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0篇
  免费   829篇
  国内免费   1265篇
化学   2988篇
晶体学   123篇
力学   174篇
综合类   142篇
数学   754篇
物理学   259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92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31.
氨基酸电位波谱分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林伦民  黄玉秀 《分析化学》1993,21(4):428-430
本文研究了镍与酪氨酸、胱氨酸、脯氨酸、亮氨酸形成的四组络合物,在pH=10的Na_2B_4O_7·10H_2O-CH_3CHO-NaOH体系中,应用示波极谱进行电位扫描,出现四组灵敏度和分率辨均很高的电位波谱,为同时连续测定多组份共同存在的氨基酸分析方法提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2.
吲哚乙酸与磷钼黄反应及其极谱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NH3-NH4Cl缓冲溶液中(pH=9.5),吲哚乙酸与磷钼黄的还原产物在滴汞电极上于-1.10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极谱波,该波波高与吲哚乙酸的浓度在1.0×10-7-5.0×10-6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5.0×10-8mol/L。如在上述还原产物中加入偶氮胭脂红B、孔雀绿、甲基紫等染料及聚乙烯醇,可使极谱波的灵敏度提高,使吲哚乙酸的浓度在5.0×10-8-1.0×10-6mol/L范围内与波高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降低至1.0×10-8mol/L。  相似文献   
133.
钍—铬天青S的极谱吸附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4.
本报道了SR-生物丙烯菊酷的极谱行为。在乙醇-BR缓冲溶液中,EBT在-1.04V有一还原峰,峰高与EBT浓度在4×10^-^7-6×10^-^5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极谱波受扩散控制电子转移数2的还原波。应用此法对卫生杀虫剂进行监测,结果令人满意。回收率为100.9 ±1.6%。  相似文献   
135.
本文用微分脉冲极谱法研究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测定和酶的反应动力学。应用于马铃薯等10余种植物样品的酶活力测定,结果良好。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36.
137.
蒋治良 《化学学报》1992,50(5):484-487
在pH4.9HOAc-NaOAc缓冲溶液中, 荧光黄于-0.50V(vs.SCE)产生一灵敏的单扫描示波极谱波。在100℃弱碱性介质中, 铱(IV)对KIO~4氧化荧光黄这一反应具有强烈催化作用。本文研究了荧光黄的示波极谱行为及利用该催化反应测定痕量铱的各种影响因素,拟定了铱的催化反应-示波极谱分析新方法, 它们的检出限和测定范围分别为0.04ng/mL和0.08-8.0ng/mL。  相似文献   
138.
建立盐酸吡哆辛及其制剂的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定量分析方法。盐酸吡哆辛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水(体积比为1.2:8.8:990)的混合溶液中,于-0.140V(vs·Ag/AgCl)处出现一良好的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峰,盐酸吡哆辛浓度在3.6×10~(-4)~9.6×10~(-4)mol/L范围内与其峰幅值呈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线性相关系数r=0.9997,检出限为9.0nmol/L。  相似文献   
139.
制备了一系列铜质量分数不同的CuNi/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TPR和XRD表征并测定了该系列催化剂对苯加氢制环己烷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助剂Cu的负载量对低温(160 ℃)还原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影响很大,在铜镍原子摩尔比为1∶1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添加铜组分可促进镍在载体表面分散,使负载NiO的还原温度降低,催化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140.
合成了新氨基酸席夫碱试剂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β-丙氨酸(HL)及其UO22 ,Cu(Ⅱ),Ni(Ⅱ)和Zn(Ⅱ)配合物.元素分析与摩尔电导值表明,新配合物的组成为[UO2HL2].H2O,[CuHL2].H2O,[NiHL2].2H2O和[ZnHL2].2H2O.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谱和磁矩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铜配合物的极谱行为.结果表明席夫碱以3齿形式配位,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除UO22 以外)均为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