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0篇
  免费   4822篇
  国内免费   2814篇
化学   2076篇
晶体学   236篇
力学   130篇
综合类   156篇
数学   283篇
物理学   11395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372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851篇
  2013年   601篇
  2012年   569篇
  2011年   702篇
  2010年   757篇
  2009年   701篇
  2008年   925篇
  2007年   781篇
  2006年   792篇
  2005年   635篇
  2004年   641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492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量子点单光子源及其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量子保密通讯中面临的三大关键技术。并对关键技术之一的单光子源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如量子点作为单光子源的研究概况,单光子发射的实现、激子跃迁、双激子跃迁引起的聚束和反聚束效应和光子相关测量等。并介绍了国际上制备半导体自组装量子点在形貌、发光谱、极化以及近场光学用于量子点极化和激子发射等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52.
《物理》2014,(7)
<正>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以半导体物理研究为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半导体材料生长、器件加工、物理测试和理论研究方面有着非常雄厚的研究基础,20年来为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基础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现计划在半导体  相似文献   
53.
光量子开关     
<正>经典信息网络中数据包通过路由器被准确地发送至收信地址。同样,在量子信息网络中,信息在网络节点间的准确传输也需要量子开关(量子路由器)。光子系统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中常用的信息载体,因此光量子开关需要在不破坏光子所携带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光子的传输路径。最近,以色列雷霍沃特的魏茨曼科学研究所Barak Dayan小组的一项研究有望解决这一问题。他们设计了一个光量子开关,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通过控制耦合于微球光学谐振腔的铷原子量子  相似文献   
54.
《物理》2014,(9)
<正>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以半导体物理研究为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半导体材料生长、器件加工、物理测试和理论研究方面有着非常雄厚的研究基础,20年来为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基础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现计划在半导体自旋电子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以及固态量子信息方面招聘人才,研究职位包括固定编制人员、项目聘用人员和博士后。  相似文献   
55.
利用低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LP-MOCVD)生长InGaAs/GaAs单量子阱(SQW),通过改变生长速率、优化生长温度和V/III比改善了量子阱样品的室温光致发光(PL)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当生长温度为600℃、生长速率为1.15μm/h时,生长的量子阱PL谱较好,增加V/III比能够提高量子阱的发光强度。实验分析了在不同的In气相比条件下,生长速率对量子阱质量的影响,利用模型解释了高In气相比时,随着生长速率增加PL谱蓝移现象消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56.
制造技术与复杂模型、设计工具的进步使微纳结构光学器件的实现成为可能。微纳结构光学器件可用于导光与光的相互作用,液态或气态新型光源和传感器件。IPAS致力于新型光学材料研究与开发,将玻璃工艺和光纤开发有机结合,重点研究微纳结构光纤,光纤表面功能处理和器件开发。介绍了IPAS的研究实力和近年的发展概况,其中包括中红外光学材料、纳米粒子嵌入玻璃材料、新型化学和生物传感器(适用于超低量样本及/或体内样本)、激光器件,以及用于光数据处理的新型高非线性光纤。  相似文献   
57.
刘炳灿  潘学琴  田强  吴正龙 《中国物理》2006,15(5):1067-1070
The semiconductor CdSeS quantum dots (QDs) embedded in glass are analysed by means of absorption spectra, photoluminescence (PL) spectra and photoluminescence excitation (PLE) spectra. The peaks of absorption spectra shift to lower energies with the size of QD increasing, which obviously shows a quantum-size effect. Using the PLE spectra, the physical origin of the lowest absorption peak is analysed. In PLE spectra, the lowest absorption peak can be deconvoluted into two peaks that stem from the transitions of 1S3/2--1Se and 2S3/2--1Se respectively. The measured energ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peaks is found to decrease with the size of QD increasing, which agrees well with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for the two transitions. The luminescence peak of defect states is also analysed by PLE spectra. Two transitions are present in the PL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transitions of 1S3/2--1Se and 2S3/2--1Se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defect states luminescence.  相似文献   
58.
谭佳  方卯发 《中国物理》2006,15(8):1695-1699
We present a protocol for multi-party superdense coding by using multi-atom in cavity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QED). It is shown that, with a highly detuned cavity mode and a strong driving field, the protocol is insensitive to both cavity decay and thermal field. It is even certain to identify GHZ states via detecting the atomic states. Therefore we can realize the quantum dense coding in a simple way in the multiparty system.  相似文献   
59.
发展了一种超高灵敏的CO痕量气体测量装置,该装置采用4.65μm脉冲式中红外外腔量子级联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结合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对2135~2225cm-1之间的CO基频振动光谱带R支进行连续光谱扫描。水被加入到被测气体中,以加快较慢的CO分子振动-平动弛豫率。在锁相放大器时间常数为3ms,激光器占空比和扫描速率为50%和18cm-1/s时,获得的最小探测极限为4.6×10-8(体积分数),与之对应的归一化噪声等效吸收系数为1.07×10-8 cm-1 W/Hz。  相似文献   
60.
Within the t-J model, the heat transport of electron-doped cobaltates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fermionspin theory. It is shown that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thermal conductivity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low-temperature peak located at a finite temperatur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increases monotonously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t low-temperatures T 〈 0.1 J,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for higher temperatures T 〉 0.1 J, in qualitative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 observed from NaxCo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