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0篇
  免费   872篇
  国内免费   1038篇
化学   1836篇
晶体学   51篇
力学   283篇
综合类   50篇
数学   37篇
物理学   145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贮氢合金用作硝基苯电解加氢的催化电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卢世刚  杨汉西 《电化学》1995,1(1):15-20
贮氢合金用作硝基苯电解加氢的催化电极研究卢世刚,杨汉西,王长发(武汉大学化学系,武汉130072)混合稀土贮氢合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功能材料。在室温下它可以吸收比自身体积大几百倍的氢原子形成金属氢化物.这种金属氢化物可作为氢源提供高反应活性的氢原...  相似文献   
942.
微互连焊点高温下的服役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产品性能的优劣,本文通过微纳米压入法开展了典型无铅焊料合金Sn-3.0Ag-0.5Cu 的高温蠕变性能研究,采用“快速加载–保载–快速卸载”的测试方式获取不同温度下完备的蠕变行为,分析发现温度升高焊料软化加剧、蠕变变形更为明显;得到了焊料合金不同温度下的稳态蠕变应力指数n 与不同硬度下的蠕变激活能Q,分析了温度与硬度对二者的影响并给出激活能Q 与lnH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3.
合金法提纯是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工艺之一,在Al-Si合金提纯多晶硅工艺中,冷却速率对初晶硅的形貌和纯度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成分为Al-30wt;Si合金采用不同冷却速率进行处理,分析初晶硅的形貌以及杂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冷却速率的降低,初晶硅的长度和宽度逐渐增加,初晶硅收率逐渐增加,并且在较低冷却速率下,初晶硅晶粒的<111>择优生长更加明显.同时,冷却速率对初晶硅中的杂质含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在较低冷却速率下,杂质的去除率较高,并且有利于Ti和B杂质的去除.为了获得较高的收率和较好的杂质去除率,Al-30wt;Si合金杂凝固过程中的冷却速率应低于3℃/min.  相似文献   
944.
高熵合金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合金设计理念,打破了一般合金中以1种或2种元素为主,辅以极少量其他元素来改善合金性能的传统思想,由多种元素以等原子或近似等原子比混合后形成具有独特原子结构特征的单一固溶体合金.高熵合金的多主元特性使其在变形过程中表现出多重机制(包括位错机制、形变孪生、相变等)的协同,因而高熵合金已经展示了优异的力学性能,如高强、高硬、高塑性、抗高温软化、抗辐照、耐磨等,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潜力的新型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已经成为国际固体力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高熵合金独特的结构特征, 即具有短程有序结构和严重的晶格畸变;随后对近年来针对不同类型高熵合金(包括具有面心立方相、体心立方相、密排六方相、多相以及亚稳态高熵合金)力学性能、变形行为方面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强韧化机制以及相关的原子尺度模拟, 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最后强调了高熵合金未来研究中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和挑战,并对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5.
谢怡玲  刘泽 《力学学报》2020,52(2):392-399
介绍了一种简单、低成本且可靠的方法在非晶合金中预制理想裂纹并应用于小试样平面应变断裂韧性的测试.近年来,非晶合金由于高弹性、高强度、耐磨及软磁性等优异性能 展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断裂韧性作为材料工程应用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引起了非晶合金领域的广泛关注. 然而,由于非晶合金的亚稳态结构以及最大可铸造尺寸的限制,目前关于非晶合金断裂韧性的测试还存在较大的挑战.一方面,铸造工艺造成的非晶合金热历史的差异、内部微孔洞和杂质等缺陷以及裂纹预制方式等都会显著影响其断裂韧性测试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非晶合金可铸造尺寸的限制使得目前绝大多数报导的断裂韧性值都是非平面应变的断裂韧性,导致即使是对于同种非晶合金,所报导的断裂韧性值也存在较大偏差.本文利用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温度下具有可热塑性成型的特性,对预制有缺口的非晶合金试样进行局部压缩成型,使得预制的缺口裂纹重新闭合形成类似疲劳裂纹的理想裂纹面.基于该方法对Zr基非晶合金进行断裂韧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试样厚度的增加,测试值迅速降低并趋向于一个定值.需要指出的是,通过设计实验使得试样在理想裂纹面区域形成局部凹陷,使得趋于定值的试样厚度远小于平面应变断裂韧性测试标准中的试样厚度要求.   相似文献   
946.
