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7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290篇
化学   1302篇
晶体学   36篇
力学   161篇
综合类   92篇
数学   605篇
物理学   137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We address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finding an optimal strategy for dealing with bottleneck machines and bottleneck parts in the cell formation process in group technology. Three types of economic decisions are considered: subcontracting, machine duplication and intercell moves. The problem is formulated as a minimum weighted node covering problem in a hypergraph, and we show that it can be solved in polynomial time by finding a maximum weighted stable set in a bipartite graph. We extend this result to cellular manufacturing systems in which the sequence of operations of each part is known in advance.  相似文献   
22.
Many algorithms have been proposed to form manufacturing cells from component routings. However, many of these do not have the capability of solving large problems. We propose a procedure using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and a parallel genetic implementation of a TSP algorithm that is capable of solving large problems of up to 1000 parts and 1000 machines. In addition, we also compare our procedure with many existing procedures using nine well-known problems from the litera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procedure compares well with the existing procedures and should be useful to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23.
易文  徐渝  陈志刚 《运筹与管理》2007,16(6):133-136
技术的动态发展和企业间的竞争对企业新产品策略有很大影响,直接决定新产品的引进周期。本文在产业技术动态变化的随机环境下构建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关注产业技术进步、投资成本和产品市场竞争等影响因素,探讨企业进行新产品引进的周期选择,对新产品引进的周期和质量决策进行方法设计和应用举例。利用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得出新产品引进的最优时间周期,用算例分析技术进步和产品研发成本对企业引进周期策略的影响,采取策略迭代的方法进行求解,发现技术进步较快时企业的新产品引进步伐也较快,研发成本的提高使企业的新产品引入步伐降低。  相似文献   
24.
微纳米加工技术及其应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铮 《物理》2006,35(1):34-39
材料与结构在微纳米尺度展现了许多不同于宏观尺度的新特征,纳米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科学研究与工业开发的热门领域之一。微小型化依赖于微纳米尺度的功能结构与器件,实现功能结构微纳米化的基础是先进的微纳米加上技术,文章对微纳米加上技术做了一个综合的介绍,简要说明了微纳米加工技术与传统加工技术的区别,在微纳米加工技术的应用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选择加工技术的原则,并对当前微纳米加工技术面临的挑战和今后发展的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25.
The angle between the straight axial plane and the orbito-meatal line was measured in 156 consecutive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s. Inconsistent head positioning caused this angle to vary by as much as 44 degrees. Careful positioning of the patient by the technologist can minimize this variability, leading potentially to improved image interpretation. To assess the merit of a standardized orientation for MR examinations of the head, straight axial and tilted axial MR scans were compared in 34 patients. The tilted images were obtained parallel to the orbito-meatal line and were found to be superior for visualization of the cerebellum. When correlative x-ray CTs are available or when an abnormality in the posterior fossa is suspected, tilted axial MR scans should be employed.  相似文献   
26.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驱动的元数据管理方案.方案采用了基于模型的形式化描述方法,统一了专业网管子系统间的元数据模式;通过引入模型驱动技术,从元模型的抽象层次消除了不同专业网管子系统之间存在的“信息孤岛”;方案还对综合网管环境下的元数据理论和交换机制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元数据的管理框架以及元数据交换的Java接口映射.  相似文献   
27.
掺杂浓度的提高影响了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性能,对经典Giles模型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研究了高掺杂下铒离子距离较小引起的上转换过程的机理,通过优化速率方程模型分析了上转换过程对EDFA的影响,得出了在泵浦光和信号光远远大于ASE光的假设下泵浦光和信号光沿光纤长度变化的近似表达式,并将该近似分析解与解析解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上转换过程会降低随光纤传输的信号光和泵浦光,影响EDFA的放大性能,并得出了当掺铒浓度大于2.95×1025m-3时,上转换过程的影响不能忽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28.
自由曲面光学虚拟制造与检测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由曲面光学产品设计、制造与检测的工艺流程,通常采取试凑法逐次逼近。由于加工 检测 再加工,循环往复,既费时,成本又高,产生了瓶颈问题。为了解决此弊端,本文运用虚拟制造技术,提出光学虚拟制造的基本构想,即虚拟制造系统结构模型,给出光学系统虚拟原型的构成和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虚拟检测系统的构成,讨论光学成像质量的仿真检测以及敏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虚拟制造与检测技术,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优化工艺并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9.
针对高功率二极管重复率抽运的V型非稳腔Yb3+∶YAG激光头,提出了利用金刚石窗口冷却和直接水冷相结合的复合冷却设计.在YAG片的抽运面进行直接水冷,同时在激光提取面利用金刚石窗口冷却介质.金刚石优异的导热性能不仅能够有效地冷却激光介质,还能消除横向的温度梯度,解决了高功率激光器冷却和高功率抽运的矛盾.模拟结果表明对掺杂10 at %厚度为1.6 mm的Yb3+∶YAG片在抽运功率密度为20 kW/cm2,重复频率为10 Hz的条件下,要将最高温度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比如320 K),周围冷却水的对流换热系数约为4000 W/m2K.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