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化学   22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37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67篇
物理学   1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基于Markov约束的泊松最大后验概率超分辨率图象复原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提出了基于Markov约束的泊松最大后验概率(Poisson-MAP)超分辨率图象复原方法(MPMAP),该方法把Poisson-MAP法和Markov随机场先验分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和去除复原图象中的噪音和振荡条纹,提高图象复原质量,具有很好的超分辨率复原能力.  相似文献   
202.
镍电极在高温充电过程中由于析氧而使充电效率不高,添加稀土化合物可以提高析氧过电位从而抑制氧气的析出,可以显著提高活性物质高温性能。本文选用稀土氧化物Y2O3、Yb2O3、Lu2O3作为添加剂,研究其对镍电极高温性能的影响,并将添加Y2O3与未添加稀土添加剂的电池进行高温性能作比较。研究发现:稀土添加剂可以抑制镍电极充电过程中氧气的析出,提高高温充电效率;同时减少活化周期,降低电池制造成本;另外,添加Lu2O3的正极高温活性物质比容量最高,添加氧化钇的正极高温充电效率最高,且成本最低,最具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203.
制备了四硫氰合钴(Ⅱ)酸钡的18—冠—6配合物,确定了它的组成,对它进行了红外光谱、质谱、热分析等多项物现性能的测试,并将测试结果结合已测定的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4.
非担载的铁催化剂已是工业化的FT合成催化剂。为了改善铁催化剂的选择性,提高汽油和柴油收率以及保持长期稳定性等,人们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广泛使用担体和助剂,引入更多的调变因子,改变铁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我们从80年代开始从事FT合成研究,先后开发了铁/活性炭、钌/活性炭等FT合成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5.
本文讨论复相介质(含孔洞)的热传导问题,其中几何形状,大小和材料分布形态构成一平稳随机场,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多尺度模型和算法,并给出数值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6.
徐宝昌  陈哲 《光学技术》2005,31(6):849-853
为了提高景像匹配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给出了一种基于Markov随机场理论和极大后验概率估计的新型景像匹配算法。考虑到在x方向和y方向位置偏差的实时图与基准图之间的灰度分布关系,利用图像上的灰度分布服从Markvov随机场分布这一特性,建立了景像匹配问题的条件概率分布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和噪声的先验统计信息估计位置偏差的方差,给出了描述基准图与实时图之间灰度偏差的测量模型,确定了测量的统计特性。基于极大后验概率估计准则计算了位置偏差的估值。由于新算法在计算位置偏差估值时用到了被估量和噪声的统计信息,因此具有很高的精度。将该算法与最小二乘景像匹配算法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的匹配精度达到了0.1~0.2像素,高于最小二乘匹配算法的匹配精度。  相似文献   
207.
基于高精度自适应hp-FEM的随钻电阻率测井电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精度自适应hp有限元(FEM)算法对随钻电阻率测井电场分布情况进行模拟,能够根据地层模型的实际情况和误差指示自动选择合适的细化方式和计算策略,不需要对整个求解域进行计算就能使有用信号呈指数速率准确地收敛到其真值附近.计算结果显示,获得的接收线圈感应电动势的相位差和幅度比曲线和地层分层情况吻合较好,有助于实际随钻电阻率测井资料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8.
设计了一种串联随进战斗部,作用时前级聚能装药形成聚能杆式侵彻体对靶板进行侵彻开孔,随后后级随进子弹依靠动能嵌入到开孔的靶板中,实现对目标的毁伤与封锁。在着靶速度为220~330m/s范围内,开展了对该串联战斗部垂直作用于不同厚度装甲钢板的侵彻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230~300m/s范围内,此种结构的串联随进战斗部可以有效作用,随进子弹的嵌入深度总体上随着撞击速度的提高而增大,随进子弹保持完整且嵌入牢固,能够有效实现对目标的毁伤与封锁。  相似文献   
209.
为了降低可带铰空间梁单元切线刚度矩阵的运算量、提高非线性计算精度,本文首先通过建立单元随转坐标系得到扣除刚体位移后结构变形与总位移之间的关系,进而基于场一致性原则导出空间梁单元的几何非线性单元切线刚度矩阵,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带铰梁端弯矩为零的受力特征得到考虑梁端带铰的单元切线刚度矩阵表达式。该方法利用随转坐标系下除单元轴向相对位移外的其余五个线位移均为零的特点,降低了计算单元切线刚度矩阵所需的相关矩阵阶次,因此减少了运算量。对对角点受拉铰接的方棱形框架进行计算,得出本文结果与解析解的最大误差为0.226%;对45°弯梁和带铰平面结构的空间受力进行计算,得出前者与已有文献提供的解非常接近,误差为0.027%~2.394%,后者与 ANSYS 计算结果的最大误差为1.082%,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良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210.
气体钻井钻柱的静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气体钻井钻具振动剧烈及频繁失效的实际问题,建立了全井段钻柱系统静力学模型和三向耦合振动的力学模型,研究了循环介质阻尼作用的计算公式。以川东某实钻井气体钻进段为例,利用考虑泥浆作用的振动模型与美国埃索公司现场数据和规律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全井段钻柱系统三向耦合振动力学模型的可行性与结果的可靠性;量化研究了全井钻柱的静力学特性与动力学特性,并与同工况参数下泥浆钻井钻柱的静力学特性和振动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气体钻井各钻具轴向力和轴向应力均高于泥浆钻井,且纵振、横振、扭振及涡动的幅频均强于泥浆钻井;工作过程中,气体钻井钻柱承受更大幅值的交变应力,这是导致钻具频繁失效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