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56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68篇
物理学   20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Bartlett分解与多元正态总体均值的广义推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永辉  王松桂 《数学学报》2010,53(2):329-340
对多个正态总体均值的统计推断是一个古老而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本文利用样本协方差矩阵的Bartlett分解和广义p-值的概念给出一些关于均值的精确检验.模拟显示这些检验比已有的检验有更高的功效.同时,还根据协方差矩阵的Bartlett分解和样本均值向量,得到一个分布和未知参数无关的统计量,用它可以对多个正态总体共同均值做精确检验.模拟显示,这些检验犯第一错误的概率小于显著性水平,而且有更高的检验功效.  相似文献   
62.
密度泛函活性理论(DFRT)运用简单的密度泛函探讨和定量化分子的反应活性,是近来发展起来的一个关于分子活性理论的新方法。在新近的文献中,这样的简单密度泛函的例子包括香农熵,费舍尔信息以及其它来自信息论中的密度泛函。本文综述了DFRT信息论方法的原理,包括物理信息极小原理、最小信息增益原理和信息守恒原理。总结了DFRT信息论方法在电子密度、形态密度和分子中的原子三种表述下的理论框架。此外,还介绍了运用信息论方法在定量描述空间位阻效应、亲电性、亲核性和区域选择性中的突出应用,以及对亲电芳香取代反应的邻对间位取代效应的起源和本质提供的一个全新诠释。最后简要地展望了该领域的几个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3.
    
A cath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 (CSV)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o determine water content in organic solvents based on electrooxidation of a gold electrode in the presence of water to form gold oxides upon anodic polarizations. Following cathodic potential scan, a sharp reductive stripping peak of gold oxides is generated and the magnitude of the peak current is related to the water content in the organic solvents.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for determination of water in four commonly used water miscible organic solvents, acetonitrile, tetrahydrofuran, acetone and glacial acetic acid, with limits of detection of 60, 10, 40 and 10 pp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64.
刚竹毒蛾虫害检测对毛竹的生长和竹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高光谱冠层光谱信息与刚竹毒蛾虫害程度之间的关系,提取冠层光谱中与虫害紧密相关的特征波长、指数以及光谱参数等,利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建立刚竹毒蛾虫害程度检测模型.分别以原始光谱的400~508,586~693和724~900 nm处的波长、包络线去除光谱...  相似文献   
65.
虫害检测算法的构建是耦合“地-天”特征的过程,是实现其遥感监测的重要保障。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沙县、南平市延平区等4个县(区、市)为试验区,收集182组马尾松毛虫害样本数据,随机划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设置5次重复试验及1次指标筛除试验。结合马尾松毛虫危害下的寄主表征,获取松林叶面积指数LAI、叶面积指数标准误SEL、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缨帽变换湿度轴WET及影像绿光波段B2、红光波段B3、近红外波段B4等7个地面与遥感特征指标,建立其危害等级的Fisher判别分析与随机森林模型,从检测精度、Kappa系数、ROC曲线等角度综合比较两种算法的检测效果,并给予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7个指标均具备虫害响应能力,SEL和NDVI相对较弱;Fisher判别分析6次试验的虫害平均检测精度为73.26%,Kappa系数为0.631 9,而RF法则分别为79.30%,0.715 1,显著优于前者(p<0.05);RF法对无危害、轻度危害、中度危害3个虫害等级的检测精度、Kappa系数、AUC均显著高于Fisher判别分析(p<0.05),对于重度危害等级,Fisher判别分析则占优。总体而言,RF法对马尾松毛虫害的检测效果优于Fisher判别分析,但Fisher判别分析对重度危害等级有更高准确性且模型明确、易于推广,可综合应用两种算法开展虫害监测工作。该成果为马尾松毛虫害及其他森林病虫害的有效检测提供技术参考,奠定其遥感监测的基础。  相似文献   
66.
基于Fisher判别分析的有监督特征提取和星系光谱分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数据获取能力的提高和大型光谱巡天计划的相继实施,光谱数据的自动处理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文章在分析了文献中光谱自动分类研究的特点和无监督特征提取方法所固有的一些不足的基础上指出了光谱有监督特征提取研究的必要性。并重点研究了Fisher判别分析(FDA)有监督特征提取方法在星系光谱自动分类中的应用。该方法: (1) 具有突出的维数约减能力; (2) 能有效地融合训练数据的类别信息,并按照分类能力提取特征。实验表明,将FDA方法用于某些星系细分类不仅明显地提高了分类器的速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因此,对于较大的光谱识别系统更能体现出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7.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以微小亚历山大藻 (台湾株)(AMSY)、塔玛亚历山大藻(大亚湾株)(ATDY)、链状裸甲藻(防城港株)(GCFC)、塔玛亚历山大藻(香港株)(ATHK)、链状亚历山大藻(南海株)(ACSY)5株4种产麻痹性贝毒(PSP)微藻以及21株不产PSP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微藻的各生长期产毒能力与三维荧光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产毒藻类单位藻细胞产毒量会发生显著变化,低温可促进麻痹性贝毒的产生。通过Db7小波分解,选取Ca3尺度分量的联合荧光谱作为特征谱并利用Fisher判别发现,产PSP藻与不产PSP藻荧光差异主要集中在λex为400~425和450~545nm;λem为715~750 nm的波段,利用判别函数建立判别式,实现了对产麻痹性贝类毒素藻类的识别测定。对产PSP毒素藻类的判别率达到93.7%,不产PSP毒素藻类判别率达到93.3% ,综合判别率为93.5%。该研究可实现对水体中活体产PSP微藻的快速识别,为进一步开发产毒微藻识别仪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8.
We introduce the operator-valued free Fisher information for a random variable in an operator-valued noncommutative probability space and point out its relations to the amalgamated freeness. Using M. Frank and D. Larson's modular frame notion we can construct the conjugate variable for an operator-valued semicircle variable with conditional expectation covariance. Then we obtain its free Fisher information and show it is equal to the index of the conditional expectation. At last the conjugate variable with respect to a modular frame operator for a semicircle variable is also constructed.

  相似文献   

69.
    
The analytic information theory of quantum systems includes the exact determination of their spatial extension or multidimensional spreading in both position and momentum spaces by means of the familiar variance and its generalization, the power and logarithmic moments, and, more appropriately, the Shannon entropy and the Fisher information. These complementary uncertainty measures have a global or local character, respectively, because they are power‐like (variance, moments), logarithmic (Shannon) and gradient (Fisher) functionals of the corresponding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Here we explicitly discuss all these spreading measures (and their associated uncertainty relations) in both position and momentum for the main prototype in D‐dimensional physics, the hydrogenic system, directly in terms of the dimensionality and the hyperquantum numbers which characterize the involved states. Then, we analyze in detail such measures for s‐states, circular states (i.e., single‐electron states of highest angular momenta allowed within an electronic manifold characterized by a given principal hyperquantum number), and Rydberg states (i.e., states with large radial hyperquantum numbers n). © 2009 Wiley Periodicals, Inc. Int J Quantum Chem, 2010  相似文献   
70.
李森  韩静  李昂 《化学学报》2013,71(3):295-298
Fisher吲哚合成是有机合成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近年来, Garg和梁广鑫课题组发展了中断的Fisher吲哚合成法,并将其用于一系列天然产物及类天然产物化合物的合成中. 我们就他们在该领域的工作作一亮点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