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化学   225篇
晶体学   35篇
力学   66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5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张辉  吴迪  张国英  肖明珠 《物理学报》2010,59(1):488-493
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Cu-Al合金液相,然后模拟降温过程得到Cu-Al非晶合金.通过计算机编程建立了Cu-Al-M非晶基体、Cu-Al-M非晶表面及吸附O原子Cu-Al-M非晶表面原子结构模型.利用实空间连分数方法,研究了添加微量合金元素Zr,Nb,Ta,V,Y,Sc对Cu基大块非晶合金的腐蚀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合金元素Zr,Nb,Ta,V,Sc不向清洁Cu基非晶表面偏聚,但除Y外向有氧吸附的表面偏聚,说明有氧吸附后Cu基非晶表面偏聚发生逆转.键级积分计算表明Zr,Nb,Ta,V,Y,Sc元素均增大与氧之间的结合力,易形成氧化膜,提高Cu基大块非晶的耐蚀性.稀土Y提高Cu基大块非晶的耐蚀性可能是由于它向合金与氧化膜界面偏聚并提高了合金与氧化膜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152.
徐国成  潘玲  关庆丰  邹广田 《物理学报》2006,55(6):3080-3085
利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溶胶-凝胶法合成的凝胶的晶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Bi4Ti3O12非晶凝胶晶化过程经历了四个过程:首先在433℃先形成了Bi2O3和TiO2亚稳相,然后在488℃时TiO2亚稳相与Bi2O3反应形成Bi,Ti复合氧化物亚稳相Bi2T 关键词: 钛酸铋 铁电材料 溶胶凝胶 非晶 晶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3.
 医学影像技术的起源要追溯到1895年11月8日伦琴发现X射线。传统的X射线照相是让通过人体的X射线打在胶片上,图1为胶片X光骨盆像。图1X光骨盆像随着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放射影像领域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成像技术和设备,构成了当代新的影像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极大丰富了形态学诊断信息和图像层次,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图像信息的数字化。其中,CR和DR是目前大中型医院放射科对常规X线机进行升级换代时的主要考虑对象之一,它们都以形成数字化图像为诊断依据,能实现医院X射线设备从模拟到数字的飞跃,但它们又有各自的成像方式和成像特点。  相似文献   
154.
以全蒸镀方法在真空室内一次性制备了正装结构的全有机并五苯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正装结构全蒸镀法有利于简化工艺制备程序,缩小器件尺寸,提高集成度。制备的绝缘层厚度仅为50nm的全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工作电压降至10V,相同电压下饱和输出电流有了明显提高。筛选适当的有机绝缘材料,改善全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有源层/绝缘层的界面性能,使阈值电压几乎降至0V,场效应迁移率提高了3倍多,输出饱和电流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5.
邵元智  蓝图  林光明 《物理学报》2001,50(5):948-952
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离散混合经典Heisenberg自旋体系在周期性外场驱动下动态相变行为进行了模拟计算.在典型Heisenberg自旋体系的哈密顿量基础上,引入表征非晶相的随机各向异性能项(比例为X)和表征晶体相的单轴各向异性能项(比例为1-X),考察了该混合自旋体系磁滞后回线面积Aarea随X和单轴各向异性常数A及随机各向异性常数D的变化规律,并确定了该类自旋体系动态相变新的滞后标度关系Aarea-AδDη关键词: 海森堡模型 Monte Carlo模拟 磁滞标度 非晶纳米晶  相似文献   
156.
源气体对沉积的a-C∶F∶H薄膜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微波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WPECRCVD)方法,使用不同的源气体(CHF3CH4,CHF3C2H2,CHF3C6H6)体系制备了aC∶F∶H薄膜.由于CH4,C2H2,C6H6气体在等离子体中的分解反应不同导致了薄膜的沉积速率和结构上的差异.红外吸收谱的结果表明,用C6H6CHF3作为源气体沉积的薄膜中几乎不含H,而用C2H2CHF3所沉积的薄膜中的含氟量最高,其相应的CF振动峰位向高频方向偏移.薄膜的真空退火结果表明,aC∶F∶H薄膜的热稳定性除了取决于薄膜的CC键浓度外,还与CC键 关键词: 氟化非晶碳膜 电子回旋共振化学气相沉积 红外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157.
