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篇
  免费   574篇
  国内免费   1112篇
化学   2069篇
晶体学   129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37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114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将超声雾化技术与MIP-AAS联用,以“L”型吸收管代替“T”型吸收管作为AAS测量的吸收池,采用水冷凝和浓H_2SO_4吸收相结合去溶,研究TUSN-MIP-AAS方法测银时的某些影响因素,讨论了微波前向功率,载气流速、去溶系统、溶液酸度、共存离子及易也离元素等对吸收信号的影响,本法所得的测银的特征浓度为0.01μg/ml(328.1nm)和0.03μg/ml(338.3nm),相对标准偏差为7.5%.  相似文献   
52.
采用硝酸盐分解方法在Sm0.5Sr0.5CoO3 (SSC)中掺入少量的银 (Ag), 形成可用于SOFC的多孔阴极材料 (SSC-Agx). 通过X射线衍射测试确定了材料的物相组成; 用SEM观测了中温电解质Ce0.8Sm0.2O1.9表面涂层电极的微结构; 利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和阻抗谱研究了这些材料中低温 (500~800 ℃)电化学性能, 确定掺Ag量和烧结温度对阴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SSC在中温区掺20% Ag时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 在600 ℃阴极总阻抗是SSC的1/11, 在750 ℃为SSC的1/4, SSC中掺Ag是提高阴极在中温区电化学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3.
制备了一系列V,Ag,Ni原子比不同的三元氧化物,应用TPD-MS技术研究了样品表面氧的性质,并测定了甲苯选择性氧化生成苯甲醛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样品表面存在有多种吸附的氧物种。在脱附温度<900℃:当Ni含量对Ag(或V)的原子比为0.25或0.50时,仅在低温处出现有表面的O^-和O^2^-两种氧物种的脱附峰;当Ni含量对Ag(或V)的原子比增高到>0.75时,除有表面的O^-和O^2^  相似文献   
54.
载银磷酸活化剑麻基活性炭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磷酸化方法,制备各种剑麻基活性炭纤维,并利用活性炭纤维的氧化还原特性及吸附性能,在其上负载金属银,研究并比较了这些载银活性炭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作用,结果表明,磷酸浓度,活化方法,活化时间,纤维的比表面积等因素的均对材料的抗菌性能有一定的影响,磷酸活化的活性炭纤维表现出强的抗菌杀菌能力,高浓度磷酸活化后的纤维抗菌能力有所提高,并且抗菌能力随活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抗菌前后纤维上负载的银未曾大量脱落,经5次抗菌试验后材料仍显示出很强的抗菌能力。  相似文献   
55.
56.
聚丙烯腈—硫脲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吸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聚丙烯腈和硫脲反应合成了含硫螯合树脂。研究了该树脂对银的螯合性及洗脱性能,还研究了对银的吸附速率。结果表明,该树脂对银的螯合容量可达569.16mg/g干,氧化-还原当量棕达3.689meq/g干。两种洗脱工艺都可以很有效地洗脱树脂吸附的银。1小时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  相似文献   
57.
触头用银合金粉末的氧化性能和氧化后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重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等方法,研究了4种触头用银合金粉末的氧化性能及氧化后的组织结构。发现Ag-Sn-RE合金粉末氧化以后,在粉末表层形成一层纯银层,其组织结构理想;它的氧化性能最好,适于制备触头材料。Ag-Sn-RE合金粉末的优良氧化性能与其氧化后理想的组织结构有关。稀土元素可以降低合金粉末的氧化温度,其它影响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8.
银鲫卵对两类精核发育的初级控制作用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银鲫(雌核发育型)和红鲤、红鲫、转性红鲤(两性融合发育型)两类精子在雌核发育银鲫卵中的不同发育行为的比较研究,初步证实银鲫卵的初级控制对精核发育的抑制作用具有选择性:对同源精子,初级控制呈负抑制作用模式,精核可以在银鲫卵中不同程度的发育;而对异源精子,初级控制呈正抑制作用模式,精核处于固缩状态.两类精核在银鲫卵质中的特殊发育行为可能与银鲫种群中性比的变化存在着某种关系,雄性银鲫的出现可能与“精核遗传物质”的随机渗入有关。  相似文献   
59.
吸附是表面活性剂的一个重要特征.迄今用于原位监测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上吸附重量变化的方法尚不多见.近年来压电石英晶体作为一种高灵敏的质量传感器(石英晶体微天平)已被用于大气和溶液中多种微量成分的监测.用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I~-、Br~-和表面活性剂在金电极上的吸附行为亦有报道.本文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磺酸钠(SDSO)、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银固态表面上的吸附平衡动力学特性及其吸附机制.  相似文献   
60.
本文测定了配合物3AgNO3·2BPrTE的晶体结构,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各为PI,晶胞参数: a=0.8945(1), b=1.2355(2), c=1.3572(5)nm; α=98.69(2)°, β=92.74(2)°, γ=90.45(1)°; V=1.480nm^3; Z=2, 分子中三个Ag原子的配位数均为5, 但它们的配位多面体各不相同, Ag(3)为四方锥体, Ag(2)为三角双锥, Ag(1)则介于两者之间, NO3^-以单齿、不等长双齿和等长双齿两种形式配位于Ag原子。配体BPrTE也具有两种构象, 反式构象具有C1对称性, 并以两种形式和Ag原子配位, 偏转式构象不具有C4对称性, 与Ag原子形成五元螯合环, 分子为三维无限长链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