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688篇
化学   1188篇
晶体学   51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44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段淑贞  管丛胜 《电化学》1998,4(2):205-209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电位阶跃法,研究了锂离子在铝电极上的电极过程机理,结果表明锂离子在铝电极上沉积形成α-固熔体时,电极过程受锂原子向铝电极中的扩散速度控制,当形成β-锂铝合地,存在成核极化现象,成核过程为瞬间成核过程,初期电极过程受形成β-锂铝合金的速度控制,一定时间后受锂原子通过β-锂铝合金层的扩散速度控制,β-锂铝合金阳极有限限充电电压和极限电流。  相似文献   
42.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阳极材料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百增  刘新宇 《电化学》1997,3(2):143-147
选择铌作为合金化元素,通过氟化物熔盐电化学表面合金化的方法对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阳极材料镍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后的阳极材料的耐蚀性能与电催化性能均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3.
二甲醚电氧化及其阳极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node electro-catalysts for direct dimethyl-ether fuel cell (DDFC), Pt/C, PtRu/C (1∶1) and PtSn/C (3∶2), were prepared by chemical impregnation-reduction method with formaldehyde as the reductant. DME electro-oxidation and adsorption at Pt electrode and Pt electro-catalysts were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CV), Quasi-steady state polariza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GC). CV showed that there were two current peaks of DME electro-oxidation at Pt electrode around 0.8V (vs RHE); DME was adsorbed at Pt electrode more weakly and slowly than oxygen, methanol, even hydrogen; the onset potential of DME oxidation was 50mV less than that of methanol, and DME peak potential 110 mV lower, thus more advantageous for using in fuel cells than methanol. GC showed that small amount of HCHO was generated during DME electro-oxidation. The mechanism of DME electro-oxidation was proposed. Among the three electro-catalysts (Pt/C, PtRu/C and PtSn/C), Pt alloy catalysts, especially PtRu/C, showed a higher performance toward DME electro-oxidation, as in the case of methanol. Temperatur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both DME electro-oxidation and adsorption on Pt and Pt alloy catalysts were favored with increased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44.
IntroductionIn intermediate-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s(SOFCs),doped ceria with a fluorite structure anddoped lanthanum gallate(LSGM)with a perovskitestructure are commonly used as electrolyte materials.However,the former easily exhibits an electro…  相似文献   
45.
综述了以O2为清洁氧源甲苯类化合物的气相和液相选择性氧化.甲苯类化合物的气相选择性氧化中主要介绍了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和负载型催化剂并对影响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甲苯类化合物的液相选择性氧化中重点介绍了MC (mid-century)催化体系及其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特别介绍了仿生催化在甲苯类化合物催化氧化中的应用.对各催化氧化体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
用浸渍法制备并采用交流阻抗、极化等技术考察了不同组成的Ni-Sm3+掺杂的CeO2(SDC) 复合镍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及相应电池的功率输出性能.结果表明,SDC掺入镍阳极后,阳极极化过电位及电池的欧姆电阻显著减小.其中阳极过电位的减小与SDC掺入镍电极引起的三相界扩展有关,但SDC的掺入同时引起了电极反应活化能的增加,造成低温下Ni-SDC的极化过电位大于纯Ni电极.高温下,Ni-SDC阳极的阻抗谱由两个半圆组成,其中高频半圆随着SDC掺入量的增加而减小,而低频环与SDC的掺入量基本无关.低温下只观察到一个高频环.高频环可能对应三相界反应,而低频环可能对应氢的解离吸附及扩散.75%(w)Ni-25%(w)SDC/La0.9Sr0.1Ga0.8Mg0.2O3(LSGM)/Sm0.5Sr0.5CoO3(SSC)在所研究的电池中具有最大功率输出密度,其值在1073、973、873 K下分别达到1.1、0.43、0.14 W•cm-2.  相似文献   
47.
硫酸介质中Ti/SnO2/PbO2析氧阳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耀刚  孙彦平 《电化学》1998,4(4):439-443
由于硫酸溶液具有高的电导、一般条件下性质稳定、价格相对低廉等优点,所以电化学合成大多在硫酸溶液中进行.阳极析氧是电化学合成不可避免的阳极过程.但因硫酸的强腐蚀性,以及从阳极析出的氧的强氧化性,使得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阳极材料很缺乏.自1950年荷兰Hen...  相似文献   
48.
分别测量了Pb及Pb-7w/0Sb在4.5mol·dm~(-3)H_2SO_4(30℃)中于1.3和1.5V(vs. Hg/Hg_2SO_4/4.5mol·dm~(-3)H_2SO_4)下在不同时间生长的阳极膜的交流阻抗谱,并使用线性电位扫描法分析了上述阳极膜的相组成。讨论了上述阳极膜进行的电化学反应的机理,并据此提出它们的等效电路。实验结果表明上述阳极膜的真实表面积随生长时间而增加,该膜多孔,主要由外层为PbO_2的PbO·PbSO_4微粒组成。锑能显著抑制PbO_2的生长,特别是在1.3V时。  相似文献   
49.
薛祚霖  王福 《应用化学》1990,7(4):52-56
采用循环伏安法、旋转金盘电极和库仑电解等方法研究了金在酸性硫脲(TU)溶液中的阳极溶解过程。提出了金的阳极溶解机构。认为表面的Au(TU)_(ads)~ 的“化学溶解”步骤是过程的控制步骤。由此解释了旋转金盘电极的极化曲线出现电流峰以及金的溶解速度出现极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0.
钴铈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氧化亚氮催化分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钴铈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oCex(x=0~0.2,x为Ce/Co摩尔比),进行了比表面积和XRD表征,并考察了它们对氧化亚氮催化分解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铈添加量的增加,催化剂上钴尖晶石相的衍射峰逐渐宽化,同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大;催化剂的活性随着铈添加量的增加先升高,然后下降,CoCe0.05催化剂表现出了最佳催化活性.在对CoCe0.05催化剂制备条件的考察实验中发现,共沉淀过程中控制pH值在9左右,于400 ℃焙烧得到的催化剂的活性最好.当反应气氛中存在O2或H2O时,CoCe0.05催化剂上N2O的分解反应受到抑制,但这种影响是可逆的,可能是由于它们与N2O在相同的活性位上存在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