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化学   66篇
力学   55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3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非稳态闪光法测量不良导体热导率光电系统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昆林  刘子臣  高立模  朱箭 《物理实验》2002,22(6):37-38,48
利用电子闪光灯代替高压脉冲电源及氙灯,对非稳态闪光法测量不良导体热导率仪器的光电系统做了改进,减小了电磁辐射干扰。  相似文献   
42.
王开福 《光学学报》1998,18(10):426-1429
采用旋转锥镜技术,进行激光散斑剪切照相,测量变形物体的动态扭率和斜率,拍摄一幅散斑图可获得扭率和斜率动态变化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3.
采用两套旋转孔径散斑照相系统对动态三维位移场进行了研测。一次实验可把缓慢连续变形体的动态三维位移场的整个变化过程记录于两张散斑图上.对散斑图进行全场滤波可摄取所有各时刻的三个位移分量的信息。  相似文献   
44.
闪光X射线高速摄影荧光转换屏的设计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富芝  龚美霞 《光子学报》1995,24(3):268-272
本文描述了用于中间弹道高速摄影荧光转换屏的设计特点、性能测试和实验结果。文中讨论了Gd2O2S:Tb和(Zn,Cd)S对X射线的吸收系数、发光效率以及荧光光谱与变象管S-20阴极光谱灵敏度曲线相匹配的相关曲线;测试了转换屏的相对发光强度、分辨率及其余辉。实验证明本屏发光亮度比钨酸钙屏高60倍左右,屏分辩率达51p/mm,余辉时间为8μs,多幅摄影结果证明第一幅的图象对第二幅照片无“拖尾”现象,本屏已达到了中间弹道高速摄影转换屏的实用水平。  相似文献   
45.
采用X光照相检测GH163合金TIG(tungsten-inert-gasarcwelding)焊结构时,在胶片上发现焊缝中心有一黑线。本文通过X光偏转实验和光学金相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6.
用维纳滤波法复原闪光X光图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某系统拍摄的闪光X光模糊图片成功地进行了复原处理,把闪光X光照相系统简化为线性位移不变系统,建立了成像过程的数学模型;系统的退化效应用综合点扩展函数描述,并用针孔和台阶照相的方法进行测量;提出了校正图片上数据非线性及削弱图片中噪声的方法;采用维纳滤波方法作复原运算,给出了复原结果。  相似文献   
47.
皮秒脉冲功率技术理论模型及其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产生100~500 ps,200~500 kV,1~10 kA数量级的皮秒放电脉冲,建立了一个皮秒脉冲发生器理论模型,并提出利用增益系数极值法,确定其最大兼容工作点,相对于纳秒脉冲成形线,皮秒脉冲成形线实现了90%,70%,85%的归一化电压增益、能量增益和放电功率增益。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皮秒脉冲成形线的载压时间,提高系统的绝缘安全因子,利用华罗庚0.618优算法,设计了电压传输系数。在纳秒脉冲成形线与皮秒脉冲成形线阻抗比值等于1.63条件下,在4倍和6倍皮秒脉冲成形线时间之内,归一化电压增益、能量增益和放电功率增益就可以分别达到94%,72%,89%与99%,53%,97%。  相似文献   
48.
激光空泡刚性半球面内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甚高速照相技术与建立激光空泡在刚性半球壁面内的运动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激光空泡在刚性半球面壁内的运动特性与无量纲距离的关系,提出了最佳无量纲距离概念。结果表明:半球反射面的半径与激光空泡最大半径之比小于1.1时,激光空泡在第1次膨胀时就会产生严重的变形并弹出半球面,并产生空化泡和空蚀,它们均会严重影响激光声的传播。该比值在1.1~3.3时,激光空泡将在第3次收缩之前接触半球面,容易对壁面造成空蚀。在该比值大于3.3的情况下,激光空泡在第3次收缩之前不会接触半球面,对激光声的传播和反射特性影响较小。如果考虑把空泡第1次溃灭时产生的激光声的声学中心控制在击穿点时,需要把该比值控制在5以上。  相似文献   
49.
箍缩背光照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PG-Ⅰ脉冲功率装置(500 kV,400 kA,100 ns)驱动X箍缩负载,得到了μm量级的亚纳秒脉冲X射线辐射点源。在阴阳极轴线和回流柱上同时安装X箍缩负载,前者可作为背光照相的X射线点源;后者可作为被拍照的目标X箍缩。获得了X箍缩发展过程不同时刻的时间序列图像,在背光照相的图像中可以清晰观察到X箍缩交叉点处等离子体的外爆、箍缩以及最终的崩溃阶段。将阴阳极轴线上的X箍缩负载用Z箍缩丝阵负载代替,实现了对丝阵负载Z箍缩放电起始阶段的X射线背光照相,观察到了最初的各单丝电爆炸、等离子体膨胀及融合过程,同时观察到了双丝Z箍缩发展过程中的等离子体不稳定性。实验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Z箍缩发展的物理过程,同时可为有效的模拟建模分析提供基本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0.
超高速碰撞闪光强度与碰撞角度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测量超高速碰撞过程中产生的闪光现象,进而研究相近碰撞速度、不同入射角度(弹道与靶板平面的夹角)条件下超高速碰撞产生闪光在整个物理过程的闪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设计了适用于瞬态闪光测量的光学高温计测量系统。通过二级轻气炮加载LY12球形铝弹丸,运用设计的瞬态高温计测量系统分别进行了入射角度为30°,45°,60°和90°相近碰撞速度条件下碰撞LY12铝靶产生闪光现象的测量。获得了平均碰撞闪光强度峰值与碰撞角度的关系,平均碰撞闪光强度峰值随碰撞角度的减小而增大,碰撞角度为30°时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