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94篇
化学   5626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78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7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合成了疏水性高氯酸二水(四胺)合钴(Ⅲ)配合物,研究了它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形成的金属2胶束催化二(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酯水解的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此金属胶束对磷酸二酯水解的速率大约提高10^4倍,这主要是由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pH效应和浓聚效应所致,暗示着顺式二水类配合物形成的金属胶束是一个潜在的磷酸二酯水解剪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52.
提出了以水作溶剂微波萃取提取,并以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CE-ICP-AES)法测定田七提取液中Mg、Cu和Fe的形态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Mg仅以游离态存在;而Cu和Fe除了游离态以外,还存在其它三种未知的形态。此外,还测定了田七中20个微量元素的总含量,并得到了上述待测元素在水提取液中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53.
邓凡政  石影 《分析化学》1995,23(7):832-834
本研究了聚乙二醇(PEG)-(NH4)2SO4-铬黑T(EBT)体系对Fe(Ⅲ)、Co(Ⅱ)、Ni(Ⅱ)、Cu(Ⅱ)、Cd(Ⅱ)的非有机溶剂萃取行为。结果表明,在pH7 ̄11的NH3·HNHCl缓冲溶液中,Fe(Ⅲ)、Co(Ⅱ)、Ni(Ⅱ)、Cu(Ⅱ)可被聚乙二醇(PEG)相萃取,而Cd(Ⅱ)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Cd(Ⅱ)与Fe(Ⅲ)、Co(Ⅱ)、Ni(Ⅱ)、Cu(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54.
55.
陆宗鹏 《分析化学》1993,21(5):532-536
本文测定了20°~-60℃Te(Ⅳ)/Te(0)在金电极和HClO_4水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证明了在常温下受吸附和扩散控制的还原过程在凝固介质中发生了变化,温度低于介质的凝固点时吸附作用受到抑止,扩散控制成为唯一的还原过程。根据不可逆循环伏安响应和Tafel作图,测定了还原阶的电荷传输系数α和速率常数k_s。碲的低温阳极溶出伏安法不仅能在液态溶液也能在凝固的电解质中进行。  相似文献   
56.
本文在近红外光区研究了镱(Ⅲ)和镝(Ⅲ)1mol/L HClO_4溶液的四阶导数吸收光谱,认真选择了仪器操作条件,提高了测定镱和镝的选择性。通过校正系数法,使镱的光度法测定成为可能,克服了在可见光区测定镝需要校正干扰的缺点,达到在混合稀土中直接测定镱和镝的目的。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经γ辐照三烷基氧膦(TRPO)中的轻质烃。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检测TRPO中已烷—癸烷,各组分回收率为90%一108%,RSD为2.7%一9.0%。  相似文献   
58.
重油催化裂化汽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酸萃取技术浓缩分离重油催化裂化(RFCC)汽油中的氮化物,比较了两种萃取剂和两种油剂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选用10%(体积分数)HCl作萃取剂,油剂比为10:1(体积比)时,碱性氮化物的提取率较高;浓缩分离出的氮化物用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RFCC汽油中的氮化物主要是C0-C2苯胺及少量吡啶类、喹啉类碱性氮化物。  相似文献   
59.
60.
仲胺型双冠醚与四苯硼酸碱金属盐在丙酮溶液中。25℃下的电导说明它们与Na~+可能形成1∶1络合物(冠醚单元∶金属离子),而与K~+、Rb~+、Cs~+离子则形成2∶1络合物。用Schlff碱型和仲胺型双-(苯并15-冠-5)在水-氯仿体系中进行萃取,测量了分配比D和萃取平衡常数K,发现后者的K值均大于前者。双冠醚F_2对K~+的萃取能力最强,选择性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