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7篇
力学   5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The chlorination of HPLC fractions with pristine giant fullerenes, C102 and C104, follow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ic study of chlorides, C102(603)Cl18/20 and C104(234)Cl16–22,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the most stable IPR (IPR=Isolated Pentagon Rule) isomers, C102(603) and C104(234), in the fullerene soot. The discussion concerns the chlorination patterns of polychlorides and relative stability of pristine isomers of C102 and C104 fullerenes.  相似文献   
12.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ery large fullerenes is hampered by a drastic decrease of their content in fullerene soot with increasing fullerene size and a simultaneous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possible IPR (Isolated Pentagon Rule) isomers. In the present work, fraction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C102 and C104 were isolated in very small quantities (several dozens of micrograms) by multi‐step recycling HPLC from an arc‐discharge fullerene soot. Two such fractions were used for chlorination with a VCl4/SbCl5 mixture in glass ampoules at 350–360 °C. The resulting chlorides were investigat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us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 By this means, two IPR isomers of C104, numbers 258 and 812 (of 823 topologically possible isomers), have been confirmed for the first time as chlorides, C1‐C104(258)Cl16 and D2‐C104(812)Cl24, respectively, while an admixture of C2‐C104(811)Cl24 was assumed to be present in the latter chloride. DFT calculations showed that pristine C104(812) belongs to rather stable C104 cages, whereas C104(258) is much less stable.  相似文献   
13.
申军 《应用声学》2016,24(8):85-85
研究设计基于PC104和FPGA的嵌入式频率特性分析仪。该分析仪采用虚拟仪器的概念,以PC104 CPU为主控单元,通过FPGA控制D/A、A/D芯片时序,输出全频率范围内的正弦波并采样存储系统激励信号及输出响应,最后通过CPU算法处理得到系统频率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人机界面友好,测量速度快,测试波形与理论计算波形能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14.
房海华  黄蓝 《应用声学》2016,24(9):65-69
在飞机、舰艇、装甲、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采用双余度发动机状态监测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飞机、舰艇、装甲、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某型涡轴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对双余度发动机状态监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研制了双余度发动机状态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软硬件设计、余度设计,虚拟仪表设计,并在双余度发动机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中引入了嵌入式PC/104模块;为了使状态监测系统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和适应性,将系统设计成可以在两种方式下工作:机载运行方式和地面试车方式,通过这两种方式对发动机状态进行自动监测,为发动机的状态趋势分析、故障诊断和视情维修提供科学的依据;采用双余度发动机状态监测技术研制的某型涡轴发动机状态实时监测系统经过了大量的地面试验和某型直升机上试飞试验,功能、性能满足要求,目前该系统已在某型直升机上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核磁共振脉冲序列发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从系统集成度、数据传输速率和序列存储容量等方面出发,着重探讨了近年来核磁共振脉冲序列发生器研究的进展情况,分析比较了商用和自主研发的脉冲序列发生器的优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USB 3.0的模块化脉冲序列发生器设计方案,该方案可以为多收发通道核磁共振成像仪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模拟研究H_2O在CaCO_3(104)表面的吸附特征.首先,研究H_2O分子在CaCO_3(104)表面的顶位、桥位(短桥位、长桥位)和穴位上垂直和平行表面两种类型下的8种高对称吸附结构模型,结合吸附能和稳定吸附构象确定最优吸附位.而后,基于H_2O/CaCO_3(104)最优吸附结构模型,研究吸附前后H_2O和CaCO_3(104)表面的物理结构、电子结构(Mulliken电荷布居数、态密度、电子局域函数)的特征,分析H_2O/CaCO_3(104)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成键机理.研究结果:吸附能和体系稳定构象显示H_2O分子/CaCO_3(104)表面的最稳定吸附结构为穴位-平行.在穴位-平行位吸附后,H_2O分子的O-H键长和H-O-H键角均发生改变; CaCO_3晶体平行和垂直(104)表面方向上原子位置均发生改变,表面层变化最大;即吸附作用对H_2O分子和CaCO_3晶体的物理结构均产生较大影响; H_2O/CaCO3(104)最优吸附体系的Mulliken电荷布居数、电子态密度、电子局域函数的研究均说明H_2O分子与CaCO3(104)之间存在电子的转移形成化学键.其中,Ca-O(H_2O)形成离子键,H(H_2O)-O(CaCO_3)之间存在氢键作用.本文研究揭示了方解石表面水湿性的原因,同时为方解石润湿性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毛晓惠  王雅丽  姚列英  李青 《应用声学》2012,(6):1521-1523,1539
研制了基于PC/104总线为核心的嵌入式预充电电源控制系统,重点阐述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与软件设计;该控制系统以SBC-4680为控制系统主板,通过PC/104总线控制PCM-5120模拟量输入输出卡,控制PCM-5134的IO和定时计数卡,同时制作相应的接口电路及看门狗电路,在DOS操作系统中,利用C++编写底层软件,控制中采用PID算法及特殊数据处理方法,利用VB编写上位机操作界面与图形显示软件,实现与底层软件的以太网通信、信号的实时传输、显示与处理;实验证明,采用此预充电控制系统以后,使高压电源的波头质量得到极大提高,既消除了震荡,又避免了电压跌落等情况的出现,同时该电源的控制精度达到1%,因此,该控制系统完全满足电源控制及保护需要。  相似文献   
18.
舒雅  欧阳娴  白永林  刘百玉 《光子学报》2014,38(8):2112-2116
介绍了一种针对爆炸时刻的测量而设计的爆炸波形实时采集与存储系统.该系统通过可编程逻辑阵列控制模数转换器的时序来完成数据实时采集,同时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存储到闪速存储器中.数据采集存储结束后,后系统通过PC/104总线传至PC/104计算机以便进行数据的后续处理获得完整的爆炸波形来判断爆炸时刻.  相似文献   
19.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苯甲酸和甲苯两种不同极性的有机小分子在方解石(104)面的吸附特征,分析极性对有机小分子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甲酸趋向于以分子态、单齿吸附模式倾斜吸附于方解石(104)面,吸附能为-1.394 eV;甲苯平行吸附于方解石(104)面,吸附能为-0.362 eV.有机小分子吸附于方解石(104)面过程中体系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苯甲酸分子几何结构变化幅度远大于甲苯.苯甲酸与方解石(104)面之间形成Ca-O离子键和H-O共价键,甲苯与方解石(104)面之间仅存在微弱的氢键相互作用.苯甲酸和甲苯等两种不同极性有机小分子在方解石(104)面的吸附特征和吸附机理存在较大的差异,苯甲酸分子的吸附强度远高于甲苯.本文揭示了不同极性有机小分子在方解石(104)面的吸附机理,为提高油藏采收率和矿物浮选等工程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爆炸闪光脉冲波形实时采集与存储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针对爆炸时刻的测量而设计的爆炸波形实时采集与存储系统.该系统通过可编程逻辑阵列控制模数转换器的时序来完成数据实时采集,同时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存储到闪速存储器中.数据采集存储结束后,后系统通过PC/104总线传至PC/104计算机以便进行数据的后续处理获得完整的爆炸波形来判断爆炸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