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5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801篇
化学   1705篇
晶体学   49篇
力学   16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6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王彬成  张波  林瑞森 《分子催化》2002,16(6):413-418
为进一步提高吸热型碳氢燃料的吸热能效,考察了吸热型碳氢燃料NNJ-150在USHY和HZSM-5混合分子筛以及、镧改性混合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催化裂解。结果表明,在Ag-LaUSY Ag-LaZSM-5(75:25)混合分子筛催化NNJ-150裂解反应中,低碳烯烃选择性较高,催化剂寿命较长。采用此催化剂,能较好满足吸热型碳氢燃料裂解的需要。  相似文献   
92.
A new β-carboline alkaloid, 4-(9H-β-carbolin-1-yl)-4-oxobutyric acid and a new derivate of isoferulic acid, (E)-3-(3-hydroxy-4-methoxyphenyl)acrylic acid carboxymethyl ester,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Anemone altaica.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data.  相似文献   
93.
用硼氢化钠还原硝酸、巯基乙酸作稳定剂的方法制备了粒径为16±4 nm的纳米颗粒(Ag NP), 紫外吸收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证实了粒子的形成. 用EDAC引发羧基-氨基缩合反应, 制备了表面缔合去甲万古霉素的纳米复合微球(记为Ag@NVan),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证实粒子表面去甲万古霉素分子的存在. 大肠杆菌(E.coli)的体外细菌培养实验表明, Ag@NVan微球有很强的抗革兰氏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 GNB)活性, 在Ag@NVan微球作用下, E.coli呈现出扁“S”形的生长曲线; 37℃培养17 h后, 菌密度值达到最大, 但比在纯去甲万古霉素环境中培养相同时间的菌密度低89.9%, 比纯纳米溶液样品中的菌密度低52.3%. 单个细菌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 Ag@NVan微球大量进入到E.coli的荚膜中, 与细胞壁发生了紧密黏附. 推测其机理是纳米在穿透细胞壁的过程中, 多个去甲万古霉素分子同时抓合到了细胞膜表面的靶点——肽聚糖肽尾末端的D-Ala-D-Ala结构, 从而将整个复合微球体系固定在细胞壁上, 增强了抗菌活性. 这种生物缔合纳米粒子的模型对生物医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三维银配位聚合物[Ag3(IN)2(CF3COO)]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水热条件下, 通过4-氰基吡啶发生原位水解得到异烟酸, 将其与AgCF3CO2作用合成了新型配位聚合物, 并通过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5.
Ag/γ—Al2O3催化剂的TPR和TPD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TPD-MS,TPR等方法研究了Ag/γ-Al2O3催化剂的氧脱附和还原性能,结果表明,Ag/γ-Al2O3催化剂表面物相由Ag^0和Ah^+(Ag2O)组成,其中,Ag^+所占比例随负载量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96.
活性碳纤维ZnO—SACF的制备及其对Ag^+的氧化还原吸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了含有ZnO的活性碳纤维ZnO-SACF,借助AAS,WAXD和SEM探讨了ZnO-SACF对Ag^+的氧化还原吸附特性,并考察了ZnO在氧化还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ZnO-SACF比SACF具有对Ag^+更高的氧化还原吸附量。外加ZnO的实验发现,ZnO本身并不吸附Ag^+,但却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中和氧化还原体系所释放出的H^+,提高了体系的PH值,可以认为,PH值的提高有利于SACF电极电  相似文献   
97.
本文研究了(Ⅰ)-硫脲-四正丁基溴化铵体系的电致化学发光(ECL)。发现在正矩形脉冲下,对含有硫脲的TBABr溶液的ECL有明显催化作用,(Ⅰ)的浓度在1.4×10 ̄(-8)~3.5×10 ̄(-6)mol/L范围内与ECL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0×10 ̄(-9)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5%。用于天然水中的测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硒代胱氨酸 (SeCys)于0.03mol/L的硼砂 -NaOH( pH9.5)介质中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实验发现在 -0.62V和 -0.68V(vsSCE)处存在一对氧化还原峰 ,其峰电流与硒代胱氨酸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由此建立了SeCys的电分析化学测定方法, (1)循环伏安法 ,其线性范围为8.6×10 -9~1.1×10 -7mol/L,检出限为4.3×10 -10mol/L, (2)二次微分线性扫描伏安法 ,其线性范围为2.2×10 -10~1.0×10 -8mol/L,检出限为8.6×10-11mol/L;该法应用于中药黄芪中SeCys含量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该文还探讨了硒代胱氨酸在上述条件下的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9.
LiAgSO4-Al2O3复合电解质的导电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分散第二相α-Al2O3对LiAgSO4的离子导电性的影响,发现LiAgSO4-Al2O3的电导率随a-Al2O3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在300-500℃间电导率高于纯LiAgSO4,a-Al2O3含量摩尔比约为40时最高。TG-DTA和XRD分析表明,在高温稳定的体立心LiAgSO4降温后以Ag2SO4的正交β相形式存在,但在H2O存在下,生成Li2SO4.H2O和Ag2SO4.FT-IR分析  相似文献   
100.
刘佳铭 《分析化学》1997,25(3):370-370
1引言Volhard法以铁铵矾作指示剂,终点不够敏锐。尤其是直接滴定Ag+时,AgSCN沉淀易吸附Ag+而导致终点提前;返滴定Cl-时AgCl沉淀易转化为AgSCN,使终点颜色闪而褪去难于观察,分析结果偏低。虽用有机溶剂(如硝基苯)可促进AgCl沉淀凝聚与溶剂化而减缓AgCl的转化,但有机溶剂多数有毒使测定条件恶化.作者提出以聚乙烯醇(PVA)化学修饰AgSCN、AgCl沉淀的结构,阻止AgSCN对Ag+的吸附与AgCl的转化,用硝酸铁代替铁铵矾指示滴定终点测定Ag+、Cl-的方法。本法比经典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