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2篇
  免费   864篇
  国内免费   306篇
化学   1319篇
晶体学   44篇
力学   168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146篇
物理学   270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Carbon-based nanocomposites have developed as the most promising and emerging materials in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during the last several years. They are microscopic materials that range in size from 1 to 100 nanometers. They may be distinguished from bulk materials by their size, shape, increased surface-to-volume ratio, and uniqu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Carbon nanocomposite matrixes are often created by combining more than two distinct solid phase types. The nanocomposites that were constructed exhibit unique properties, such 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oughness,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thermal/electrochemical conductivity. As a result of these advantages, nanocomposites have been used in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including catalysts,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biosensors, and energy storage devices, among other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usage of several forms of carbon nanomaterials, such as carbon aerogels, carbon nanofibers, graphene, carbon nanotubes, and fulleren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ydrogen fuel cells. These fuel cell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employed in numerous commercial sectors in recent years, notably in the car industry, due to their cost-effectiveness, eco-friendliness, and long-cyclic durability. Further; we discuss the principles, reaction mechanisms, and cyclic stability of the fuel cells and also new strategi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viable fuel cells.  相似文献   
192.
193.
对圆二色光谱技术在手性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简单介绍了圆二色光谱的原理和特点,着重阐述了圆二色光谱在药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初步探讨了HPLC-CD联用在该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4.
推导了随机介质背散射Mueller矩阵的直接计算公式,并运用矢量Monte Carlo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机介质背散射二维Mueller矩阵方位关系随散射系数的减小而增强,而与微粒大小关系不大;Mueller矩阵元素绝对值的空间分布随径向呈近似指数规律衰减,矩阵元素的方位变化具有周期性.对称系统的二维Mueller矩阵的花样图中仅有7幅独立,其余9幅可通过对称、旋转变换得到.  相似文献   
195.
推导了准单色光波情况下高斯脉冲伪随机序列偏振度的简洁数学表达式.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偏振度与差分群延迟之间的关系与线路啁啾和光纤色散无关,并且此关系可以由光信号频谱半宽度Δω和分光比γ唯一确定.用10 Gbit/s 7级m序列归零码进行的实验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推导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6.
饮用水激光拉曼光谱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对我国目前饮用水的质量进行有效检测,对市面上几种常用品牌的饮用水以及实验室提供的蒸馏水等样品做了测量和计算。运用激光拉曼光谱的分析方法,测量了它们的激光拉曼光谱。同时,通过测量计算了样品在对称伸缩振动处拉曼谱的退偏度。结果表明,在水样品的对称伸缩振动处,其拉曼谱的相对强度大小和退偏度的大小有着相同的规律。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可以从拉曼光谱特征峰相对强度的大小和同一特征峰下退偏度的大小两方面来判断饮用水中矿物质含量的相对多少。为鉴定饮用水的质量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7.
平面波经小圆孔非傍轴衍射的轴上光强解析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耀举 《光子学报》2006,35(12):1917-1920
用亥姆霍兹 基尔霍夫积分定理和基尔霍夫边界条件,推导出了平面波经小圆孔非傍轴衍射时轴上强度的简单解析表达式,研究了平面波经小圆孔后整个衍射空间非傍轴的轴上光强分布.给出了计算圆孔菲涅尔数的精确公式,重新检查了通常的菲涅尔数公式的有效性.数值计算显示,应用解析表达式所得的结果与应用衍射积分公式所得的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98.
段高燕  张晓光  于丽  张茹  杨伯君 《光子学报》2006,35(12):1861-1864
运用偏振度(DOP)椭球法从实验的有限样点数据中获得了差分群时延和偏振主态方向,这为前馈补偿实验提供了最关键的技术因素.在实验中获得了偏振主态方向和DGD,而且当DGD较小时,从实验所获得的DGD值与理论模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当DGD较小时,可以用偏振度椭球法从实验上得到正确的DGD和偏振主态方向.  相似文献   
199.
在偏振模色散(PMD)自动补偿技术中,如何根据反馈信号得到相应的控制信号,使补偿速度跟随偏振模色散变化始终是该技术的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自适应抖动跟踪算法,完成了以微波信号为反馈的多自由度的一阶偏振模色散自动反馈补偿系统的跟踪补偿实验。算法成功地解决了传统算法在跟踪搜索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有效地克服了系统中的重要控制器件偏振控制器的磁滞现象以及动态补偿时跟踪搜索过程中易出现的瞬间恶化现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对出现突发偏振模色散扰动后自动进行补偿的响应速度在ms量级,最快能达到1~2 ms。  相似文献   
200.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可用于计算偏振相关拉曼增益的光纤拉曼放大器的非线性耦合波方程。建立了单模双折射光纤拉曼增益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线偏振抽运光以与光纤快轴成45°激励的单模双折射光纤拉曼放大器模型与实际具有随机双折射的光纤拉曼放大器的拉曼增益偏振相关特性的等价性。基于上述模型,提出了一个可定量表征单模光纤偏振模色散统计特性的拉曼增益偏振相关因子,用以替代常规的光纤拉曼放大器非线性耦合波方程中的偏振相关因子。计算结果与已报道文献的实验数据非常吻合。同时对抽运增益在同向和反向抽运方式下截然不同的增益偏振相关特性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