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2篇
化学   127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土壤对外源钍的吸附行为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源钍对土壤的污染风险和程度取决于钍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 以包头稀土工业区土壤样品和土壤环境矿物组分为研究对象, 通过静态吸附方法研究外源钍在土壤样品和环境矿物组分(高岭土、蒙脱土、碳酸钙、水合氧化铁/锰和腐殖酸)上的吸附, 并对吸附行为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土壤样品对外源钍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对加入的外源钍(10-4 mol/L)吸附率在97%以上; 土壤环境矿物组分对加入的外源钍(1 g/L)吸附率在28%~46%之间.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分析可知, 外源钍进入土壤后与矿物组分发生相互作用, 可能形成了稳定化钙质钍碳酸盐和钍磷酸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 钍是与土壤环境矿物组分上的活性吸附位点发生相互作用而吸附并保持在土壤中, 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过程; 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明, 土壤在吸附钍前后, 其矿物组分基本相同, 而矿物晶体相态发生明显变化. 由于不同土壤矿物组分对钍的吸附方式不同, 导致吸附的钍以不同形态存在于土壤中.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磷酸三丁酯萃淋树脂色层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富稀土样中微量铀、钍的方法。样品经消解后,以磷酸三丁酯萃淋树脂为固定相、8 mol/L硝酸为流动相过柱分离,样品中的大部分稀土元素随流动相流出,而铀和钍则被固定相吸附,用去离子水洗脱后,再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铀、钍的检出限分别为0.06,0.16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5),加标回收率为98%~105%。对稀土矿石标准物质进行测定,测定值与推荐值相符。该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可靠,适于富稀土样中微量铀、钍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3.
王化云  吕天雄  许禄  汪尔康  苏锵 《化学学报》1990,48(12):1159-1163
首先引进一般有机化合物的广义An指数, 该指数能分辨有微小结构差别的有机化合物分子,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某些中性磷萃取剂的广义An指数, 并将其与萃取性能进行相关分析,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4.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土壤中痕量的钍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基体干扰和质谱干扰,采用稀释法降低基体干扰,并进行了内标选择实验,确定了238U作为方法的内标补偿基体效应。通过对土壤标准物质分析,用王水和HF混合酸微波消解样品,加HC lO4蒸干后用王水溶解残渣。观察到仪器对于Th的测定在不同稀释程度下的线性关系良好。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3%~106%。方法检出限为0.6μg/L(232Th)。  相似文献   
105.
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矿石样品中铀、钍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采用高压粉末制样法,对不同含量的放射性样品的压片压力、粒径、含水率、用量等处理条件到进行单因素实验。在400 MPa压力下压制,克服了低压制样的弊端,制备的样片表面光滑、致密,大幅改善了制样重现性,有效地减少了部分基体效应,铀校准曲线的标准偏差从0.053%降到0.0071%,钍校准曲线的标准偏差从0.062%降到0.0057%。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表明方法准确、可靠,能满足样品中铀、钍含量日常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06.
钍铀燃料循环核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关系着钍基熔盐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目前大多数核数据都是基于铀钚燃料循环进行开发,若直接用在钍基熔盐堆上将会出现核设计不确定度较高的问题。为了提高钍基熔盐堆物理设计所需核数据的适用性,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自行设计并建造了紧凑型的15 MeV电子加速器驱动的白光中子源(Photoneutron Source,PNS),用于开展钍铀燃料循环核数据的实验测量。该装置已通过技术验收,并进行了一系列关键核素的核数据测量,检验了现用核数据的可靠性,为相关核素的核数据评价与改进提供了基础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7.
钍基熔盐堆是六种第四代先进反应堆之一,深入研究熔盐堆燃料的基础物性对反应堆的安全有效运行和乏燃料后处理意义重大.首先,使用深度神经网络对FLiNaKTh熔盐燃料的力场进行了深度学习,得到了高精度的力场模型.其次,系统研究了FLiNaKTh燃料的配位结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径向分布函数和平均力势表明各离子对的相互作用强弱为:Th–F>Li–F>Na–F>K–F,且均随ThF4浓度增大或升温而变弱.在燃料服役温度900 K下,FLiNaK–10 wt.%ThF4体系中Th离子主要以[ThFx]4–x形式存在,Th浓度增大有利于Th离子间形成团簇,导致[Th2Fx]8–x和[Th3Fx]12–x等占比增大.模拟的扩散系数、热容和密度值与实验值吻合的很好,证明了力场的精确性,进一步预测了0~50wt.%ThF4浓度范围和更多温度下熔盐体...  相似文献   
108.
研究了以242Pu为稀释剂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定量分析237 Np的理论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237 Np和242Pu灵敏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两者电离度的差异和质量歧视效应引起的。在等离子体温度为7 000~10 000K和样品提升率为50~1 000μL/mL时,经过质量岐视校正后,237 Np和242Pu灵敏度的差异只在于两者电离度的差异,且两者相对差异<1%。以242Pu为稀释剂ICP-MS定量分析237 Np的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9.
合成了两种新双席夫碱配合物[UO2(PMTHP)2en]和[Th(PMTHP)2en(NO3)2],其中(PMTHP)2en为N,N′-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2-噻吩次甲基]乙二亚胺。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核磁共振谱,摩尔电导等测试,对新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0.
研究了钍试剂Ⅱ与蛋白质在PH4.3条件下作用的共振光散射特征,并以此建立了测定微量蛋白质的新方法。用普通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了这一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考察了影响因素。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牛血清白蛋白(BSA)浓度在0mg/L-10.0mg/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方法已用于尿中微量蛋白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