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化学   225篇
晶体学   35篇
力学   66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5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连续超短电脉冲促进非晶晶化的物理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晁月盛  肖素红 《物理学报》1998,47(12):2012-2017
对非晶Fe78Si9B13合金进行了连续高密度超短脉冲电流处理.处理时采取两种制度:1.脉冲频率和作用时间不变,电流密度不断增加;2.电流密度和作用时间恒定,脉冲频率不断增加.用穆斯堡尔谱学等技术研究试样在电脉冲处理后的晶化结构.结果表明,随电流密度、脉冲频率不断增加,非晶的晶化形核率显著增加.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2.
史慧刚  付军丽  薛德胜 《物理学报》2005,54(8):3862-3866
利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阳极氧化铝模板中制备了Fe89.7P10.3非晶 合金纳 米线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穆斯堡尔谱仪研究了样品的结构和磁性,发现纳米线阵列是非晶结构,且拥有垂直磁各向异性和高的矫顽力,Hc =304×104A/m.纳米线内部的平均超精细场和平均同质异能移分别为2 15×106 A/m和007 mm/s;而纳米线末端的平均超精细场(233×106 A/m )大于内 部的值,平均同质异能移(004 mm/s)小于内部的值.另外,纳米线内部Fe原子磁矩与线轴的夹角约为16°,而在纳米线末端Fe原子磁矩与线轴的夹角约为28°.这些结果表明,由于形状各 向异性,在纳米线中实现了无序非晶合金磁矩的有序排列. 关键词: 非晶合金 纳米线阵列 垂直磁各向异性 穆斯堡尔谱  相似文献   
183.
通过DSC和VSM等研究了Co含量对Fe70-xCoxGd3.5B25Nb1.5(x=0,4,7,9.5)金属玻璃的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和磁性能的影响.当该系合金的Co含量在0%~9.5%(原子分数)变化时,饱和磁极化强度(Js)在0.91~0.96 T范围内变化,矫顽力(Hc)在2.23~3.26 A·m^-1范围内变化,用能带理论对合金磁性进行了解释.当Co含量为9.5%时,金属玻璃具有较大的非晶形成能力,其过冷液相区宽度ΔTx为91.6 K,约化玻璃温度Tg/Tl为0.57,得到了直径达1.5 mm的非晶棒.  相似文献   
184.
185.
碳纳米管-Mg65Cu25Gd10非晶复合材料玻璃转变的动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制备了Mg65Cu25Gd10大块非晶合金及其碳纳米管(CNTs)复合材料,对两种材料进行了不同扫描速率下的差热扫描量热分析,研究了加入CNTs对材料玻璃转变和晶化动力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CNTs后,复合材料的玻璃转变和晶化行为仍然具有动力学效应,但加入的CNTs减小了材料晶化行为对升温速率的依赖程度;同时,加入CNTs加大了材料发生玻璃转变时需要克服的能量势垒,增大了峰值温度时的晶化反应速率常数,从而降低了材料的玻璃形成能力(GFA);对CNTs降低GFA的原因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6.
研究了新型Ni-P-B超细非晶合金(UFAAP)的制备化学反应。Ni-P-B UFAAP通过在溶液中使用KBH4和NaH2PO2还原NiCl2生成,反应较复杂,涉及6个基本化学方程式。通过临控反应pH随时间的变化,发现总反应分成4个阶段,其中Ⅱ、Ⅲ阶段分别生成Ni-P-B和Ni-B UFAAP。在第Ⅱ阶段收集样品可得Ni-P-B。随着反应物比例n(H2PO2)/n(Ni^2+)的增加,产物中的磷含  相似文献   
187.
自Mandelbrot的分形几何学问世以来,分形理论的应用日趋广泛。在薄膜生长方面亦是如此。真空蒸镀薄膜的生长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基本上是:(1)成核在此期间形成小的晶核,它们按统计规律分布(有一些例外)在基片表面上;(2)晶核生长并形成较大的岛这些岛通常具有小晶体(微晶)的形状;(3)岛(微晶)和岛(微晶)之间聚集并形成含有空沟道的许多连接着的网络;(4)沟道被填充,形成连续的薄膜。  相似文献   
188.
助剂对Ru-B/ZrO2非晶合金催化剂性能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活性选择性测定的基础上,利用BET比表面测定,TPR、DSC等手段研究了Fe、Zn、La和Ce等助剂对苯加氢制环己烯Ru—B/ZrO2非晶合金催化性能及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能明显改善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提高Ru—B/ZrO2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影响催化剂的表面性质,改善催化剂的还原行为,在催化反应条件下,活性组分Ru有金属态和Ru—B—O两种物种,作者认为,它们分别与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9.
电镀锌—镍合金的影响因素和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原子发射光谱和扫描电镜等仪器研究了电镀锌-镍合金过程中诸多因素对镀层组成、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施镀机理并了异常共沉积结论。  相似文献   
190.
Ag island films with different sizes are deposited on hydrogenated amorphous silicon carbide (α-SiC:H) films, and the influences of Ag island films on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α-SiC:H films are investigated.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images show that Ag nanoislands are formed after Ag coating, and the size of the Ag island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Ag deposition time. The extinction spectra indicate that two resonance absorption peaks which correspond to out-of-plane and in-plane surface plasmon modes of the Ag island films are obtained, and the resonance peak shifts toward longer wavelength with increasing Ag island size. The photoluminescence (PL) enhancement or quenching depends on the size of Ag islands, and PL enhancement by 1.6 times on the main PL band is obtained when the sputtering time is 10 min. Analyse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plasmons on the PL of α-S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scattering and absorption of Ag islands, and PL enhancement is obtained when scattering is the mai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g islands and incident lig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