非晶合金剪切带动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剪切带是一种材料塑性变形高度局域化的变形模式, 广泛存在于非晶体系的形变中, 控制着这些无序体系失稳、灾难性断裂行为.传统的非晶体系如岩石, 胶体, 玻璃和聚合物等因较差的力学性能以及过于复杂的结构而不利于剪切带的实验研究. 近几十年来, 非晶合金的出现极大丰富了剪切带的研究, 推进了对剪切带的认识. 通过大量非晶合金中剪切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人们发现剪切带行为具有空间不均匀性和时间不连续性的特征, 表现出复杂的动力学特征, 和自然界以及物理系统中许多复杂体系的动力学行为相似.同时, 剪切带的性质尤其是其动力学行为对非晶合金的宏观力学行为和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对理解这类材料的微观变形机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团队近年来在非晶合金剪切带行为方面的研究结果, 对剪切带的运动行为和物理机制进行介绍, 包剪切带间歇性运动行为、以及间歇性运动在表征其动力学性质中的作用以及物理机制, 以及剪切带的自组织临界行为、物理机制等.最后对非晶合金剪切带行为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47.
采用化学镀镍包覆陶瓷结合剂粉体的方法制备陶瓷-金属结合剂.结合强度测试仪、XRD、SEM等检测手段,研究了镍磷含量对陶瓷-金属结合剂性能与结构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镍磷含量20wt;的陶瓷-金属结合剂中,陶瓷熔融贯通一起成骨架,金属相与陶瓷相交错镶嵌紧密结合,陶瓷-金属结合剂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抗折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分别为155.22 MPa和3.11 kJ/m2,相比陶瓷结合剂分别提高98.7;和87.3;;镍磷含量适当的陶瓷-金属结合剂磨具,既保留了陶瓷结合剂磨具的体系结构,又具有金属与陶瓷融合一体的结合剂性能,其各项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48.
利用材料试验机及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开展长期中子辐照后的Al-Mg-Si合金(反应堆内实际服役近30年的LT21铝合金)在不同温度和应变率下压缩力学行为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实验温度、应变率对其屈服强度及流动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区间(?40~300 ℃)和应变率区间(0.001~3 000 s?1)内,分别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温度效应与正应变率效应;其中在较低的温度(?80~?40 ℃)和较高的应变率(3 000~5 000 s?1)区间力学性能受温度和应变率变化的影响较小;当温度升至300 ℃时,材料的塑性变形行为已趋于理想塑性流动。根据前述实验结果,计及材料内部的微观辐照缺陷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考虑辐照损伤的Zerilli-Armstrong本构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前述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结合文献中高纯铝的微观辐照缺陷的演化数据,对不同快中子辐照剂量LT21铝合金的屈服强度,以及另两个来自反应堆内不同受辐照区域试样在不同应变率和温度下的屈服强度进行了计算。上述研究表明,本文建立的考虑辐照损伤的Z-A本构方程不仅能较好地反映长期中子辐照后的Al-Mg-Si合金宏观应力和应变、应变率、温度等参数的关系,也能针对位错运动及辐照硬化机制进行较好地描述,并且能够为反应堆内相应结构元件的设计、运行和安全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49.
非晶Fe~90Zr~10合金氨合成催化剂的活化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氨合成气氨中对非晶Fe~90Zr~10合金条带进行了活化。采用AES, XPS, SAM,SEM等分析方法, 并结合氩离子原位轰击剥层研究了非晶Fe~90Zr~10合金条带活化前后自由侧及贴辊侧的表层成分分布, 元素化学状态及表面形貌, 结果表明, 原始条带自由侧表层存在差显著的Zr偏聚, 而贴辊侧表层则存在着Fe的偏聚和Zr的贫集。贴辊侧和自由侧表面Fe氧化物分别为Fe~3O~4和Fe~2O~3。活化后, 自由侧表面Zr浓度下降,而贴辊侧表面Zr浓度增加, 贴辊侧Fe氧化物得到了全部还原, 活化后条带体结构发生了晶化, 表面形成了蜂窝状结构及许多环状裂纹, 对活化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50.
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铂和钯的新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在酸性溶液中以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氯基苯胺(3,5-diCl-PADMAW)作为光度法同时测定铂(Ⅳ)、钯(Ⅱ)的新体系。研究发现,而钯(Ⅱ)与试剂在室温即可定量反应,在铂(Ⅳ)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处,二者吸光度具有良好的加和性。基于二者显色反应的温度差异,建立了铂(Ⅳ)、钯(Ⅱ)同时测定的新方法。铂(Ⅳ)、钯(Ⅱ)质量浓度分别为0~0.75mg/L,0~1.2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