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687篇
化学   1189篇
晶体学   51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44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倾动式阳极炉冶炼废杂铜二噁英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广龙  陆勇  吴昌敏  丁琼 《化学通报》2015,78(12):1085-1089
再生铜行业是我国二噁英排放的重点行业之一,研究再生铜行业不同冶炼方式下二噁英的排放特征对我国再生铜行业二噁英的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再生铜倾动式阳极炉为对象,研究了倾动式阳极炉冶炼废杂铜在除尘设施前后的二噁英排放特征,并提出了其二噁英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942.
杨健  陈步明  王帅  郭忠诚 《应用化学》2015,32(8):955-962
在酸性硫酸锌体系中研究了不同氯离子含量对Al/Pb-0.3%Ag-0.06%Ca复合β-PbO2颗粒阳极行为的影响, 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手段来表征阳极的特征。 结果表明, 随着氯离子含量的增加, 阳极的析氧过电位逐渐增大;阻抗呈逐渐增大的趋势;阳极表面膜β-PbO2和α-PbO2衍射峰强度整体呈现出减弱的趋势;阳极氧化膜上的枝状晶簇消失;腐蚀速率逐渐增大。 当氯离子含量为300 mg/L时, 阳极具有最大的表观电流密度i0, 表现出了最好的电化学性能以及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943.
利用共沉淀,固相反应热结晶法,合成具有尖晶石型的复合金属氧化物Mg1.5Mn0.5Ti0.75O4。具有尖晶石型结构的物质,可以插入大量的替代离子并且改变自身锂和氧的化学计量数,与此同时,还保持了结构的稳定。这种特性能够使得它们被用于离子交换研究,用来满足提取锂的需求。通过检测该复合氧化物的饱和交换能力值,分配系数值等,从而确定出该物质具体特性。实验表明,经过酸化的Mg1.5Mn0.5Ti0.75O4,其Mg2 的抽出比率能够达到72%,Mn4 和Ti4 的溶解比率低于8.2%。实验分析得出,Li 能够从无机离子交换剂Mg1.5Mn0.5Ti0.75O4中抽出以及插入,主要是归因于离子交换机理。被酸化的样品对Li 有一个10.6mmol?g-1的离子交换能力,并且对Li 还具有记忆性的离子筛性能。  相似文献   
944.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5%ZrO2/MCM-41、5%ZrO2-5%M2O3/MCM-41(M=La,Ce,Sm,Gd)催化剂,考察其在苯乙酮氢转移还原生成α-苯乙醇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同时对样品进行XRD、N2吸附-脱附、吡啶吸附原位红外等表征分析,研究添加稀土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ZrO2及稀土金属氧化物均以无定型态或粒度低于XRD检测限的细小晶粒较好地分散在MCM-41介孔分子筛内表面;加入稀土金属氧化物对ZrO2/MCM-41的催化活性有较大影响,催化活性按5%ZrO2-5%La2O3/MCM-415%ZrO2-5%Sm2O3/MCM-415%ZrO2-5%Gd2O3/MCM-415%ZrO2/MCM-415%ZrO2-5%Ce2O3/MCM-41降低。这一方面归因于加入稀土金属氧化物增强了催化剂表面Zr-OH、L酸中心及B酸中心的酸性,另一方面归因于La2O3的加入使催化剂表面酸中心数目明显提高,Sm2O3、Gd2O3的加入使催化剂表面酸中心数目有所降低,而加入Ce2O3使催化剂表面酸中心数目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45.
