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化学   226篇
晶体学   36篇
力学   68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5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Ru-B/γ-Al2O3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reductant impregnation method,which was applied in the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ethyl 1H-indole-2-carboxylate for producing ethyl 2,3,3a,7a-tetrahydro-1H-indole-2-carboxylate with hydrogen as reductant.Furthermore,we discussed the influences of substrate concentration,reaction solvent,hydrogenation temperature,initial hydrogen pressure and reaction time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as-prepared catalyst.The obtained Ru-B/γ-Al2O3 catalyst showed a high-efficiency for the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ethyl 1H-indole-2-carboxylate(>99% conversion and selectivity) in i-propanol used as solvent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mass fraction) of ethyl 1H-indole-2-carboxylate,a pressure of hydrogen of 6 MPa and a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373 K.  相似文献   
222.
We demonstrate a facile route for the massive production of SnCb/carbon nanocomposite used as high-capacity anode materials of nextgeneration lithium-ion batteries.The nanocomposite had a unique structure of ultrafine SnO2 nanocrystals(5 nm,80 wt%) homogeneously dispersed in amorphous carbon matrix.This structure design can well accommodate the volume change of Li+ insertion/desertion in SnO2,and prevent the aggregation of the nanosized active materials during cycling,leading to superior cycle performance with stable reversible capacity of 400 mAh/g at a high current rate of 3.3 A/g.  相似文献   
223.
Cu-Sn-P-LiMn2O4纳米复合材料镀层的XPS和AES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在Q235碳钢片表面制备了Cu-Sn-P-LiMn2O4纳米复合材料镀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外貌;称重法测定厚度;通过5% NaCl溶液、1% H2S气体加速腐蚀试验、抗粘性试验及室温氧化试验等多种手段测定其性能。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俄歇电子能谱(AES)测定其价态及组成。结果表明:Cu-Sn-P-LiMn2O4纳米复合材料镀层的性  相似文献   
224.
非晶Ru-C0/ZrO2催化苯加氢制备环己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催化加氢反应;非晶态;非晶Ru-C0/ZrO2催化苯加氢制备环己烯  相似文献   
225.
Ni-B非晶态合金局域结构和电荷转移性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非晶态合金结构的短程有序、Ni和B间存在较强的化学作用、结构中存在B-B键直接相连的实验事实,选择Ni~mB~2(m=1,2,4)原子簇作为非晶态局域结构的计算模型。考虑原子簇间的相互作用,又对[Ni~4B~2]~n(n=1,2,5,7)簇团进行了系统计算。结果表明在所选Ni-Br的簇模型中,都是B原子提供电荷给Ni原子,这些均与非晶态合金实验结果和一些理论计算结果相符。簇团的计算结果还表明,小原子簇Ni~4B~2内原子间存在较强的化学键作用,而簇间的相互作用相对较弱,很容易造成对称性破缺而导致产生长程无序,因此Ni-B非晶态可以被看成是由大量i上原子簇无序堆砌成的,这一点也同实验事实相吻合。计算结果也表明我们前面工作中所取的和最常见的Ni-B非晶态合金Ni~6~4B~3~6有相似组成的Ni~4B~2原子簇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Ni-B非晶态合金的局域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26.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Al_0.9Fe_0.1和Al_0.9Fe_0.05Ce_0.05合金的液态结构及Al_0.9Fe_0.05Ce_0.05合金的非晶结构,并采用DSC热分析研究了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发现液态和非晶态合金的结构因子曲线上都存在明显的预峰,所对应的化学短程有序结构随温度降低,尺寸不断增大,但其结构单元的尺寸保持不变.Ce的加入使液态合金中化学短程有序及其结构单元的尺寸增大,并有利于原子间交互作用增强,从而提高非晶形成能力.预峰所对应的化学短程有序结构单元是以Fe原子为中心的二十面体准晶结构,这种结构在液态已形成,并保留在非晶中.  相似文献   
227.
许玲  吴崎  董承远 《发光学报》2016,37(4):457-462
非晶铟钨氧(a-IWO)薄膜晶体管(TFT)具有高迁移率和高稳定性的优点,但其适合于实际生产的制备工艺条件尚有待摸索。本文研究了退火温度对a-IWO TFT电学特性影响的基本规律和内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a-IWO TFT的场效应迁移率也相应增加,这是由于高温退火下a-IWO薄膜中氧空位含量增多并进而导致载流子浓度增加的缘故。此外,a-IWO TFT的亚阈值摆幅和阈值电压在200℃下退火达到最佳,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此时a-IWO薄膜的表面粗糙度最小并形成了最佳的前沟道界面状态。  相似文献   
228.
 简要介绍了在直线感应加速器(LIA)中对所用磁性材料的要求,列举了国外在LIA中使用金属玻璃(非晶磁性材料)替代铁氧体磁环的实例。在非晶和铁氧体磁环静态磁性能测试的基础上,对两种材料的脉冲性能做了深入研究,实验研究表明在脉冲状态下,两者的饱和磁密均远大于静态饱和磁密。这一现象对实际应用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29.
Ni/ZrO2复合电沉积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彭群家 《电化学》1999,5(1):68-73
研究了在Watts镀镍液中ZrO2颗粒与镍复合电沉积的阴极电流密度以及颗粒在镀液中分散量对颗粒共析量的影响,探讨了复合电沉积的过程与模型。研究表明,在小的颗粒分散量下,复合电沉积为颗粒向阴极的传输所控制,导致共析量随电流密度增大而减少。在大的颗粒分散量,小电流密度时复合电沉积为颗粒的强吸附过程所控制,致使共析量随电流密度增大而增加;大电流密度时,复合电沉积为颗粒向阴极的传输所控制,造成共析量随电流  相似文献   
230.
从晶态材料弛豫过程中模量的唯象描述的基本思想出发,同时考虑到近年来对非晶材料弛豫规律的种种研究,将传统的构造力学参数模型作为弛豫单元的作法与现在流行的双能级模型统一起来,对非晶材料弛豫过程中的杨氏模量进行了唯象处理,得到了与以往不同的弛豫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