,催化热解乙炔,得到的产物均是直线型碳纤维.  相似文献   
1000.
曹新华  詹瑛瑛  郑瑛 《合成化学》2005,13(4):349-352,360
用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了Ni-Fe-B/MCM-41负载型非品态合金催化材料。通过XRD,FT-IR,TPR,SEM,TG及BET研究了非晶态合金对介孔分子筛载体结构的影响及非晶态合金负载后性质和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非晶态合金没有破坏介孔分子筛的结构,Ni-Fe-B/MCM-41的热稳定性和氧化能力与Ni-Fe-B相比,均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