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71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物理学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尹凯  蒋历辉  周后相  黄勇  向建南  a 《有机化学》2008,28(6):1016-1023
为改善三唑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以3-苯基-4-氨基-1,2,4-三唑-5-硫酮为原料, 将其与芳香醛在冰醋酸体系中反应, 得到3-苯基-4-芳基亚甲氨基-1,2,4-三唑-5-硫酮类席夫碱(4a4i). 在此基础上, 化合物4a4i分别与多氟烷基碘代烷和溴代乙酰基葡萄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1,2,4-三唑-5-硫酮类席夫碱的多氟烷基取代物5a5r和葡萄糖基取代物6a6d, 并用1H NMR, 19F NMR, IR和MS谱以及元素分析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82.
采用95 %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以及重结晶等方法从川射干中分离其化学成分,并通过各种光谱进行结构鉴定. 从川射干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一个酚二糖苷类化合物点地双梅糖苷(Tectoruside),通过包括2D NMR在内的各种光谱首次阐明了它的结构,归属了所有碳与氢的化学位移,其结构为1-{3′-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苯基}乙酮.  相似文献   
83.
葡萄在劣变时会挥发出特定成分和浓度的气体。在变质葡萄的挥发物红外光谱中发现了乙醇、乙酸乙酯和二氧化碳的光谱特征。通过多次反射的光学系统提高了光谱测量的光程,从而获得了更高的探测灵敏度。利用新型光谱测量系统进一步研究了葡萄劣变过程中挥发物的精细化特征,并证实了其中含有多种醇类、酯类、醛类和乙烯的光谱特征。部分挥发物的浓度随贮藏时间展现规律性的变化,可以以其为生物标志物来表征葡萄的变质程度。进一步以光谱观测规律为基础研制了由传感器阵列组成的电子鼻,通过对特定挥发物的定量化测量实现葡萄变质的分类和预警。揭示了更为精细的葡萄劣变过程中挥发物的光谱特征变化规律,证实了通过挥发物测量鉴别水果变质的可行性,为开展水果变质的实时监测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4.
针对鲜食葡萄物流过程中的实际模式及通常会使用SO2保鲜剂的情况,研究了4种温度及定量SO2胁迫条件下,基于近红外光谱和质构变化的鲜食葡萄货架期预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设计了基于货架期预测的物流过程安全系统,以期减少鲜食葡萄物流过程中的损失。质构变化是鲜食葡萄采后到达货架期终点的重要原因,研究使用SO2浓度传感器控制电磁阀,通过SO2自动补偿获得设定SO2浓度,研究了不同浓度SO2胁迫条件下鲜食葡萄的质构变化规律及温度的影响。对比了多元散射校正和一阶S-G求导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的预处理效果,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了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鲜食葡萄质构无损检测模型,模型决定系数为0.93,均方根误差为1.70,通过交叉验证,模型预测准确度为0.81,均方根误差为2.91。研究表明,近红外快速无损检测可结合品质变化建模和信息技术用于提高果蔬采后物流过程安全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85.
可见-近红外光谱用于鲜食葡萄感官偏好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果内部品质影响着消费者的感官偏好,直接决定消费者的购买倾向。为此,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巨峰葡萄内部品质以及感官偏好等级。试验比较了漫反射、透射两种光谱采集方式对葡萄内部品质的检测准确性,结果表明透射光谱更能表征巨峰葡萄的内部品质信息,偏最小二乘(PLS)模型对鲜食葡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度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98%brix,0.048 g·L-1。将鲜食葡萄的透射光谱主成分信息与消费者的感官偏好等级之间建立非线性分类模型,得到主成分法结合极限学习机(PCA-ELM)模型分类准确率最好,为78.7%。结果认为反映水果内部信息的光谱可用于消费者感官偏好的初步分类,但其间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6.
葡萄孢酮;二维NOE谱;X射线衍射;圆二色谱激子手性法  相似文献   
87.
探讨了不同消毒条件下"京亚"葡萄种子在培养瓶中萌发的情况,获得"京亚"葡萄种子最佳消毒条件是70%乙醇15 S,o.1%升汞5 min;通过对"京亚"葡萄种子进行不同浓度GA3 浸种、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培养基质和不同光照条件处理,得到优化的"京亚"葡萄种子萌发条件是GA34 000 mg/L浸种48 h,置于1/2MS培养基中暗光培养,萌发率为79.4%;对"京亚"葡萄种子抗卡那霉察特性的研究得到"京亚"种子抗卡那霉紊的临界浓度为40 mg/L.  相似文献   
88.
葡萄浆果糖度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可见/近红外光谱与水果糖度存在非线性相关的特点,利用漫反射光谱测定方法获取了葡萄浆果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提出了应用偏最小二乘(PLS)结合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葡萄浆果糖度的预测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交叉检验的最佳主因子数为3,并将3个主因子的得分作为三层BP神经网络的输入。通过定标集样本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用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预测集样本进行预测。PLS-ANN模型对样本的预测模型检验参数r2为0.908,RMSEP为0.112,Bias为0.013,好于只使用PLS模型的预测模型检验参数r2为0.863,RMSEP为0.171, Bias为0.024。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无损检测葡萄浆果糖度等内部品质是可行的,为今后进一步分析建立浆果内部品质预测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
采用葡萄饮品试样的色谱图中出现的特征色谱峰与标准样品或参比样中出现的特征色谱峰相比较的方法实现对试样质量的鉴定。测定试样中OPC含量时,用C18(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进行反相色谱分离。用体积比为13比87比0.05的乙腈+水十三氟乙酸的混合物作流动相,在定性及定量分析中采用紫外检测器,对方法的精密度与回收率作了试验,测定结果的RSD值在1.3%~1.7%,回收率在91%~116%之间,同时用传统的比色法对4种试样中的OPC含量作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HPLC法的结果可信度更高。  相似文献   
90.
铬与人体健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铬与人体健康关系作了综述,包括:铬作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葡萄糖耐量因子定义和结构推测,以及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生理临床作用研究进展状况,以引起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