将适量Se加入到Na2S甲醇水溶液中反应生成Na2SSe2阴离子前驱体, 以Cd(NO3)2、Mn(CH3COO)2为阳离子前驱体, 通过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SILAR)分别制备出CdSSe2/TiO2或 Mn2+掺杂的Mn-CdSSe2/TiO2量子点敏化光阳极。采用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分析确定阴离子前驱体和量子点的价键结构和组成;通过紫外可见吸光光谱表征量子点的光吸收性能;利用J-V曲线和IPCE分别对CdS、CdSSe2和Mn-CdSSe2量子点敏化的TiO2光阳极的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 0.12 mol·L-1 Se和0.5 mol·L-1 Na2S制备的阴离子前驱体、0.5 mol·L-1 Cd2+和 0.3 mol·L-1 Mn2+阳离子前驱体, 通过SILAR法制备的Mn-CdSSe2/TiO2光阳极, 能量转换效率比CdSSe2/TiO2和CdS/TiO2光阳极分别提高了90%和247%。  相似文献   
946.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含有氟离子的有机电解液中,使纯钛表面形成一层高度有序的TiO2纳米管阵列.通过控制不同的阳极氧化电压和时间,可以得到形貌不同的TiO2纳米管.最长的TiO2纳米管接近60 1m,长径比约为600.TiO2纳米管在不同的温度(450、550和650 ℃)下焙烧2 h,采用SEM、XRD、EDS和UV-Vis分光光度仪对样品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仪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TiO2纳米管是无定型的,当在较高的温度下焙烧时,其结构由无定型转变为锐钛型和金红石型.EDS微量分析表明TiO2纳米管中  相似文献   
947.
制备方法对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阳极PtSn/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比研究了用三种液相沉积还原法制备的PtSn/C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及组成. 用乙二醇还原法制备的PtSn/C(EG)催化剂的平均粒径最小(约为1.8 nm), 且分布均匀, Sn以多种价态存在于PtSn/C(EG)中.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单池评价了三种PtSn/C催化剂对乙醇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探索了单池性能与催化剂粒径及组成的关系. 结果表明, PtSn/C(EG)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乙醇氧化活性. 这可能是因为PtSn/C(EG)催化剂的金属粒径较小, Pt晶格发生了适当的扩张以及SnO2能够在较低电位下提供含氧物种的缘故.  相似文献   
948.
浦琮  周伟舫  张亿良 《化学学报》1994,52(4):331-336
应用交流阻抗方法研究锑在0.005mol.dm^-^3SO~4+0.5mol.dm^-^3Na~2So~4溶液(30℃)中以0.9V(vs.Hg/Hg~2SO~4/0.005mol.dm^3SO~4)生长3h的阳极Sb~2O~3膜的半导体性质.从Mott-schottky曲线可知.此膜 为n型半导体.平带电位为-0.34v(vs.Hg/Hg~2SO~4/0.005mol.dm^-^3SO~4).施主密度为4.0×19^1^9cm^-^3.讨论了锑增加铅锑合金极PbⅡ氧化物膜施主密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949.
潘勇  朱崇业  李全芝 《化学学报》1994,52(4):313-319
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La~2O~3样品,以CH~4与CD~4间的氢原子交换反应作为测试反应来测量La~2O~3对CH~4分子中C-H键的断键能力.采用NH~3-TPD,CO~2-TPD和NH~3,CO~2对催化剂的中毒反应来研究La~2O~3表面的酸中心和活性中心.La~2O~3的表面组成用XPS测量.实验发现尽管酸中心在活性中心只占较小的部分. 但它与碱中心一样对于CH~4分子的C-H断键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提出, 组成活性中心的酸中心各碱中心很可能分别是一部分具有较强酸性的晶格La^3^+和具有较强碱性的晶格O^2^-,而La~2O~3晶体中晶格缺陷的形成能使更多的晶格离子成为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950.
周伟舫  陈霞  柳厚田  浦琮 《化学学报》1987,45(8):813-817
The effects of sq. wave potential on the growth rate of the anodic films on Pb-7 Sb and Pb-5 Sb-0.2 As in 4.5 mol/dm3 H2SO4 at 30?were studied by a cathodic linear potential sweep method. By applying the sq. wave potential with period of 3600 s, the potentials of the lead alloys were cycled between that corresponding to the charged conditions of a Pb-acid battery (3 different charge potentials were studied: 1.4, 1.3 and 1.2 V vs. Hg/Hg2SO4, resp.) and that to the discharged condition (1.0 V). The anodic films contain grains with many voids among them as observed with SEM. The surface layer of the grain is PbO2, however, the major constituent of the grain is probably PbO.PbSO4.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quantity of electricity used to form PbO.PbSO4 and the no. of charges is linear for a certain no. of charge-discharge cycles. The conductance of the film is mainly due to the high conductivity of the PbO2 boundary layers of the grains, especially when the grains are in close contact with one another under press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