The effect of the Cr underlayer on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bCo amorphous films with perpendicular anisotropy has been investigated.It was found that the Cr underlayer thickness can influence the coercivity of TbCo films.A coercivity as high as 6.3kOe was obtained in 120nm Tb31Co69 films with a 180nm Cr underlayer.This was only 4.4kOe for the same thickness Tb31 CO69 films without the Cr underlayer.Cross-section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ndicated that the TbCo film with the Cr underlayer consisted of a Column structure.It is considered that this heterogeneous structure gives rise to the coercity enhancement of TbCo film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Cr underlayer.  相似文献   
158.
叶超  宁兆元  程珊华  康健 《物理学报》2001,50(4):784-789
使用三氟甲烷和苯的混合气体,利用微波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F/C比在0.11—0.62之间的α-C∶F薄膜.研究了微波功率对薄膜沉积和结构的影响,发现微波功率的升高提高了薄膜的沉积速率,降低了薄膜的F/C比,也降低了薄膜中CF和CF3基团的密度,而使CF2基团的密度保持不变.在高微波功率下可以获得主要由CF2基团和C=C结构组成的α-C∶F薄膜.薄膜的介电频率关系(1×103—1×106Hz)和损耗频率关系(1×102—1×105Hz)均呈指数规律减小,是缺陷中心间简单隧穿引起的跳跃导电所致.α-C∶F薄膜的介电极化主要来源于电子极化 关键词: 氟化非晶碳薄膜 ECR等离子体沉积 键结构 介电性质  相似文献   
159.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氨基磺酸钴-镍镀液中,赫尔槽试片上不同电流密度区合金镀层中钴、镍的含量。实验表明,该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0%-0.62%,加标回收率为97.0%-104.0%。  相似文献   
160.
徐永波  白以龙 《力学进展》2007,37(4):496-516
总结和评述了近年来金属与合金变形局部化的形成、微结构演化与剪切断裂方面作者和相关的研究工作成果. 材料包括低碳钢, SS304不锈钢, Fe-15%Ni-15%Cr单晶, Al-Li合金,α-Ti和Ti-6Al-4V, Al/SiCp复合材料等.综述内容主要包括:采用改进的Hopkinson扭杆装置,对剪切变形局部化形成、发展和演化过程进行了实验观察与数值模拟;采用"侧剖"与"对接"等定点方法制备电子显微镜薄膜试样,对剪切带内相变与再结晶、非晶转变、旋涡结构等动态变形现象,以及与宏观动态力学行为对应的位错胞的形成、发展和坍塌等微结构特征进行了观测;提出了应变和应变率同时作为剪切带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的直接实验证据;在剪切带内发现了α'$-马氏体相变现象,以及相变产物与母体之间的晶体学关系;通过位错单滑移或交滑移等微观剪切最后发展成为宏观剪切的机制;对剪切带内再结晶结构的观测和对再结晶动力学本构关系的定量描述;对剪切带特别是``白色'腐蚀带(或相变带)的形成机制的分析和新的解释,指出 ``白色'是带内亚结构取向趋于一致,其在光学或扫描显微镜下很难辨认这些亚结构的取向差所致,并非表明剪切带内一定发生了相变;通过截断实验和实时跟踪观测发现,剪切带内微裂纹的萌生与聚合是材料承载能力骤然下降并导致最后断裂的主控因素.此外,本文对近年来在准静态和循环加载下材料的局部化形变与剪切断裂的实验结果予以简要评述,指出其微观机制与动态载荷下的截然不同, 是由位错的平面滑移所控制的,与热效应无关的等温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