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6篇 |
免费 | 402篇 |
国内免费 | 52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872篇 |
晶体学 | 184篇 |
力学 | 96篇 |
综合类 | 14篇 |
数学 | 7篇 |
物理学 | 6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92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79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81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93篇 |
2007年 | 88篇 |
2006年 | 102篇 |
2005年 | 77篇 |
2004年 | 73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101篇 |
2001年 | 77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为了澄清非磁性离子在不同替代位置对YBCO体系超导电性影响的物理机制,本文利用正电子湮没及相关实验手段对YBa2Cu3-x(Zn,Al)xO7-δ(x=0.0~0.4)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Zn对Cu(2)位的占据造成电子局域化的增强效应直接影响到了载流子的配对和有效输运,对体系的超导电性产生较强的抑制,使得Tc急剧下降;而Al对Cu-O链区域的替代则是通过对电子的弱局域化效应,最终对载流子库区产生影响,弱化了载流子向导电层CuO2面的转移,从而影响到体系的超导电性. 相似文献
82.
实验测定了激光烧蚀Al等离子体中Al原子在380-500nm 波长范围内的时间和空间分辨发射光谱。由Al原子390.068nm、394.4nm、396.152nm、466.3056nm、451.25nm、352 .95nm发射光谱线的强度计算了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并由实验结果讨论了激光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的时间和空间演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延时在100-1500ns范围内变化时,相应的电子温度Te范围为6200K -32700K;当距离靶表面0-1.8mm范围内变化时,相应的电子温度Te范围为9800K- 32700K, 电子温度在沿激光束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很好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83.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Sr3Al2O6-3x/2Nx∶Eu2+发光材料。发光光谱分析表明,该材料在400~550nm可见光激发下,发射光谱为峰值波长为600 nm的宽带谱。XRD分析结果显示,Sr3Al2O6-3x/2Nx与Sr3Al2O6的晶体结构相同。研究了Eu2+离子浓度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u2+离子浓度的增加,材料的发光强度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Eu2+浓度为15%时,发光强度最大。根据Dexter理论,其浓度猝灭机理是电四极-电四极的相互作用。引入Ce3+作为敏化剂,样品的发光强度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4.
利用第一性原理中的DFT理论研究了Fe/Al界面的能量学和电子结构,讨论了替位型掺杂的元素Zn、Mn、Ni在Fe/Al界面处的作用.结果表明:元素Zn、Mn、Ni都会优先替换界面处的Fe原子,使得界面结合能增加,体系更稳定,有利于界面的结合;跨界面的Fe原子与Al原子之间的电荷布居、键长以及差分电荷密度图的计算表明:掺杂后有利于跨界面的Fe-Al间成键,从而加强了Al层与Fe基体的结合,且结合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掺Zn>掺Mn>掺Ni;与实验比较吻合.最后对掺杂Zn的增韧机理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85.
利用LiF/Al作为电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报道了利用LiF/Al作为负电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结构为ITO/TPD/Alq3/LiF/Al,LiF层的加入增强了电子注入,当其厚度为0.4nm时,器件的性能最好,与单层Al和Mg/Al电极的同类器件相比,此时器件的开启电压由Al电极时的4.3V和Mg/Al电极时的3.0V降低到了2.0V,器件的最大亮度分别由4000cd/m2、14000cd/m2提高到19600cd/m2,器件的发光效率也分别增加了5倍和2倍,达到2.66lm/W. 相似文献
86.
We perform a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face between single layer graphene and metal oxides. Our study reveals that the monolayer graphene becomes semiconducting by single crystal SiO2 and Al2O3 contact, with energy gaps to - 0.9 and - 1.8 eV, respectively. We find the gap originates from the breakage of π bond integrity, whose extent is related to the interface atom configuration. We believe that our results highlight a promising direction for the feasibility to apply large scale graphene layers as building blocks in future electronics devices. 相似文献
87.
采用熔体旋甩法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MS-SPS)制备了p型填充式方钴矿化合物Ce0.3Fe1.5Co2.5Sb12,研究了熔体旋甩工艺对微结构以及热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较高的铜辊转速和较低的喷气压力有利于提高熔体的冷却速率,使带状产物晶粒细化.薄带经SPS烧结后得到致密、基本单相、晶粒尺寸均匀细小(150—300 nm)的块体.与传统方法制备的试样相比,MS-SPS试样虽然电导率有所降低,但因具有较大的Se
关键词:
熔体旋甩
p型填充式方钴矿化合物
微结构
热电性能 相似文献
88.
We report the amorphization induced high magneto-caloric effect (MCE) of recently developed Gd55Al15Ni30 bulk metallic glass (BMG).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Gd55Al15Ni30 BMG are investigated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its crystalline counterpart. It is found that amorphization can increase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and decrease the hysteresis of Gd55Al15Ni30 alloys, which indicate the possible enhancement of MCE. The magnetic entropy changes and the refrigerant capacity of the BMG as well as the crystalline samples is calculated directly from isothermal magnetic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e amorphization induced high MCE of the alloy and the excellent refrigerant efficiency of Gd55Al15Ni30 bulk metallic glass. 相似文献
89.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ZnO:Al薄膜,表征了薄膜的结构、光透过和光致发光特性,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对薄膜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分解温度400 ℃和退火温度600 ℃时,ZnO:Al薄膜的C轴择优取向明显,透过率较高.在热处理温度400 ℃情况下,激发波长340 nm的光致发光谱中有三个发光中心,紫外发光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500 ℃时发光强度最强.其它两个发光峰的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甚至消失.激发波长不同,ZnO:Al薄膜的发光中心和强度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0.
碳化硅陶瓷具有高温强度大、抗氧化性强、耐磨损性好、热膨胀系数小、硬度高以及抗热震和耐化学腐蚀等优良特性,已经在很多领域获得应用。文中探索采用超高压烧结工艺烧结低Al2O3助剂添加量(质量分数O%-7%)的纳米SiC粉末,研究了烧结体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显微结构及显微硬度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