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7篇
  免费   872篇
  国内免费   1038篇
化学   1833篇
晶体学   51篇
力学   283篇
综合类   50篇
数学   37篇
物理学   145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采用S3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含磷稀土硅化物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了合金中各物象的形貌特点,合金中各元素特别是P,Ca,Al等杂质元素的面分布规律,研究了合金中微孔 组成与分布,。结果表明:含磷稀土硅化物合金中只有少部分磷化物能够水化,生成氧化物或含磷氧化物,从而对合金粉化起作用,在本实验研究范围内,磷含量不是稀土硅化物合金粉化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92.
以连续共混过程间歇出料法研究了PS/PcBR非相容体系共混过程中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样演化过程 ,从平均粒径、特征长度Λ和平均特征长度Λm 多个方面讨论了非相容体系的共混过程 ,并以标度函数P(Λ/Λm)证明非相容体系共混过程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自相似性 ,且分形维数D可以作为一个参数描述熔体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993.
退火晶化过程中Ni-B纳米非晶态合金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AFS和XRD两种方法研究化学还原法制备的Ni B纳米非晶态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我们发现,在573 K左右的退火温度下, Ni B纳米非晶态合金生成亚稳的纳米晶Ni和Ni3B.在773 K或更高的退火温度下, Ni B纳米非晶态合金大部分晶化为晶态金属Ni.  相似文献   
994.
电沉积法制备镍与镧、铈的非晶态合金及其晶化动力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董俊  史鸿运  邓洁  张云黔 《物理化学学报》2001,17(11):1053-1056
稀土元素(La、Ce)的标准还原电位较负,在水溶液中很难电沉积出来.通过选用合适的络合剂和工艺条件制备出Ni-La、Ni-La-P、Ni-Ce、Ni-Ce-P以及Ni-P合金,除Ni-Ce外,均具有非晶态的结构;并对这几种非晶态合金进行了晶化动力学研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它们的晶化活化能以及所遵守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95.
铈对铁基烧结制品中合金元素分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在高铬铁基烧结制品中添加稀土元素以后,对烧结制品力学性能及合金元素分布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入稀土元素明显增加了合金碳化物中铬的含量,使碳化物的显微硬度提高,从而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损能力。  相似文献   
996.
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详细研究了金银合金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在可见光波段的敏感特性. 实验方面,通过在玻璃基底上溅射50 nm厚的金银合金薄膜制备了一种新型的SPR传感芯片,并且自行搭建了基于Kretschmann 结构的波长检测型SPR传感器测试平台. 利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NaCl)水溶液和浓度为10 μmol·L-1的牛血清蛋白(BSA)水溶液分别作为折射率样品和分子吸附样品,研究了传感器的折射率灵敏度和吸附灵敏度,并与金膜和银膜SPR传感器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对于折射率灵敏度的测试,金银合金膜SPR传感器大幅高于金膜SPR传感器,略低于银膜SPR传感器;而对于吸附敏感的研究,金银合金膜SPR传感器的灵敏度与银膜SPR传感器相近,是金膜SPR传感器的3倍. 理论方面,利用菲涅尔公式和等效折射率计算公式仿真计算了这三种薄膜结构的SPR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结果指出金银合金膜SPR传感器的灵敏度与银膜SPR传感器接近,是常规金膜SPR传感器的2.31倍,而半高峰宽仅为金膜和银膜SPR传感器的1.36 倍. 在稳定性方面,金银合金膜SPR传感器与金膜SPR传感器均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而银膜SPR传感器较易氧化,使用寿命低,不常被采用. 综上,金银合金膜在改善传感器灵敏度的同时,不会降低精度,是一种高灵敏、低成本、良好稳定性的SPR传感器敏感材料.  相似文献   
997.
贮氢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氢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极大重视,其制备、贮存、输运及应用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本文综述贮氢材料的种类及其最近研究进展,并对最近发展起来的一些合金贮氢材料和碳质贮氢材料的制备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98.
在氯化物电解液中以定电量(10C.cm^-2),恒温40℃电沉积Zn-Fe族元素二元合成,沉积产物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相应的电流效率、百分含量及部分极化曲线,镀层形貌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Zn-Fe族元素合金的共沉积为异常共沉积,Cl^-对铁族元素有催化作用,随着Cl^-浓度的增加,降低了铁族元素的过电位,促进铁族元素金属的沉积。  相似文献   
999.
非晶态Ni-Ce-P合金的共沉积与耐蚀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江  蒋雄  江琳才  朱则善 《电化学》2001,7(3):294-301
采用恒电位沉积、循环状安等方法研究了在水溶液中电沉积稀土合金的可能性 ,首次在含有CeCl3的弱酸性NaH2 PO2 镀液中获得了不同铈含量的Ni Ce P合金镀层 ,XPS、AES、XRD和SEM等实验技术表征了镀层的组成和结构 ,极化电阻和腐蚀电位的测试数据表明此镀层与Ni P无定形合金相比 ,具有更强的耐腐蚀能力 ,同时 ,讨论了沉积条件与镀层耐蚀性能的关系 ,结论是 :镀层中铈含量越高 ,其耐腐蚀性能越好 ,此外还对Ni Ce P的共沉积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指出在所研究的电沉积条件下 ,Ni Ce P合金共沉积可以用“诱导共沉积理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000.
探讨了干摩擦、低滑动速率下,冷变形对快速凝固Al-10Ti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加载荷的增大,磨损机制由粘着磨损向氧化磨损转化;在粘着磨损阶段,冷变形后合金的耐磨性下降;在氧化磨损阶段,由于加工硬化提高了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对合金施以一定程度的冷变形可有效地提高其耐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