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7篇
  免费   897篇
  国内免费   469篇
化学   475篇
晶体学   247篇
力学   229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86篇
物理学   141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新型CdS/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和水热法相结合制备了新型的CdS/TiO2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UV-Vis吸收光谱(UV-VIS)、电子自旋共振谱(ESR)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TEM表明所制备的新型CdS/TiO2粒径小、分散均匀,TiO2以锐钛矿型存在,CdS以高分散的立方相和六方相存在,对比直接法制备的CdS/TiO2,新型的CdS/TiO2对活性艳红X-3B具有明显提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大量的束缚单电子氧空位及电子之间强相互作用是新型CdS/TiO2可见光催化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2.
开发高活性和稳定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作为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多巴胺和Mn2+在Ti3C2纳米片上发生配位和聚合反应,再在Ar气下高温处理,制得含有TiO2颗粒的Ti3C2负载Mn–N–C催化剂(Ti3C2/Mn NC–TiO2(H)).采用H2/Ar混合气可以得到TiO2较少的Ti3C2/Mn NC–TiO2(L).研究发现Ti3C2/Mn NC–TiO2(H)为四电子转移反应,相比Ti3C2/Mn NC–TiO2(L)具有更高的电催化氧还原活性,接近商业Pt/C性能,同时兼具优异的稳定性.其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可归结于Ti...  相似文献   
973.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因具有光电转化效率高和制备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备受关注.钙钛矿薄膜中的缺陷是限制钙钛矿电池性能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而缺陷调控又依赖于薄膜制备方法的发展和进步.两步法是制备钙钛矿薄膜和电池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目前对在两步法前驱液中引入添加剂如何影响钙钛矿薄膜结晶过程和缺陷密度的认识不足.本工作致力...  相似文献   
974.
采用静电纺丝-溶胶凝胶法,以SnCl2、InCl3、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为原料,乙醇胺为水解控制剂,合成了超细氧化铟锡(ITO)纳米纤维及富氧缺陷的ITO纳米颗粒.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X射线电子能谱(XPS)、...  相似文献   
975.
胡木宏  王治文 《中国物理》2004,13(8):1246-1250
The dipole-length,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absorption oscillator strengths for the 1s^22p-1s^2nd(3≤n≤9) transitions of the lithium-like systems with Z=11 to 20 are calculated using the energies and the multi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wavefunctions obtained from a full core plus correlation method.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f-values calculated from the length,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formulae is excellent. Our results agree closely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Combining these discrete oscillator strengths with the single-channel quantum defect theory, the discrete oscillator strengths for the transitions from 1s^22p state to highly excited states (n≥10) and the oscillator strength densities corresponding to the bound-free transitions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976.
一维多缺陷光子晶体的缺陷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个多缺陷的一维光子晶体,并利用传输理论研究其透射谱.利用泰勒展式的一级近似,得到了缺陷模频率的解析表达式,进而得到紧束缚理论中的耦合因子.这些结论与实验结果或数值模拟相符合,可以很好地描述缺陷模的有关规律,对多通道滤波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光子晶体 缺陷模 紧束缚方法 耦合因子  相似文献   
977.
杨平  王晓亮  李培  王欢  张立强  谢方伟 《物理学报》2012,61(7):76501-076501
石墨烯是近年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其独特的热学性质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实现对石墨烯传热特性的预期与可控,利用氮掺杂和空位缺陷对石墨烯进行改性.采用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扶手形石墨烯纳米带中氮掺杂浓度、位置及空位缺陷对热导率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热导率变化原因.研究表明氮掺杂后石墨烯纳米带热导率急剧下降,氮浓度达到30%时,热导率下降了75.8%;氮掺杂位置从冷浴向热浴移动过程中,热导率先近似的呈线性下降后上升;同时发现单原子三角形氮掺杂结构比多原子平行氮掺杂结构对热传递抑制作用强;空位缺陷的存在降低了石墨烯纳米带热导率,空位缺陷位置从冷浴向热浴移动过程中,热导率先下降后上升,空位缺陷距离冷浴边缘长度相对于整个石墨烯纳米带长度的3/10时,热导率达到最小.石墨烯纳米带热导率降低的原因主要源于结构中声子平均自由程和声子移动速度随着氮掺杂浓度、位置及空位缺陷位置的改变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结果有利于纳米尺度下对石墨烯传热过程进行调控及为新材料的合成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78.
从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了一维液晶光子晶体透射谱特性.实验给出了不同液晶缺陷层电压下的透射谱,电压范围在0~10 V内,透射峰的相对透过率变化为48%~18%,禁带宽度290 nm调谐范围88 nm,透射峰半峰全宽7 nm.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比较接近,这些特性可以使一维液晶光子晶体用于调谐光滤波器和光开关.  相似文献   
979.
袁剑辉  程玉民  张振华 《物理学报》2009,58(4):2578-2584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不同空位缺陷的扶手椅型与锯齿型单壁C纳米管杨氏弹性模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结果表明:扶手椅型(5, 5), (10,10)和锯齿型(9, 0), (18, 0) 纳米管在无缺陷时其杨氏模量分别为948,901和804,860 GPa. 随管径的增大,扶手椅型和锯齿型单壁C纳米管弹性模量分别减小和增大,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变化规律. 随着C纳米管中单点空位缺陷的均匀增加,杨氏模量下降,当缺陷比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杨氏模量下降骤然趋缓,形成一下降平台;双空位缺陷对C纳米管杨氏模量的影响与其分布方向有关;随单点空位缺陷间原子数的增加,在轴向上,杨氏模量下降到某一值小幅波动,而在周向上杨氏模量先下降,然后上升到某一稳定值. 随两单点空位缺陷的空间距离进一步增大,杨氏模量又呈微降趋势. 通过分子间σ键与π键特征及缺陷间近程电子云耦合作用规律与空位缺陷内部5-1DB缺陷的形成特点等理论对上述规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空位缺陷 C纳米管 分子动力学 杨氏模量  相似文献   
980.
粘接质量超声检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明轩 《应用声学》2002,21(1):7-12
高波阻抗层下多层低波阻抗层间脱粘的超声检测问题是具有普遍意义又很难解决的检测问题,本文介绍了我们近年来在些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首先从传播特性入手总结出几个有用的特征规律,并结合这些物理特征规律选取相应的信号处理手段,从方法上实现多层界面的脱粘检测,并作了多种技术集成,做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