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0篇
  免费   500篇
  国内免费   2914篇
化学   6474篇
晶体学   84篇
力学   102篇
综合类   117篇
数学   13篇
物理学   154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330篇
  1998年   286篇
  1997年   291篇
  1996年   306篇
  1995年   280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231篇
  1991年   215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8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应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男病人48例,女病人30例和慢性期男病人50例,女病人30例,检测头发中Zn、Fe、Cu、Ca、Mn5种元素,并与158名男女正常人作对照,发现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男女病人的Cu、Mn两元素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人(P<0.05~0.001).  相似文献   
102.
采用日本岛津AA-670型全自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ir/C2H2标准曲线法测定了25例白癜风患者皮损中Zn、Cu的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白癜风患者皮损中Zn、Cu含量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微量元素Zn、Cu在人体皮肤中的含量与白癜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3.
沈含熙  汤园平 《分析化学》1995,23(8):894-898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含西佛碱的偶氮荧光试剂,双-[4-(α-萘偶氮)-水杨醛]缩邻苯二胺的合成。试剂在435nm处有一强荧光峰。当有铜离子存在时,可与试剂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而使试剂的荧不熄灭。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利用此反应建立了一个荧光测定痕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用2-甲氧基-5-氯-1,3-苯二甲醛与含有不同取代基团X的邻氨基酚缩合,合成了一系列双Schiff碱L-X(X=OMe,diMe,Me,t-Bu,H,Cl,NO_2),它们与乙酸铜(Ⅱ)作用生成了一系列的双核配合物Cu_2L-X(OEt).用红外、紫外、磁天平、顺磁共振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量化计算(CNDO/2法)探讨了配合物的成键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类配合物是一个较大的共轭体系,配合物中Cu(Ⅱ).Cu(Ⅱ)之间有较强的反铁磁性交换作用,其共轭程度和交换作用强弱皆随X基团的不同而呈现某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5.
酞菁钴液相催化氧化羰基硫(COS)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在液相中,用金属酞菁催化氧化脱除羰基硫(COS)。发现COS先被水解成HS~-,HS~-再被氧化成S,酞菁钴(CoPC)的活性高于其它金属酞菁(MPC),酞菁苯环上推电子基因使酞菁的催化活性提高,双核酞菁钴的活性高子单核酞菁钴。D296树脂负载的酞菁钴的催化活性高于均相酞菁钴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6.
以2,6-二乙酰基吡啶与3-氧杂戊烷-1,5-二胺缩合而成的二四元环配体, 合成了以咪唑为桥基的双核铜(II)配合物。用EPR和pH滴定分别研究了在50%DMSO和水溶液中桥基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 在混合溶液中桥基稳定的pH范围为5.6-10.3, 在水溶液中pH范围为7.5-10.5, 当pH>10时, 羟基取代了咪唑桥。由于大环效应使配合物的咪唑桥能在较宽的pH范围内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107.
利用二水氯化铜、2,2'-联吡啶和去甲基斑蝥酸钠合成了桥联配体双核铜配合物[(bipy)-(DCA)Cu-(DCA)-Cu(bipy)-(H2O)]·3H2O(式中bipy为2,2'-联吡啶,DCA为去甲基斑蝥酸根).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导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经验分子式为Cu2C36H40N4O14,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1.1251(2)nm,b=1.2707(3)nm,c=1.7345(4)nm,α=94.86(3)°,β=107.61(3)°,γ=112.50(3)°,V=2.1264(7)nm3,μ=1.066mm-1,Z=2,Dc=1.374g/cm3,F(000)=908,R=0.0547,wR2=0.1355,GOF=0.815.配合物中两个铜原子呈六配位的拉长畸变八面体构型.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08.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双核金属酞菁类化合物MPc-PcM(M=V、Cr、Mn、Fe、Co、Ni、Cu)是催化H_2S液相氧化反应的良好催化剂,且其催化活性顺序为Co>Ni>V>Fe>Cu>Cr>Mn.采用量子化学理论计算方法(INDO/S)分析了其前线分子轨道的构成特征,结果表明这几种MPc-PcM的LUMO轨道皆为有金属离子参与形成的π轨道,但HOMO轨道间的差异却很大.M=Co、Ni、Cu、Cr时,其HOMO为π轨道;而M=Fe、Mn时,其HOMO却为σ轨道.正是在前线分子轨道的轨道类型、共轭程度及金属轨道贡献三方面因素的协同作用下,才导致MPc-PcM的催化活性顺序并非按中心金属离子价电子层d电子数的递变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9.
铜滴定分析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铜在工业、农业、国防、科研及首饰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因而有关铜的分析,人们作了相当广泛的研究,其中常量的铜多以滴定法进行测定,尽管已有的几种主要滴定反应基本定型,方法及技术已比较成熟,但近年来,国内外仍在研究新的指示剂、滴定剂、掩蔽剂、新方法与新技术,使铜的滴定分析不断发展与完善。本文着重评述1989~1994国内外在铜滴定分析方面有意义的研究工作进展,还引用少数1989年以前的文献。 1 新方法与新技术 在准确滴定诸如紫铜一类的高含量物质量时,产生滴定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滴定管的最小加入量及准确读数的限制,为了满足紫铜分析的误差要求(≤0.03%),必须设法扩大滴定管的“量程”以提高滴定分析的分辨率和准确度。为此,袁秉鉴在研究“百实量计  相似文献   
110.
丁世家  张祖训 《化学学报》1991,49(5):488-492
本文讨论配位吸附准可逆波测定标准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α)和转移系数(α)的理论与方法, 实验结果证实, 方法简便, 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